《我怎样教语文》学习笔记与感悟

1.“熏锅屋”的启示——

      我们的教学违背了“熏”的规律,没有引导学生下苦功夫去读去背去写,而是一课一课去讲,去条分缕析。想想自己的读、写能力从哪儿来?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是你自己在大量的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

      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

      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越应当为他们打开一些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读课外书!

……

      于永正老师金语频出,他的文章语言朴实,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也让我不觉深感惭愧:这些道理我都深信不疑,并为之崇尚。可自己在现实教学中,却总是难以改变“分数论”的思想,一边怀揣着美好的教育情怀,一边却又沉浸在喋喋不休的应试漩涡中。

      如何改变孩子不会读书的小妙招?如何解决学生错别字的诀窍?看到于永正老师分享他的经验,我不禁为之赞叹,解决问题的办法千千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这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心去思考和探究的!

2.写好汉字,离不开字帖,离不开读帖,描红,仿影,临摹,这是写字教学必须遵守的规律!

写字教学可以伴着舒缓的古筝乐曲,更容易让学生得到心灵的安静。

3. 真正的课堂是老师配合学生,而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配合,就像篮球教练教初学打篮球的人一样,递球不能用力太猛,他一旦接到了球,就必须掩护他让他投篮,他投篮的那一刹那,教练就要设想到他可能投不中,赶快跑到篮下准备抢篮板球,好再转给他。倘若要他来配合老师,,是如何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的。

      什么是教?不就是教学生学吗?什么是启发?不就是像跟猜谜语的人提示一下“朝哪儿猜”那样,为学生提供一点儿线索,揭露出一点儿端倪,鼓励学生去发现吗?

      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展示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关键时候是看老师如何点拨,如何启发,如何讲解。一句话,看老师在这个节骨眼上如何去配合学生……

      于老师的比喻通俗易懂、恰如其分,朴实中却蕴含智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揣摩、领悟!

4.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问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思想就是这样不断丰富的!

6.名人语录:

斯霞:语文教学问题一是讲的多,读的少。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一些词语的意思是很难讲清楚,需要朗读去体会。如:一阵风吹来,好不凉爽!二是字词训练花样太多,有些无任何意义,浪费时间。如给钊组词。

霍懋征:每篇课文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通过读去品味,可以分析,但不能太琐碎。就如同一个精致的花瓶打碎了,把一块块碎片拿给学生看,哪还有美可言?

词语理解教学不要机械释义、说教,要把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如教“聪明”时,先出示关于目耳口心的四个谜语,然后再用儿歌边说边写:人有四件宝,耳目口心,并用,多用,日日用月月用,才能聪明。——聪明的意思只字未提,学生已全然明白。因此,教学得用脑子,想办法,才能科学化,艺术化。

朱作仁:语文姓语,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词语教学要在读中理解,记忆,不要记定义。80%以上的词汇只可意会。

张田若:作文要从提取信息入手。过程应当是:审题——搜索信息——选择信息——行诸文字——修改。

阅读教学不仅要书读起来,而且要读出味儿来;不仅要读出味儿来,而且背诵起来。好文章好段落要背起来,不备怎么学好语言?

7、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精讲,多读,居然就成了!吉林丰满区杨巧云老师只做好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这就是最大的彩!

丁约斋老师教语文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字读。老师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学生自己要多读书!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情境教学:下雨天教写下雨的诗,下雪天教写下雪的诗,还有比这更情境的吗?

怎样教语文?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


8.今天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收获有三:

一、学习要重积累,重迁移。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就比如写作文,即使孩子有再多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但肚中空空如也,如何出口成章,文思泉涌。即使能用的上几句名言,几句古诗词,也无非是再贫瘠的土地上撒种,难以开花结果。于老师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积累好比攒钱,运用好比花钱。如果没有平时的攒钱,如何会如“囊中取物”般拿出来花呢?因此,学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就好比攒钱,这个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

二、微笑教学: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儿童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这时的播种,才能使知识的幼苗茁壮成长。但我是不是就永远是弥勒佛,我绝不会声明;永远不使用“严厉”这个武器,就像牛永远不会宣布把角锯掉一样!

三、幽默: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之接受!比如:同学上课画画,我让他给书陪插图,墨水撒到同学身上,我说锦上添花!

学而时习之!学习贵在运用,今天所学几点,我要努力在生活中运用!为我今后的教学助力!

9.于老师的做与思:

这里的做,是指教师的示范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指的就是老师的示范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良好的示范:如绘声绘色的朗读,娓娓动听的创造性复述,写的具体生动的下水文,端正秀丽板书,作业批字等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模仿的欲望。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中,学生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那么教师写“下水文”,经常练练笔,写日记,笔记之类,对指导学生写作不无好处。

思就是思考,想一想。其中他提到了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比如有一次他听到特级教师张庆先生说怎样修改文章,语感好了,写文章就通顺。叶圣陶先生讲:念一念问题就出来了!改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念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如此而已。张庆的话简洁,明白。于老师认真深思,并努力践行。第二种想:是遇到问题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再想一想!没有素材再想想,从生活中找;(出作文题目:金光闪闪的项链)备课没思路,再想想,反复读文抓关键(备五彩池一课抓住神奇二字入手);上课失败再想想,放松心情退几步,杂志报纸找灵感;(讲翠鸟失败,读关于常识性课文教法的文章读,讲金色的细雨,没有头绪时,翻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从中得到启发)黔驴技穷再想想,请教同事来支招,(备松鼠一课时,没有灵感,请朋友同事一起来帮忙,一起讨论,抓住点用擅长,读写结合画小猪,善假于物,柳暗花明)

10.于老师金语:

常听老师们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这恰恰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老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取的精神。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都会意味着一次提高!

我给青年教师辅导教材时,不是先看他们的备课,而是要他们把要教的课文读给我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我便能知道他们钻研教材的程度,理解的深浅。

教师不是演员,但应具备演员的某些素质,读书也好,讲话也好,入情入境是最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要有一点丑角意识,幽默意识,俗话说无丑不成戏,丑是生活中的一种色彩,一种不可缺少的色彩。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批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于老师的课,亮点归纳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他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以及他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1.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博得大家的掌声。

2.朗读的亮点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为确保每个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教师要严字当头,“一字未宜乎”,就连标点,逗号,句号也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3.把字写好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指导学生写字,先读帖,再描红,然后临帖,临完后让学生对比与字体的不同,再观察,师范写,教师自己一手漂亮的汉字赢得师生的由衷赞叹,这也是课堂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我教每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他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当我们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12.如何解词:

a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比如《马背上的小红军》中疲惫一词。b联系全文理解词语,比如《马背上的小红军》中“深情”一词。

c借助情境理解词义,比如《小稻秧脱险记中》的“警觉,收拾”,师创设情境表演感受,络腮胡子通过看人物图象来理解。

d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幽静”只有通过教师描述场景,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想象,去感悟。

总之,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哪些要去意会,哪些可以借助情境去弄明白,哪些可以或必须查字典,弄个水落石出,哪些词不要或者没办法下定义,可以通过运用(如造句)去掌握,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13.阅读教学中写的艺术训练:

        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着三少:读书少,思考少,写的少。尤其是写,几乎没有。学语文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但是四者不是平起平坐的,以读写为主。古人的“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的经验不能忘,要很好的继承。

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写”挤进去,一定要解决写的少的问题,让写占有一席之地,俗话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连在一起,便会形成气候,形成语文能力。能否把“沙子”排出个序来呢?难!

14.徐世荣先生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独到而深刻: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越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读出人物轮廓是读好对话的第一步,是基础。读出人物的身份,读出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的年龄等。教师的范读一般不在学生读课文进行,这样做告诉的成分太多,一般当学生读不好时,教师在进行范读。

15、走南闯北的感悟:

a上好课必须“吃透两头”,即吃透教材和学生。(在常州上《燕子》一课,讲到“青的草,红的花,都想赶集似的聚拢来”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赶集?)

b到外地上课,凡是教古诗或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绝不能先告诉学生和老师讲的课,老师们对向来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们对假课深恶痛绝的程度远远超出假冒商品。

c讲课时遇到提问学生不会的情况,千万不要让她坐下,而是记住祖宗的“文贵自得,书忌耳传”的教诲(如学生不理解词语的意思,我引导她继续往下读,读懂后并告诉她这叫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听老师或同学讲懂与在老师指导下自己读懂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既得到兔子,又得到猎枪。当学生把球踢给我的时候,我不以教练自居,指手画脚的讲应当如何踢?而是把这个球再踢给学生,只是在场外指导,非我上场不可的时候,我才进入场地。不过把球踢给学生,不是一踢了之,踢出去的时候,我脑海会立刻翻滚起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d“最近发展区”理念:课堂上我们总是会发现少数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垄断课堂的现象,这时我们既不能冷落他,也不能过度偏爱他,而是在让他回答过几次问题后,可以告诉他,“老师知道你很厉害,非同小可,等别的同学都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一定请你出马”这样既保护了他的积极性,自尊心,也满足了他的成就感!一整堂课他都会积极地参与其中,这就是最近发展区!即:学习好的就让他去够长在树梢上的桃子,学习一般的就让他去够长在树中间的桃子,学习差的就让他去,够长在矮树枝上的桃子,谁跳起来能够着哪个桃子,哪个桃子就是她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全体学生都会照顾到,全体学生都会得到发展。

e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学习,倾听名家的课,不要拒绝上研究课,不要拒绝别人听你的课,更不要不屑于听别人的课,哪怕是普通的课,如果别人请你去上课,不但不要拒绝,还要好好感谢他,感谢他为你创造的这个锻炼的机会,到别的班去上课,他告诉你的,绝对是你在自己班永远得不到的。

16.“第八次”的感悟:教师不但要善于点拨和讲解,善于启发和鼓励,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个女孩儿读了八次才把句子读好的经历)语文课上教师不但要有训练意识,还得会训练,当学生因为知识能力所限而达不到训练目标时,老师则应予以点拨,甚至做必要的讲解示范。如当学生说不出来时,于老师的想一想,这五种玻璃的名称能不能简洁一些,起到了很大的启示,点到了要处。(教新型玻璃概括句子时)。

17.备课断想:

a首先把课程标准中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因为课标是教学的圭臬,是依据,要常看,常看常新。

b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要求学生背的必须教师先背下来。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的明白,人物对话要读谁像谁。什么课文都要读标点符号,读出语感来。

c教师得有咬文嚼字的本领,哪里是重点?哪些词句是关键?我要球教师自己不但要逮得准,还要读得进(体会好),讲得出。此外,还要读“文章”,作者是怎么写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等等。能不能钻研好教材,把握好文本,取决于教师的阅读水平。

18.一线教师如何抽时间钻研教材?

具体步骤:先朗读,花费15分钟左右读两三遍;接着看教参,有现成的教案就看教案,如果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认可就“照抄”,但不是全盘照抄,要加上自己的体会和教法。

于老师备课四不“马虎”:

1.把生字写规范,掌握它的笔顺,把板书的字练好,力争成为学生的字帖。

2.所有新词都要查字典,包括教材上有的也要查(因为好多词义教参只取文中义,虽然不一定讲)。

3.凡要求造句的词,一定弄明白他有几个义项,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并造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句子。(造句要给孩子先创设情境,再举一反三迁移拓展,不能让学生做无米之炊)

4.如有读写结合点,一定先下水写一写,有时不止写一篇.

无论多忙,每一学期都要认真钻研2-7篇课文(尽量做到每单元1篇),把它上成精品课,上成学生喜欢的难忘的课。

19显性备课和隐性备课:

写教案是备课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被称为显性备课,它只是“备忘录”。我的教案大体分三个板块:1.初读课文部分,只是写个大体过程,指导思想是一个“严”字,严格要求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标点符号,必要时跟着老师读。2.精读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词语,品味句段,品味篇章结构,进而读出韵味来。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并感受语言的魅力。3.作业设计,如造句、片段仿写的设计,综合性学习等。(如海底世界布置了两项作业,一个是祖国有哪四大海?祖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等等,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有哪三大舰队?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等等)

隐性备课:如练朗读,练板书的字,看资料,还有更无形的东西——思考。备学生,备学情,备书写的本领,备朗读的本领,备造句的本领,预设的本领等等。

反思:即教后记。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把它写下来!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一定能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学专家来!

20.作文教学之问答

问:孩子作文为啥爱说大话,假话?

答:老师题目出的太大,动辄以“有意义,有趣,难忘”,孩子们没素材,没印象,只好胡编乱造。

问:该如何解决?

答:教师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写真看到的,真听,真感受的,即处处留心皆文章。

问: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答:第一,要教师自己喜欢作文,经常动笔写文章,指导学生起来就得心应手。第二,老师发现的多,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就多,思路就开阔,学生思路就开阔。第三,重视作文批改和评讲。

问: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答:第一,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养成读书读报的习惯,大量的阅读会使人的语言不断丰富,不知不觉中掌握文字的搭配组合,情感表达。第二,多积累生活感受,比如出去游玩不忘讲搜集历史故事,传说,玩出品味,玩出感受。第三,多做,大概一星期一篇差不多,即写日记或周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周之内,得有一篇较长像作文的。这样孩子们就乐意接受了。

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答:第一,要强迫他读,立规矩,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第二,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以摘抄为主,定期检查。第三,评价机制要跟上,召开读书会,表扬因读书而在做人,作文,谈吐等方面有变化的学生。第四,老师做表率,把书带到教室和学生一起上自习课。

问: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

答:1.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培养兴趣个信心,要求不能多,更不能高。一颗幼苗才长出三个叉,就急于减脂,说不定会使它枯萎。2.写作的基本要求要提,比如把句子写通顺,写好了出声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改过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真人讲真话等等。3.先放后收,即第一步放: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写,驰骋想象,放开思路,不受约束。第二步收:到了一定阶段学生写作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才要求精炼严谨。3.另外,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小练笔,一者有所凭借,学起来容易树立信心,二者能积少成多,为大作打下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小才有大,不能因小而不为。写前,提的要求要少,评讲草稿时,说的比较多,比较具体。

问:如何批改作文?

答:首先可以让同学先互改,(相对固定好互改对象),然后再自改,接着作文收上来,有三条最重要:1.流览一遍。2.记下精彩之处,在作文本上折出来即可,留作讲评时表扬或指正用。3.打分,得分尽量高些,可以多给几个星。方法:不必改细,主要看闪光点,看精彩。总批不必多,几十本作文,难免会千篇一律。但眉批要细,具体做赏析指导。

问:如何讲评作文?

答:第一抓“大典型”,作文优秀者。第二抓“小典型”,哪怕一个恰当的词,漂亮的一句话或一个好开头,好结尾,都加以放大,小典型的标准也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问:如何看待教师写“下水文”?

答:1.写下水文,可以提前知道哪里深哪里浅,心中有数。2.备作文课,可以多写几个开头,结尾,过程可以简单。题目出好,能亲自下水,写一篇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3.写下水文目的不是让学生抄,而是在于了解题目的难易,怎样写才好?老师明白了,学生才会少走弯路,下水是想当然的大敌。4.下水文一般选择在学生尝试错误之后,针对问题读下水文。但对于较难写的,不一定非让学生栽跟头,可以先亮下水文,告诉学生多听,多看等,有了例子,就可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5.写下水文要站在学生角度去写,力求富有儿童情趣。注意“浅”“趣”“情”“理”,做到淡而有味。6.经验多了可以不写,但必须要有腹稿,才能出口成章。

问:如何掌握文章命题的艺术?

答:1.题目避免太空洞,太高大,“熟悉的,第一次,难忘的,有趣的,暑假见闻,敬佩的”等,学生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而要小,学生容易找到落脚点,要有趣味性,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比如:一个同学没参加春游,他的作文我命题为《家里,只有我自己》,这自我传记,用上不同的语气词,《嘿,我这个人》《哈,我这个人》《咳,我这个人》《唉,我这个人》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有故事可写,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三八妇女节,引导学生说对妈妈想说的话,引出双标题式命题法。游览参观观后感,命题为《xx散记》,并给学生列举一些小题目供学生任选,《哀乐低回》,《献上一朵小白花》《凝视浮雕上的儿童团团员》《荡舟》《雪松下的午餐》。军训结束后,题目为《军营一日拾零》。拾什么呢?我又列举了几个小题目供学生参考,《龙腾虎跃》《被子衣服和牙缸》《靶场上》《解放军叔叔的西瓜大又甜》,《我为叔叔唱支歌》等等,把军训的故事变成一个个画面展现出来,孩子们写作就有了落脚点,这就叫做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命题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怎样教语文》学习笔记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