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黑箱之后,看到的依旧是一团乱麻……

近70多年的科学研究号称打开了很多“黑箱”。认知科学打开了心智的黑箱,神经科学打开了大脑的黑箱,遗传学家解开了DNA密码,胚胎学家打开了胚胎发育的黑箱,而阿瑟打开了技术的黑箱……


然而,打开之后,科学家们发现,实际上还是没法解答他们的问题,人类基因组已经完全破译,但我们仍不知道遗传机制具体如何作用,基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神经科学能够测量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神经机制,然而仍然还没搞清楚其作用的原理,神经元之间如何互动;心智的黑箱在心智科学家那里仍然是一团乱麻,各说其是,心智和意识的产生到底来自哪里;那么阿瑟打开这个技术黑箱,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阿瑟拆开的技术黑箱,发现技术遵循三个原理:

其一:技术是一种组合;

其二:组成技术的组件本身也是由其他技术组成;

其三:所有技术都会利用和开发一些效应(原理)和现象。

以手机为例,手机肯定是由很多其他组件构成的,显示屏、芯片、摄像头、电池等等,而其中这些组件任何一个也都是由更加基本的技术组件构成,如电池进一步是由保护壳、电芯和保护电路组成,依次再追溯下去,直到发现基本的元件。电池这种技术使用的基本原理或现象就是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阿瑟的理论并不难理解,阿瑟借用演化论的基本原理和复杂性理论的成果,将技术的出现、发展和消亡归结为六个步骤:

1.新技术作为新元素进入到活跃技术体当中,它就变成了活跃技术体中的一个新节点。

2.新元素可能取代现有技术或现有技术的零部件。

3.新元素为支撑技术和制度安排建立进一步的“需求”或机会利基。

4.如果旧的、被替换了的技术逐渐退出技术体,它们的附件也要被丢弃。随其而来的机会利基也将和它们一起消失,填补了机会利基的元素也可能就此不再活跃。

5.作为未来技术或未来元素的潜在元器件的新元素将活跃起来。

6.社会经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会进行重新调整以适应这些步骤。成本和价格(也因此成为刺激新技术产生的诱因)也会作出相应的变化。

通过对技术的深入理解,阿瑟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外部性的原料、注入到经济的运行之中,他认为经济本质上就是其技术的表达。

经济的结构是由技术铸造而成的,也可以说,技术构成了经济的框架。经济中的其余部分,如商业活动、交易中不同参与方的战略和决策,以及随之而来的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它们则构成了经济体的神经和血液。但是这些部分只是外围的环绕物,并且它们归根结底也是由构成了经济结构的技术(那些目的性系统)形塑而成的。

因此,进一步推论,经济的发展或者转型实际上是新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制度和法律等替代了旧有的技术所带来的。例如,火车取代了马车,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改变,和马车相关的整个行业和生活方式都消失了,而火车带了的是全新的经济,也是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变革。

熟悉马克思理论和库恩的“范式转换”的人一定对这种说法并不感到陌生,阿瑟也承认与其都有共同之处。因此,按照阿瑟的理论,研究经济制度的变革,就可以追根到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但阿瑟并未就此展开太多。

要是没有复杂性理论和演化生物学理论作为铺垫,我一定会对阿瑟的理论弹冠相庆,并大力宣传之。然而,阿瑟的研究仍有几个问题,尚未指出来。

1、为何到了17世纪才出现了科学革命,并随之带来了工业革命?

大多数历史学家已经认识到,科学革命为工业革命做了理论铺垫,但仍然不能解释技术为何在这个时代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在此前却非常缓慢甚至倒退式发展。如果技术诞生之后,不同组合之间的尝试会导致发明创新以指数级增长,这种增长就是无法抑制的。

2、技术会不会崩溃?

阿瑟指出,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的过程,却并没有说明技术会崩溃,进入到“混沌”状态。罗马之后欧洲技术几乎倒退了千年,而早期远古的人类历史和太平洋岛复活节岛上的技术消失都是实在的证据。

如果技术不能共享,也就是当技术只通过家庭或师徒之间的传承,那么其必然会在一代一代之间遗失。

我们以武功的传承为例,很多帮派的武功,都是单传,正如手艺有时候也只传儿不传女一样,师傅无法挑选最优秀的学生的情况下,我们这里暂且假设一门武功的创世人并没有“留一手”,而是100%传授,然而弟子们能够领悟的最多也就是95%,我们可以推算,在第20代弟子时,比祖师爷来说,只学会其功力的五分之二不到(36%)。


武功失传率

亨里奇在《人类成功统治地球的秘密》一书中,曾经也阐述过这样的理论,技术也是同样道理。而且历史显示,行会、师徒度等严格限制技术共享的制度的存在,必然成为阻碍技术得以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

因此,当16世纪的欧洲出版印刷的大规模开始,让技术、科学发现不再是一些神父个人的兴趣爱好,而是能够形成一个科学共同体,一个阿瑟意义上的知识的“域”,累积效应才可能在技术和科学领域展现出来。

我们再回到阿瑟“经济是其技术的表达”观点上,中世纪欧洲不仅仅是没能给科学技术提供得以进行组合、创新的土壤,而且技术本身也并没有给经济添砖加瓦,16世纪前欧洲的经济以贸易为主,北海地区的工业也是小型的手工行业,仍然以行会制度为基础。

再加上基督教的教义本身,如同儒家社会的基础一样,对于商业和商人给予了限制,宗教认为商业活动能够充分将人自私的一面展露出来,也就是我们当前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性经济人。

传统社会为何没有认识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这是因为这样的社会需要的不是理性经济人,即自私自利、锱铢必较的人,而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牺牲自我,克制自私,从而更加注重群体利益的人。群体一旦出现了理性人,群体中的利他主义自然会遭遇到自私者的盘剥,而这对于群体本身的生存则是性命攸关的。

因此,阿瑟把技术问题纳入到经济核心之中,但技术仍然属于其更加广阔的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本身如同自然一样,会对生物进行选择,文化也会挑选适合自己的技术。如同我们发明了火药,把其使用在烟花爆竹,而不是对外战争中。

阿瑟如同一个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当汽车抛锚在路上,这位车手只能打开前车盖,识别出了发动机、水箱和电瓶的位置,也理论上知道了这些部件之间的作用原理,但对于如何修车,汽车如何制造出来,以及自己为何选了这样一部车,仍然一无所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开黑箱之后,看到的依旧是一团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