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文化系列2——气论:太极(2)

前言:风水之术流传久远,包罗万象。韩国已经将风水作为他们的国粹申遗成功,纵观国内,斥之为迷信者多,理性思考者少;打着风水幌子忽悠撞骗的多,求真务实的研究者,极少!有鉴于此种乱象,本号特推出风水文化漫谈系列,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感悟,能比以前更加客观、理性的看待风水。原创不易,请多支持。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按侵权处理!


“太极”能够分化成不同的气以聚散构成世间万事万物。这些气的分化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宋代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里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可见“太极”之气在分化之后形成阴阳二气、,阴阳之气交合化生为五行之气,再生成人类与万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极”之前的“无极”,也就是《道德经》中的“道”,才是最根本的存在。这种“无中生有”的哲学观严格说来并非将太极之气作为本体。)


《葬书》里说 “夫阴阳之气, 噫而为风, 升而为云,降而为雨, 行乎地中, 而为生气。夫土者气之体, 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 有气斯有水。”描述了阴阳二气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风、云、雨等自然之气。

中医的经典《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也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并根据五行的运转和阴、阳、风、雨、晦、明的关系,以风、热、湿、火、燥、寒为六气,提出五运六气说用以推断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无论是哪种气,都遵循一种同类感应的原则,即性质相同的“气”能够互相感应吸引。《文言》曰:“子曰:‘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水流湿, 火就燥, 云从龙, 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在我国古代的风水术中,这种“同气相求”的原则可谓是理论基础。风水术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有生气、吉气的场所。若是墓地(阴宅风水)为了让后世子孙得到福报,居住(阳宅风水)则为了居住者人丁兴旺,财源滚滚。

从风水术最初的阴宅风水来说,之所以要费尽心力选择一个良好环境的墓穴之地,就是为了能够让该环境的良好之“气”作用于遗体,进而再作用于遗体的后人,故《葬书》曰“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应。”意为,每个人的身体都来自自己的父母,若是墓葬之地的本骸(即父母的尸体)受到穴场气的影响,那么遗体(儿女子孙)也会有所感应。由此可见,这种气的感应论充满了关联。阳宅风水也是如此,如果一个阳宅选址吉祥,坐向吉祥,布局吉祥,那便充满了吉祥之“气”,人住进去便会事事顺利,反之则充满灾厄。

可以说,整个风水学都是在寻找拥有吉利“气”的环境。如《青乌先生葬经》认为:“地有佳气,随土所生;山有吉气,因水而止。气之聚者,以土沃而住;山之美者,以气止而吉。”即以气之止为吉。为了判断一个场所是否有吉利之气,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法则,形势宗通过对龙、砂、穴、水、向等一系列形态的考察判断吉凶,理气宗通过对坐向,九宫八卦的推演判断吉凶。从而形成了风水学,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理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水文化系列2——气论:太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