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之痛

今天早上在办公室看最新一期杂志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南风窗在尝试把杂志上的文章搬上公众号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吗?

作为内容生产者,南风窗主要的内容产物就是杂志文章,把作品搬上公众号无可厚非。而因为其双周刊的属性,必定只能拼深度,而且各记者的文化水平都不低,写的文章深度逻辑可循,但为了文章风采,文字机锋过渡笔法皆为高上,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本人如果想读懂读透也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磋磨,那么在手机上碎片化阅读的效果几何呢?

以我为例,手机对于我而言是有用且已经离不开的“工具”,有“打开手机只为学习”的坚定时刻并不多,打开手机公众号阅读需要深度思考的文章令我避之不及,人的本性如此。

即使是感兴趣或者有工作需要的,也可能读到中途就读不下去或者只会简略的扫读,那么其实我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可能就止于表面的主题和明显的结构而已。那么这种阅读是有意义的吗?

从媒介上来说,公众号的文章,以“智商稀粥”来比喻再合适不过了。就如现在新媒体小组的编辑在推出文章时,也需要苦苦思索用什么样的文章标题来吸引读者兴趣,提高打开率;编辑文章删减居多;标注重点句子,多配图;诚然,这种做法对读者的阅读感来说是必要的。

但是对于公众号这种阅读形式而言,一味迁就读者,是不是对公众阅读能力的解构呢?

就如之前自己在跟团队强调写推送的时候,美约其名要“站在读者角度”考虑,方便读者阅读,推文最好逻辑清晰简单、一定要有小标题、文章不能过长、要标注重点。

其实自己真正站在读者的这个角度上来思考,这种对读者的“照顾”本质上来说,有弱智化和低龄化的倾向,而作为内容生产者,不考虑提升读者的认知能力,而是不断把内容“嚼碎再嚼碎”,这是不是对读者思考能力的剥夺呢?这种用户思维对内容生产来说是不是一种“毒瘤”?

由这些问题再引申之,每篇文章都有阅读量,总有人看懂了整篇文章,假设之上再假设,阅读这些文章是有意义的,那么谁在看这些文章?如果所有人看到这些文章的几率是一样的,那么你猜,那些本来就看不懂的人会不会继续看下去呢?如果不,是直接取关?还是被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流模式压至“箱底”?

我们时常懊悔自己沉溺于“垃圾快乐成瘾而不自知”,主动选择那些让自己轻松的亢奋的低级信息,但从对立面看,除了大脑本能的“主动选择”之外,何尝不是一种因为的认知差异带来的“被动选择”呢?

这不得不又指向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常常被提起又无法被解决的“阶级固化”。一想到这个,我又有无数个问题生出。

在当代,阶级成为划分群体的一个巨大的隐形的横亘的标签,关于阶级的讨论和冲突在不断的磨合中尖锐。那么:

阶级真的存在吗?有划分标准吗?标准是谁定的?是怎么来划分的?

不同阶级的区别是什么?有何表现形式?

阶级固化是什么?一种状态还是一种进程?

假如真的存在“阶级固化”的状态,那么有上升途径吗?上升途径是什么?

        ……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但却是我现在完全回答不了的问题,姑且放下。

再重回开头的第一个问题:有意义吗?有作用吗?

我的回答是,有的,即使作用微乎其微。

还是拿我这个“读者”作为例子吧,承认自己无知与浅薄这件事的确很难,但这就是事实。如果手机阅读文章是囫囵吞枣,能留下印象的只能是碎片化的只言片语。

这点“印象”对我而言的作用是,我可以拿着这点碎片按图索骥”,等到下次再出现这个问题时,我是否能想起来这篇文章,里面又恰好藏有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无疑是对我本人思考和学习本身提出的巨大挑战。

从我及彼,这件事的意义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掌握思考主动性的机会,是对自己无知的一把“差距量尺”和能够试图去寻找答案的一条途径。


世界之广阔,事物之复杂,思辨之矛盾,让思考显得无力而痛苦,但这种痛苦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知而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