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派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李静

[打卡日期]:2020/10/15

[学习内容​​]:《终身成长》

第一章第二节

两种思维模式对你意味着什么

学者们针对科学事件激烈辩论是一回事,而去理解他们的这些观点能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又是另外一件事。20年来,我的研究显示,你所采取的观点会对你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它可以决定你能否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信念有能力改变你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变你的生活?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个性——那么,你最好证明你自己能够在这些方面达到正常水平,不能让自己在这些基本的特征方面看上去或者给人感觉不足。

我们当中有些人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成这种思维模式。我小时候就非常关注自己是不是足够聪明,但真正将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印入我大脑的,是我六年级的老师威尔斯女士。和阿尔弗雷德·比奈不一样,威尔斯女士认为,智商决定了人们的一切。我们按照智商从高到低安排在教室里的座位,只有智商最高的同学才能举旗、拍黑板擦或者给校长写报告。她除了每天用她那种批判的态度让我们感到紧张之外,还建立了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中,全班同学都有一个强烈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蠢。在每次考试或者在课堂上被她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们整个人都可以说是处在成败的紧要关头,谁还会在乎和享受学习的内容呢?

我见过的太多人都抱有这种要证实自己的强烈目标——在课堂上,在工作中,甚至在他们的个人关系中。每种时刻都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每一个时刻,他们都在接受评估:我会成功还是失败?我看上去是聪明还是愚蠢?我是会被接受还是被拒绝?我看上去像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可我们的社会不就是会对人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评估吗?希望拥有这些品质难道不正常吗?是这样的。

但是,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中,这些品质不是你非要打且不得不打的牌,你不需要总在担心自己手里只有对十的时候去说服大家和自己,你手里的是一副同花顺。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你需要打的牌不过是你成长的起始点。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是不是说,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积极性并接受过适当的教育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你是否知道,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时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Ben Hogan),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童年时完全肢体不协调?摄影家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几乎登上了评选20世纪最重要艺术家的全部榜单,却没有通过她接受的第一个摄影课程的考试?还有杰拉尔丁·佩奇(Geraldine Page),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曾经因为缺乏天赋而被建议放弃演员梦想?

你可以看到,这种认为“人的才能可以发展”的信念如何给人们带来了学习的激情。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你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自己屡试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呢?即使是(或特别是)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身上的标志。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两种思维模式之下的不同生活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工作的,请想象一下,尽可能生动地去想,你是一个年轻人,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

你去上一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课,而且你非常喜欢这门课。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你感到非常泄气,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想要倾诉,但是却没有打通。

你会怎么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怎么做?

当我问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时,他们是这样对我说的:“我感到被拒绝了。”“我是个失败者。”“我是个傻瓜。”“我感到自己很没用而且愚蠢——所有人都比我优秀。”“我太差劲了。”换句话说,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一个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直接的标尺。

他们会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活:“我的人生太可悲了。”“我没有人生。”“楼上的那个人不喜欢我。”“这个世界跟我过不去。”“有人想要毁掉我。”“没有人爱我,所有人都恨我。”“生活是不公平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生活太糟糕了,我太傻了。”“我身上没发生过什么好事。”“我是地球上最不幸的人。”

可这是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或者毁灭性的大灾难吗?还是只是一个分数、一张罚单和一通不顺心的电话?

是这些人太自卑吗,还是说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悲观主义者?不,其实这些无法应对困难的人同样感到自己有价值,他们同样乐观——觉得自己聪明而有吸引力,他们和那些有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是一样的。

但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些烦心事的呢?“我就不应该浪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办一件事。”(换句话说,不会再让任何人来评判我。)“什么都不做。”“待在床上。”“去喝酒。”“吃东西。”“找机会冲别人大吼。”“吃巧克力。”“边听音乐边郁闷。”“躲到壁橱里坐着。”“找人打一架。”“哭。”“摔东西。”“还能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你知道,在模拟这个情景的时候,我特意将成绩写成了C+而不是F,只把考试设定成期中考试而不是期末考试,你的车只是被贴了罚单而不是被毁了,打电话给朋友倾诉之举只是没有成功,你并没有被朋友直接拒绝。没有什么灾难性或不可逆转的事情发生,但仅仅是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就已经产生了这种彻底的失败感和无力感。

当我把这些情况原封不动地拿给那些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看后,他们是这样说的:

“我会更努力地学习,下次停车的时候我要更加小心一些,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今天过得不开心。”

“C+这个成绩告诉我,我必须在课堂上加倍付出努力,我依然有半个学期的时间来提高我的成绩。”

还有很多类似的回答,我想你们已经了解他们会说些什么了。那么,他们会如何应对呢?

“我必须开始考虑,为了下一次测验,我要更努力地学习(或者换个学习方法),我会缴清罚款,下次再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再好好聊聊。”

“我会总结我在期中考试到底犯了哪些错误,下一次要做得更好。我得把我的罚款交了,打电话告诉我的朋友,那天我心情很不好。”

“下一次考试的时候我要更加努力,和我的老师交流交流,下一次停车的时候要小心一些,或者去理论一下我没有违章,还要去弄清楚我的朋友到底怎么了。”

不是说你必须拥有某种思维模式,而拥有另一种思维模式的人就会产生挫败感。谁不是这样呢?糟糕的成绩、朋友或爱人的拒绝都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没有人会喜欢这些糟糕的事情。只是这些有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也准备好了去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此奋斗。

思维模式概念新在何处

这是一个崭新的想法吗?其实有很多谚语都在强调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坚持不懈的巨大能量。好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一开始你没有成功,尝试、尝试再尝试”或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顺便说一下,我很高兴地发现意大利语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最令人惊讶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并不这么认为。对于他们来说,“不入虎穴,也不会失去什么”“如果一开始你没有成功,说明你可能就没这个能力”“如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概因为罗马本来就不可能一天建成”。换句话说,他们认为风险和努力这两件事暴露了你的不足,证明了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某项任务。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努力的消极态度令人瞠目结舌。

更新鲜的是,人们对风险和努力的看法是从他们基本的思维模式中衍生出来的,并不是说,一些人碰巧认识到了挑战自我的价值以及努力的重要性。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想法直接来源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当我们教给人们成长型思维模式,告诉他们要重视个人发展时,他们关于挑战和努力的看法自然就会变成我们之前说的那样。同样,当我们(暂时)将人们放入固定型思维模式,告诉他们个人能力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会很快对挑战感到恐惧,并对努力感到不屑。

我们经常看到,有着《世界上最成功人士的十个秘密》等标题的书摆满了书店的书架,这些书可能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但它们一般都是一些互不关联的指示,比如“承担更多风险”或者“相信你自己”,最后,这只会让你对能够做到这些的人感到羡慕,你永远都不清楚这些零散的指示到底是如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你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变成他们推崇的这种人。所以,在开始几天,你可能会感到有所启发,但基本上,你依然无法领悟世界上最成功人士的秘密。

不一样的是,当你开始了解了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你就会了解到底一件事是怎么导致另一件事的——认为你的能力板上钉钉、一成不变的这种信念会如何导致一大批想法和行为,相反,认为能力可以培养这种信念又会如何导致不同的想法和行为,如何将你领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种经历,被心理学家称作“恍然大悟的时刻”,你不仅可以从我们的研究中,也就是我们教给人们一种新思维模式的时候看到它,同样也可以从我的读者们的来信中看到它。

我的读者们从书中认出了他们自己:“读你的书的时候,我真的发现我在一遍遍对自己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他们了解到这些散落的点之间的联系:“你的文章完全打动了我,我觉得我发现了宇宙的奥秘!”他们感到自己的思维模式被重新设定了方向:“我绝对可以说,我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感觉。”然后他们可以将这种新思想运用到自己或他人身上。“你的作品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并让我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教育这件事”,或者“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杰出的研究工作在个人和实践的层面为成百上千的孩子带去了多么大的影响”。

10.15

兵荒马乱 你有没有保持初心 持续精进

停下来很容易 如果你不小心停了 请快速调整回来 因为开始其实也不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动派学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