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二解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全称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拜读神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读了6-10条,受益匪浅。

大神


      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学校的教育不能全由老师乾纲独断,我们要以课本为主出发,在校也以教授课本知识为主,从多角度多层次巩固知识无可厚非。虽然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更倾向于应试,但现在也在向提升孩子们的素养倾斜,这是历史的潮流,无可阻挡。提升素养就离不开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了,要多方面的汲取营养。

神作

       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作业和知识应当向课外延伸,在学完《丑小鸭》后,在来看看《拇指姑娘》,读读《伊索寓言》,感受不同的风格,揣摩迥异的文风,又能给人一种别样的乐趣。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每当备课时我都不停地揣摩,如何才能一下把孩子们吸引到课本中,怎样激发他们的兴趣,可课堂只有几十分钟,一天却有二十四小时,在吸引人的故事也不可能如此高效,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恋上读书才是最佳的途径。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好的方法终身受益,能让我们事半功倍,而知识恰恰具有层次性、延伸性,天下文章繁如星海,可仔细一归类,不过区区几种,而它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用已有的知识按图索骥可谓是王道了。

       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深入思考,之后就会发现知识的关联性不仅是年级段的,即便跨了学科,也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线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