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课发展心理学第十讲:中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512天 2022—8—5

      你与原来相比,身体有了哪些变化?和原来相比,有了哪些优势?你比较喜欢自己的哪些变化?希望在哪些地方有些调整?或者希望有哪些调整对自己更有帮助?

第一单元  中年期(35-60岁)的更年期

一、女性更年期:(45-55岁)

性腺功能衰退→完全消失

二、男性更年期:性器官萎缩,性功能衰减

        你的心理年龄是多大?(东北大爷王德顺)

      不给自己人生设限,更多地做自己,不受他人影响。现在社会的包容性更大了。

        人生最幸福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啥,并为之付出努力。

      身体会受年龄影响,出现更年期。更年期会受情绪影响,情绪好了,更年期会缩短,也不会对身体影响太大。要学着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多约练。有情绪不要憋着,憋的时间长了会影响身体健康。

      女性更年期会表现比较明显,情绪好,心态好,更年期可能不太明显。

        男性更年期时间相对会短一些,也不太明显,有的人会发胖。有钱有权的大叔会受小姑娘仰慕。

第二单元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年转换期

      莱文森把人生的40~60岁化为中年期,他指出这时中年人经历中年转换期(40~45岁),达到中年高峰期(55~60岁)。

      这个阶段身体还好,掌控感比较强,是人生的大好时机。

二、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

      中年期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要求最多、最大的时期。

在家庭中……

在工作中……

在社会中……

      有能力,有经验,是人生比较特殊的时期。也是比较不容易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更重。身体不如从前,精力不够,夫妻关系也可能一地鸡毛,中年危机,想看两生厌。

      有的家庭孩子出了状况,夫妻两个会合力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孩子出状况挽救了家庭。

三、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四、中年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

      人到中年,有痛苦了,往往憋在心里,不愿给别人说。男人会去喝酒以解烦闷,女人会憋出毛病。

      要有爱自己的方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有后妈就有后爹;宁愿跟着要饭的娘,也不愿跟着当官的爹。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思维活动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以及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做事滴水不漏,更有智慧,越来越稳当。经历的事多,对人性有更多了解。考虑周全,也会越来越圆滑。

二、中年期的智力发展

      卡特尔提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晶态(体)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也称文化知识智力。

      经验越来越丰富,很多事就能轻松解决,内心更稳定,做事更牢靠。

      液态智力是指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它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成熟而发展变化的。

      反应会慢,学习力降低。

      每个时期都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珍惜每个时期所拥有的优势。这样才会更开心,更幸福,还要不断调整自己。

        人生经验不是自己努力学习就能得到的,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人格特征

三、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成年期自我发展水平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1.遵奉者水平

服从

2.公平水平

有自主意识,有思考,似乎开窍了,但往往会受到打压。

3.自主水平

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也会有冲突。

4.整合水平(自我发展最高水平)

很轻松化解冲突,比如幽默和升华。

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水平

        重要岗位让年龄大的人来担当,因为更稳定,不冒进。

        受教育水平相对来说整合水平会高,但也不绝对。

二、人格特征——稳定性、成熟性

      性格决定命运,主要是态度决定命运。通过学习,不断去调整,让自己更用心,更负责。

      具体表现为:

      内省日趋明显——荣格:外倾→内倾

        内省能获得更多变化,更多资源,实现自己想要的。

      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获得很多人的认可和佩服。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与人的冲突越来越少,做事更灵活,更变通。

      性别角色日趋整合——男女同化“完美人格”(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一个柔弱的小姑娘被逼成女汉子,更坚强,有更多担当。男性有了更多包容,温柔,爱唠叨。

        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好女人嫁给谁都幸福。

三、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模式的阐述。

1.观点: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2.初级控制:指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是人的根本愿望。

次级控制:指人类透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

是在个体对外界控制不成功,或没有能力控制外界环境时出现的。

3.研究表明:

成年期初级控制水平是稳定的;

次级控制水平的策略丰富而宽广,发展贯穿整个成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会运用更多样、更有效的次级控制来适应环境。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以后)

第一单元  老化的原因

第二单元  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第五单元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第一单元    老化的原因

        人生最难的是老年期,特别是不能动的时候。此时,最重要的是老伴,少年夫妻老年伴。其次是孩子。

一、从个体出发的理论

1.遗传学说: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是有规律的退化。

      年轻时的种种恶习都会在老年时呈现,养成良好习惯对老年时的身体有益。

      老年人的三大特征:爱财、怕死、忆当年。

2.行为老化学说:行为老化是随着年龄增长,对刺激反应时间会延长,学习能力等下降。

3.精神机能的退化引起了老化,反映在行为变化中。

二、从个体与社会关系出发的理论

1.疏离学说:与社会的脱离是老年人个体老化的主要原因。

2.适应学说:老年期的变化主要是人际关系的改变。

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一、老年丧失期观

1.观点: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

2.丧失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

3.评价:把心理发展看成是线性的上升和下降,不符合复杂性的客观规律,是不可取的。

二、毕生发展观

1.观点: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2.评价:是种积极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但是该理论对心理变化的下降和衰退总趋势不够重视。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的变化

1.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

        感知觉发展最早,衰退也最早。视、听、嗅、味、触、痛觉。

      人老了要学会让位,不聋也可以装聋作哑。人老了,要有自己的积蓄,不到生命最后一刻,不要分给孩子。手中没钱会心慌。

        久病床前无孝子,人性经不起考验。你的家是孩子的家,但孩子的家不是你的家。

2.视觉减退:视觉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聚焦能力减弱、暗适应时间延长。

3.听觉减退:听觉敏锐度逐渐丧失、对高音的听力减弱。

4.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50岁以后各种感知觉出现退化。

二、记忆减退的特点

年龄趋势:40~50岁较为明显的减退;70岁以后更加明显的衰退关键时期。

衰退特点:机械记忆衰退明显;再认能力逐渐老化,对比回忆保持较好;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记忆障碍:信息提取困难;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文化因素对记忆影响显著。

记忆减退的解释:

      1.加工速度理论

      2.工作记忆理论(容量变小)

记忆减退的延缓和弥补:影响因素有年老、健康、精神状态、脑力锻炼和记忆锻炼等因素。

弥补方法: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运用记忆策略,进行记忆训练;增强记得住的信心。

        可以理解记忆,用卡片帮助自己,用备忘录。

        记不住,也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前奏。

三、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1.老年期的智力并不是完全的衰退,各因素衰退速度不一。

      2.韦氏成人量表表明:言语测验老年依然较好,70岁后才有明显的减退,而操作测验在25岁后就逐步衰退。

    第四单元  老年人的人格特征

一、老年期人格特征具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1.不安全感

因为会丧失很多东西,挣不来钱,社会地位不如从前,话语权不如以前。丧失越多越不安全,比如减废品。

2.孤独感

失去老伴会更孤独,要有事情做,否则会难受,压抑。老气横秋,暮气沉沉。

3.适应性差

      要年轻人陪着

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年龄越大越保守,因为没有的东西太多。

5.回忆往事

三、老年人格变化因素

1.生物学的衰老

2.心理上的变化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五单元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一、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二、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五、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六、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

    老年后要有心理准备,特别是当领导的,退休后整个人不适应,像变了一个人,生活很痛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课发展心理学第十讲:中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