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沉默”

写在前面:

在正式“倾诉”之前,针对这个主题我认为有几个地方或者说背景需要写上一写,一是为了给自己留存一份完整的思考背景,二是更能引起共鸣、明白文意。

第一,纠结

新的一年初始,美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学习者”,早早计划趁元旦节休息“大读”一番,记录最美的一天,开启最美的成长旅程。

可是,意外的应酬、补交一些学习平台的作业、再一次完善并“演练”一遍近期安排的一次重要分享(约3个小时),也算草草混过象征一年之计的一月一日。

于是,记录美好的“读有所悟”成为泡影,只能被逼的去思考社会或者教育问题。想好了,迟迟未动手“创作”,因为我想还是等等,这么美好的一天我还是等待寻找一些“正能量”的思考吧。

但是,最终还是选择带有一些消极思想的思路。

第二,为什么沉默还加了双引号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加这个双引号,我也不知道这个是否符合一语双关,但是我确实想表达两个概念:一是象征今天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大意是诉说“沉默”的憋屈);二是我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思考着的怎么明智地沉默。

那么,我究竟要“倾诉”怎样的“沉默”事件呢?

在写之前,我无数次思索:想用一个比较显眼的题目——《刀哥的沉默》。

“刀哥”何许人也?

人称“江湖一刀”,“教育行走”美仁简称“刀哥”。本名谢云,诗人,教研员,四川省优秀教师,《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教师教师公益研修项目“教育行走”发起人之一(另一位是张文质老师)。著有《阅读照亮教育》《为促进学生探究而教》《“不乖”教师的正能量》《跟禅师学做教师》等。

为什么要写他的“沉默”?

因为“江湖一刀”有一年未“出鞘”了!

作为“弟子”的我,不好多问、也不敢多问,但终于在2022年1月1日这一特别的一天,我从他的微信公众号推文中找到了答案。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像沉默一样沉默(点击进入)。

文中让我感动、愤慨的地方很多,但或许我们除了面对也只能面对。谢老师开篇有这么一句话:“经历了被删文、被喝茶、被压服后,认怂是必然的,噤声是必然的,沉默也是必然的。”

读到这里,我不知道应该“同情”他还是对他失望了,又或许我庆幸他和我或者像我们一样的“直人”找到了明哲保身的归途。

2019年与刀哥“相识”以来,他和文质老师一道给我带来从教生涯的大改变,让我找到了教育的真谛,让我感受了教育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找到了继续走下去的理由。

两年来,参加他和文质老师发起的全国教师公益研修项目“教育行走”和“一起写吧”;拜读他的卓著《阅读照亮教育》《“不乖”教师的正能量》等;细品他的微信公众号“刀说话”……

虽未谋面,但此生难忘。是他让我明白“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他鼓励我“改变不了季节,但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是他引导我不做“三不教师”:不读书、不写作、不合作;是他……

早已习惯在他的推文里汲取智慧,早已习惯在他的言语中找回自信,早已习惯“江湖一刀”出鞘的那一刻。

可是,如今,现实的现实,如此,这般。我不知道我该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似乎他和我或者和我们一样的“刀”不得“出鞘”。

也因为如此这般,我似乎很痛苦,似乎又回到了两年前,回到了明哲保身的“战乱中”。

我痛恨我自己,痛恨自己不懂得真正的沉默。

我不知道“沉默”和我的别名“不言”之间有着怎么的必然联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久久不能吸取“失言”的教训。甚至于在手机、电脑桌面以“不言”警告自己。

因为我怕,怕删文、怕喝茶、怕征服、怕认怂后的真正沉默。

怕够了,怕够了被利用的朝朝暮暮,怕够了近二十年的副主任“高职”,怕够了现实的摧残。

怕了,不敢想了,算了,别把自己当救世主。

还是用谢云老师、刀哥在推文文末的一段话了结“沉默”也好,“不言”也罢

鲁迅曾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或许,这样的荒芜和荒凉里,用这“空虚”二字,暂时作结自己的2021,便是最好的罢。

至于来年,大可以等到它来了再说。无论如何,活人总不会被尿憋死的。

最后,愿所以的活人不被尿憋死,寻找教育的一线生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