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向学生收取延时服务费。收费的理由是:按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放学后学生留在学校活动,学校工作人员和教师需照顾其安全和提供一些服务,这就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等于加班、是额外负担,所以要收延时服务费。有的每月每生收150元,有的收170元或更多,各地价格不等。
笔者认为这种向学生收取延时服务费的作法虽能“破解家长不能按时接学生等难题”,缓解一些暂时矛盾,但负面影响很大。
第一、所谓“延时服务费”貌似名正,实则乌龙,子虚乌有。
中小学教师在学生放学后再作一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是不是就延时加班了呢?可以按我国的《劳动法》计算一下。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双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假日)=250天/年。每个工作日8小时。总共是2000小时。
那么中小学教师全年的工作时间又是多少呢?
全年52周,减去12周寒、暑假(大体上寒假南方5周,北方7周;暑假南方7周,北方5周,一共是12周左右),再减去法定假日,全年工作时间不到40周了,就按40周算,合计200个工作日。这样算来,社会其他岗位劳动者比中小学教师全年的工作时间至少多了50个工作日,合计400小时。中小学教师全年的工作时数要与其他岗位上的劳动者持平,教师需在200个工作日中补上多休假的这400小时:(400\200=2),即每个工作日得工作8+2=10小时!而要求小学生在校6个小时放学,中学生在校8个小时放学,那放学后小学教师还有4小时的在岗工作时间,中学教师也还有2小时的在岗工作时间,用这样的时间来为学生作些课后服务,怎么就成了“延时、加班”了呢?
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学生放学和教师下班本不是一个概念,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同一个时间。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是指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写在课程表里、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时间。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安排。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并不是规定小学教师在校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教师在校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对学生来说,上完课,不等于当天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还有课后复习巩固、消化理解乃至升华的学习环节。这些任务的完成要由学生自主安排。他们可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条件,可选择继续留在学校上自习、到操场锻炼身体、作游戏,参加同学的社团活动,或与同学切磋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谈心汇报思想等等;当然也可选择放学就回家,在家复习功课或作些家务劳动,也可以作志愿者参加某项社会活动、让自己多接受一些家庭和社会教育。
对教师来说,学生放学了,并没有到下班时间。在学生放学到最后离校前这段时间教师可以比较灵活的运用。可到学生当中个别辅导答疑、观察了解学生的表现、有的放矢地与学生谈心作思想工作等等。
基础教育,虽然课上是主渠道,但课下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补充。课下老师语重心长、有的放矢的一次个别谈话,精心安排的一次辅导、有的放矢的作一次家访,打开一个后进生的心扉,鼓起他上进的勇气,由后进变先进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小学生在校学习6小时、中学生在校学习8小时放学了,老师也跟着下班了,那老师就没了和学生个别接触、个别辅导答疑的时间。备课是要“备学生”就难于落实了。所以,规定放学后学生可自愿留校自由活动一段时间,这对于教师更多、更好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是一种好的机制,这样的制度安排,也是基础教育的属性决定的,是中小学教师分内工作的应有之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也有这样的法条。第三十七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况且,学生放学以后自愿留在学校继续活动的只能是一部分人。给学生提供服务的也不需要全体教师,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全体教师都陪着。学校可根据学生在校时间的长短、留校人数的多少,安排教师和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不值班教师的这段时间也是归自己安排的。
这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平时每天的工作是辛苦一些。但教师每年都有切实保障的寒、暑假,时间很长,可以充分地修养生息,得到补偿;还有国家在工资之外给中小学教师发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特级教师补贴等,也都是对中小学教师辛苦工作的补偿,中小学教师早已享受了这些补贴,怎么好意思再向学生收一份延时服务费呢?
更令人担心的是收费负面影响很大。老师收费,学生自愿选择、自由活动都会变味。因为学生交的费用是学校和教师的收益。“一个羊也是放,两个羊也是赶”,学校和教师有办法让学生放学后都留在学校,以增加收益。而最管用的办法就是集体补课。学生因怕不参加补课漏听了老师讲的内容影响考试成绩,放学后不愿意留在学校的也得留下来。这样,“规范”就成了“归一”,本意是想“规范”学生课后活动秩序,但由于收费滋生集体补课,规范活动就会脱变成归一补课的行动了,补课风就会由社会又回到学校!
第二、补课风导致学生养成依赖性、拄着教师的拐棍走,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课堂教学效率低是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道理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地球因乘载工具速度的加快而“变小”了;繁杂的运算因计算机的使用而变简捷了。如果把学生获得学习成绩量化,那么,成绩是由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的乘积决定的。虽然二者哪一个因素增加都会提高成绩。但是,时间是有限的,谁都不可能成倍的增加;而效率却是开放的,成倍、乃至几倍、几十倍的增加都是有可能的。认准了这个理,才能自觉放弃那种“磨时间”的补课陋习。其实,纵然是课后补,晚上补,双休日节假日都补,时间也还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太阳拴住。况且人不是机器,机器超过疲劳度还会破坏,何况人泥!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效率。
班级授课制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形式,课堂是一线。学校育人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一线上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个道理也许不是鲜为人知,但作起来却常常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课上没有讲好,造成知识欠债就课下去补;补课占了自己学习和备课时间,备课不充分,下堂课再欠债,再去补课。总想通过补课提高成绩,最后走进了怪圈。
不许教师集体给学生补课,不仅是从教师角度考虑,也是从学生角度考虑,课表以外的时间属于学生的时间,必须把时间还给学生,否则不利于学生养成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拄着老师的拐棍走是走不远的!
第三、向学生收延时服务费,把传道、授业、解惑变成商品交换,有损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信其道而亲其师”。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人格高雅、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征服学生的心。学生愿意向自己信赖的老师学习、从内心里接受他的教诲。学生向自己信赖的老师求教的问题,甚至大大超越教师所教科目的范围,学生想在老师处解决的思想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也超过自己的父母亲友。他们把自己敬重的老师当作智慧聪明的授予者。师生之间一旦架起这座尊师爱生的感情桥梁,不仅科学知识可以通过这座桥梁输送到学生的脑海里,思想工作也能通过这座桥梁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所以教师要增强教育意识,注意自已的形象,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学生是精细注视着自己的老师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立德、立言、立行,作出榜样。如果教师光管课内不管课外,照看、指导一下学生放学后的活动就要收延时服务费,这还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信赖吗?尊师爱生的这座感情桥梁也会逐渐坍塌!当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曾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培养接班人不能只靠八小时,既管三尺门里,也要管三尺门外”!如果老师在“三尺门外”作的每一点服务都去向学生要钱,是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贪钱的种子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必然造成负面影响。这不仅有损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赖,直接影响当前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且会长久地影响学生“担当”“奉献”精神的养成。教师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也难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