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佛

道德经云“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无下先” 老子离开出函谷关,留下五千字道德经而去,归与何处?

三宝当中,慈或许与佛教中慈悲有相通之处。道家中慈或许指的是仁慈,而佛教中的慈指给他人带来利益与幸福,同样是利民。而悲在佛教中则是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与悲伤,同属利他,故二者颇有相通之处。

关于俭。俭即节俭,在佛教中同样如此,布施为节俭也,大悲寺百袖衣莫不如此。

不敢为天下先,我的理解《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何为有为法?“有为”指有所作为;可理解为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依据自己的。“心”去判断,依自己的理解去改变!这种人为的改变叫做有为法。与此相对必有“无为法”!何谓无为法,佛教讲本来一切都是虚空、如梦,如露,幻化出千般妖冶,阳光下亦消散,依靠人是无法改变的,既然是虚空,未来不存在,又何必要改变。

我认为“不敢为天下先”或许讲的也是这个道理,《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他告诉我们真正的道理是不可以用语言说出来,讲出来的,但是“道”却是真实的存在的,存于何处,存于自然,存于万事万物之规律、之根本、之玄妙。这似乎与无为法极有相近之意,唯不通者前者讲虚空,后者讲不可言,然而一思即明:既然是虚空,又为何要说明!

此外,道德经尚有一处,第二十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也是让我们讲求按规律办事.如此以来,“不为天下先,不争,这和佛教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倒颇有几份相似,即如此,为何改变,后者则是遵循规律,不作为。

吾所认识,免不了贻笑于大方之家,然吾亦无羞矣。

从“道德经”看“道经”,遵道,清净无为,在于修心;而佛经尤其是小乘佛教讲的也是修心,修得清净心,不执着,无欲,终至罗汉道;佛学的贪、痴、嗔、慢、疑亦全是心之过也。贪,起于心;痴,患于知,病于执;嗔,气于身;慢,傲于礼;疑,现与无群!如此看来,佛、道二者具备相通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