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真正聪明的人,都擅长使用多元化思维

说到多元化思维,必提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

与大多数投资者惯用的评估系统不同,查理•芒格善用多元化的思维,糅合来自各个传统学科诸如历史学、心理学、工程学等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并用这些方法来评估他打算要投资的公司。

他就是采用这种投资方法,与黄金搭档巴菲特一起为伯克希尔公司创下了很多傲人的投资成绩。

他从不随大流,甚至有点喜欢逆行而施,但正是他的这种独创性多元化思维,让他仿佛长出了一双投资界的“火眼金睛”。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多元化思维中受启发。认为多元化思维既可以是一种放眼全局、具有强包容性的大局观,也可以是一种灵活多用的思维方式。

单一、重复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容易让人感到不安和烦躁。融入多元化思维,则可以让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1

多元化思维,快速看清事情的本质。

很多人坚守在过往的经验之上,因此常常受困于自己的固有思维,而难以发现当下问题的根本。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问农夫:“你的麦子中了吗?”农夫回答说:“还没有,我担心天会下雨。”那人接着问:“那你种棉花了吗?”农夫:“没有,我担心会有虫子吃棉花。”那人继续追问:“那你究竟中了什么?”农夫:“我什么也没种,因为这样是最安全的。”

社会心理学下有个重要的课题,说的就是人总是倾向于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保持一致,进而维护自尊,减少心理上的焦虑。

基于人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那么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不是不优秀,我只是懒。”“今天迟到了,你为什么不提醒我一下。”

为了减少内心受伤,人的第一反应总会编织一些安慰自己谎言,并进行自我催眠成,“这不是我的错。”

于是有的人把“懒”作为拖延和消极心态的借口;推卸别人忘记提醒你,而去掩盖自己缺乏基本执行能力的事实。

别让潜意识默默控制了你的行为模式。心理学家也引用了这么一个戏谑的现象,当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突然把头插进沙子里,他们把这种行为称为「鸵鸟心态」

当问题降临的时候,惯性的逃避,问题不会主动消失。鸵鸟选择自己看不见,也不代表就没有了危险。不及时采取措施,则往往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

不妨换一种思路,用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以结果和目标为导向,去挖掘问题的源头,从根本上认清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这样才能帮助你更好的解决问题。

2

多元化思维,不再小心翼翼,而是快速试错

爱迪生就是敢于试错的“鼻祖”,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灯芯材料,他在试错的这条路上一往无前。

寻找了7600种材料,也失败了将近8000多次。为了发明最耐用的电灯,他开始把每一次试验的失败,都看成离达成目标又走近了一步。

很多人却习惯在失败面前停止不前。因为外界的惯用机制是失败就会得到惩罚,所以人人都想要追求完美,因而每次失败都成了对心态最致命的打击。

任正非分享过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灰度思维」,他说;“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灰度思维」就是一种多元化,包容的思维。它提倡的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应该从多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用变化和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情,进而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所以不要害怕犯错,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却没有绝对的错与对。

把每次失败都看成是学习的最好机会,当别人都在为了避免失败,苦苦寻找完美方案的时候,先向困难迈出多少步,你就已经甩开对手多远的距离了。

3

多元化思维,想要成功就不能只固守一隅

传奇债权投资专家比尔•格罗斯曾经这样告诉加州大学的学生:“我的书房咖啡桌上摆的并不是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或是自己的著作,而是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的几本有关19世纪和20世纪的历史书。”

这位投资专家平时看的最多的并不是投资战略书籍,却是八辈子打不着一杆的历史书。他正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年轻的学生们,读历史同样也能给他的投资生涯带来灵感。

培根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要相信你读过了这么多书,永远都不会被浪费,它们已经深深扎根进你的骨子里,迟早会有用上的时候。

围棋圣手吴清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善用读书能力,打败众多对手的例子。

他因为在十番棋擂台上击败了当时所有的超一流高手,而被称为“昭和棋圣”。但是当时日本棋坛另一位顶尖高手坂田荣男却甩下狠话,他不认为吴清源的棋艺有多么的高。

吴清源却十分淡定的回应:“我的对手全是日本棋坛的杰出人士,就棋艺而言,我与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别,我之所以屡屡获胜全在于精神因素。”

原来吴清源在每次出战的时候,都会诵读一遍《道德经》,他善用道德经里“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的思想,从而辟除自己的得失心,让自己发挥到最佳水平

能在旗鼓相当的棋手中脱颖而出,并成功卫冕,全靠吴清源在道德经中不断汲取而来的良好心态。

未来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如何在局限的思维和认知中快速成长,需要我们抱有多元化的成长思维。不仅要专注于自己的主要学科,更要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拓展出更多的技能,并搭建起不同知识之间的桥梁。

4

多元化思维,不是漫无目的的头脑风暴

多元化也经常被运用到职场中,为了更快速有效的收集到更多的解决方案,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开一个头脑风暴会议。

很多公司也特别推崇这种做法,领导会认为只要把一个任务抛出去,让下属们自由讨论,很快就能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说起头脑风暴,最早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就是当主持者阐明好问题和会议规则后,大家尽量保持在融洽的氛围中,参与者们不发表评论,只是“自由”的表达想法。

虽然不乏有因为头脑风暴成功的案例,但是在现实的使用中,诸如在职场中探讨出一个解决方案的会议之类,收到的效果却常常相反。

有这么一个普遍的现象叫「社会惰化」,当个体与群体一起完成某项任务,个体看到别人参与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进而使个人的积极性和效率下降。

而通常在人进入集体中,「自我意识」也会随之增强,虽然参与者之间“不发表评论”,但却在潜意识中无法抑制自己与他人比较的冲动,而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以上的现象都会严重影响头脑风暴会议的效果,会议的时间越长,无用的时间也就越多。

于是有人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个有效的改良方法「定向创造力」它的前提是,在你思考解决方法的同时,必须先界定你思考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知道,要拆除一栋大楼,必须进行定向爆破,如果胡乱爆破,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定向创造力就是要遵守以下步骤:

先界定你的目标。

通过头脑风暴,思考可以达成目标的不同方法。

评价各个不同的方法。

选出最佳方案。

多元化不要漫无目的的散发思维,与其让能量发散出去后无所踪影,不如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同一个方向,利用能量爆发时的反向推动力,推动你瞬间抵达终点。

5

多元化思维,正确开启你的斜杠人生

近几年“斜杠”一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而「斜杠青年」,指的就是这么一群不满足于一个职业,而同时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人。他/她在白天可以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下班后则投身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甚至周末可以变身为一个健身教练。

不满足于某个专业职业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善于从多元方向去考虑自己的职业,在不断挖掘自己兴趣爱好的基础下,去发展自己可能的另一个职业方向,接受跟多的挑战。

马云回忆曾对李嘉诚的采访,“你凭什么能够多元化经营,什么都投,而且几乎大部分都能成功。中国这么大,为什么你能成功,别人成功不了?”李嘉诚回答说:“其实做生意,你手头一定永远要有一项产品,是天塌下来一样能够卖钱的。”

就像李嘉诚说的,不管你的经营怎么多样化,必须有一项可以一直依靠它吃饭的产品。

开启斜杠人生,同样也不是简单的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立马放手投入其中,前提是既要保证在主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又要清楚认识到自己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拓展你全新的另一份职业。

《写作是最好的投资》作者Spenser就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当时还在家乡宁波教英语的他,就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而在香港攻读硕士期间,他决定重拾写作,最后竟写成了香港自媒体第一人。

心理学有个「马太效应」,说的就是当长处得以发挥并得到回报,强者就会愈强。

想要开启斜杠人生,就得先学会找到自己的长处,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继而精细化雕琢,不断深挖潜能,才能让你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最后总结一下:

说了这么多关于多元化思维的好处,就是想告诉大家,没有哪一种人生是固定的,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某条路上走到黑。

看清楚脚下的路,以结果为导向,认清目标的本质,然后稳步前行。

人生也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不断犯错,也只是在说明你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保持多元化思维,不要让自己受限,而是多元化成长,你知识越丰富,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路也会越走越宽。


金小牛原创,码子不易,如果有用帮我点赞+关注,笔芯!

你可能感兴趣的:(查理•芒格:真正聪明的人,都擅长使用多元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