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尼诺夫弹克莱斯勒名曲《爱之悲》

我估计已经断断续续练习研究这首经典曲目六个多月了,但在技术上似乎没有办法达成这首曲子原先的情感色彩。看着拉赫曼尼诺夫勾勒的那些十度和弦,无奈之余,只好收集一些小知识,记下一些难点。

《爱之悲》,德文原名Liebesleid,愿意就是“爱的悲哀”。这首曲子的原作曲家是弗里兹·克莱斯勒先生(Fritz Kreisler),所以这首曲子最初是以小提琴为主旋律创作的。钢琴的版本是拉赫曼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所改编。在初听到这首曲子小提琴的主旋律的时候觉得无论是小提琴部分和钢琴伴奏部分都不是很具挑战性。可是等到拿到了拉老改编的版本之后,觉得着实不好弹。

爱之悲伤,顾名思义,自然一开头就给人一种悲从中来的感觉。个人觉得,弦乐器的版本更加具有一种“为爱辗转反侧”的悲叹。尽管如此,这首曲子里面还是出现了很多轻松明亮的地方(brightness),很有一种马车时代的情侣互相交换信物后离别,之后因相思而生的悲伤。如果用这样一个情景作比喻,这曲子里悲叹的地方就是伤离别,而这曲子里明亮的地方就是期望重逢。但是重逢无期,自然是有忧虑的,忧虑之余就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的。所以这样看来,这个曲子想要描绘的情感层次还是很丰富的。

拉赫曼尼诺夫的改编在和弦上着墨颇深。这也为这首曲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拉老的所有曲子,之所以总是被人列入“变态难”的系列,是因为涉及到了很多十度甚至超十度和弦。这对于先天手小的钢琴学生来说,是极为致命的。但是除去这一个难点之外,拉老喜欢放置很多八音、九音和弦。假如这些音符跨度未到十度,但是位置奇葩,能更将他们弹奏整齐,也已经很考验基本功了。关于这一点,可以去阅读拉赫曼尼诺夫的三套钢琴协奏曲和其生平。

拉赫玛尼诺夫的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巨大的手,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故此并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维基百科)

然而这首改编算是拉老比较给面子的一首了。在《爱之悲》的5小节出现了九度和弦 (D、A、F, C、G、E)。

后方某小节又出现了八度半(F、C、降A)和九度(E、C、G, D、G、F)。


这些九度贯穿全曲,一直要回旋。这些九度都不好弹,原因在于对左手表现的要求。如果这些左手部分都是一路强音量到底(ffff...),其实还是可以发挥的,关键在于有太多地方这些九度和弦都要求至少被降到中弱以下,所以就不能很粗糙的处理了。这个感受主要来于两个演奏版本。

首先听的是陈瑞斌的版本。可以特别感受一下他的左手的音量和质感。要把九度和弦音量控制到那种程度,并且在整齐度上要做到没有瑕疵,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匀速和连贯性,这让这个版本变得有些难以复刻。

自己练习的时候,往往发生的情况是,当自己确信把这个和弦弹正确并且整齐时,音量已经盖过了感情色彩较为较弱的右手。陈瑞斌这个版本精妙的地方就是在于左手的音量可以如此之轻薄,轻薄到我甚至怀疑他进行了二次改编(比如省略一个音)。

然后听的是拉赫曼尼诺夫自己的版本(专辑叫Rachmaninov plays Rachmaninov)。他的左手在音量上要略大一些,也是很整齐,但也因为音量较大,所以左手部分更加厚实。在中段明快的部分,他的演奏音量明显大过陈瑞斌的版本,情感来的更加强烈、急切,少了一些弦乐器版本中的娇柔,而且十分炫技。

对于跨九度和弦比较难的人来说,把九度和弦换成琶音并不好,原因是琶音的重音分布更明显。左手和弦处理成琶音之后,情感上应该是要求重音落在小指,比如D、A、F,重音落在D会比较好。这是反习惯的,因为通常来说拇指的力量很大,而且左手琶音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容易就会处理成装饰音先、主音后的效果,左手琶音重音往往会落在拇指上,破坏原先左手和弦所起到的感情色彩,并不是预期的效果。

除了和弦,练习这首曲子之前,最好还是标记一下指法。指法不对,速度变快的时候,手指的落位容易变得不准确。

查了一下生辰才知道,克莱斯勒和拉赫曼尼诺夫是同时代的。克莱斯勒还比拉老后出生一点。十九世纪末,也就是1891年,还出了一个普罗科菲耶夫。十九世纪简直是现代钢琴大师的井喷时代。想想现在这么多人当程序员,怎么就没听说几个大师呢(Linux的缔造者Linus算一个?可惜非业界人士好像并不崇拜他)。看来写程序这工作,与其说不够高级,倒不如说不够浪漫啊。地位和形象越来越靠近十九世纪的冶钢工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拉赫曼尼诺夫弹克莱斯勒名曲《爱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