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老师解读“至简心法”功课系统

刘丰老师:大家好,天一好,今天我们在一起分享,如何利用至简心法、入世心法和高维实验条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使用,把它变成一个陪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内在智慧成长的工具。


图片发自App


首先我想声明一点,这个东西不是我的,它不属于我。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是在我们的科学语境和人类各个宗教智慧总体的建构之下形成的一个综合性的智慧系统。这个系统实际是服务于每个人,而且是服务于每个人的觉悟的。它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是可以现实使用的。


图片发自App

实修

说到这儿,我想跟大家探讨所谓“实修”的问题。在我们现实中,很多朋友会提到“实修”这个词,其实“实修”在不同的法门,不同的系统里面,对它有着不同的定义,而且对实修所达成的不同的状态,在次第上的呈现也不同。所以说,在任何一个独立的法门内,实修有它自己的定义,有它自己的判定标准。

那么我们在入世,作为一个现实中的人。作为一个现实每天扮演着自己的人生角色,每天的行住坐卧,每天经历的亲情、事业、家庭、财富和身体等等,这些生命每天面对的事件的时候,它是否都能变成我们内在成长的机缘,是否都能以人生内在成长的应用题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现实之中,我们是否都能够读懂每一道应用题,而让它转化成自己内在成长的机缘。

如果说我们真的能够在现实的每个当下都能够去觉察这样的应用题,去读懂,并在读懂的基础上去获得内在智慧的提升,去颠覆我们有限认知,让那个当下充满跟我们内在N维智慧关联的喜法,那种发自内在的喜悦。

那这样就把生命、生活和你的内在提升,也就是所谓我们的修行融为一体,这就是在我们入世的一种实修状态。

法门

其实在这么多年里,很多朋友在问:“能不能推荐一种方法”。或者说:“推荐哪个方法最适合我去修炼”。

金刚经里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叫“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说贤圣,什么样的生命是呈现了贤圣的生命状态呢,也就是它是以N维宇宙智慧(N趋与无穷大)作为他生命与慧命的终极目标,这个被称之为“圣”,他的目标是高维的,是超越三维的,就是所谓的“贤”。

贤圣在提升自己智慧这条路上,他们是因人而异。每一个生命他走过的内在成长其实是不同的,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的方式。而在不同的法门里面,是可以给出一个相对逻辑,而且相对稳定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在那个法缘上有人按那个方式成就了,成就过。

而在我们今天这个时空里面,我们融入现实的这种时空能量的时候,我们跟古代那个修成的人所处的时空能量场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个高维实验的条件它不同。

我们怎么在这个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创造那种跟我们内在关联的高维实验条件?这是我们今天来共同探讨的问题。

也就是说,入世心法如何和我们的现实每天的生活相连接。这样才能真正把它变成我们每天的生命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而提升意识能量自由度是可以发生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的。在提升那个当下发生的时候,我们会因跟内在高维智慧的关联而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能量的共振,这种跟内在高维关联的状态被称之为法喜。

我们在三维空间里面,以三维人的认知体系,试图去解读高维的境界,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我们受三维认知的影响,受时间是常量这样的认知的影响,我们把我们自己牢牢地困在三维意识状态,希望所有的内在实践都能够通过三维的印证而呈现,这个命题本身它是很荒谬的。

也就是说,高维实践检验低维的真理是简单的,而低维实践检验高维整理是相当复杂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关系,我们才提出了以一种至简心法作为一个纵向逻辑体系,来引导我们在法理上更高维一点,以指令的方式关联。


指令

我们每一个存在的生命,都相当于一个高精密的活性生物电脑。换句话说,就是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电脑比“人”这个电脑更精密的。我们知道,一个电脑系统,它的软件远远比它的硬件要重要得多,这是我们现代技术已经被大部分人认同的概念。

软件系统它是由指令构成的,我们每天每时每刻给自己下的指令,直接影响我们这个高精密生物活性电脑的运行状态。

如果这个指令是一个能够让我们通达回归我们决心圆满的智慧状态的这样的指令,它就是一个正版软件;如果这个指令只能让我们在阶段性的获得功能,获得觉受或看到不同类型的图景的时候,它就是一个辅助软件;如果这个指令是让我们执着在一种相对固化的能量状态,固化在某一个维度的角色、功能、图景上的时候,那这个可能就是病毒软件。

因此指令对每个人来讲非常之重要。那么我们在至简心法,我们给出了四条跟我们内在紧密关联的指令。

至简心法


图片发自App


第一条:起心N维在无穷

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任何的起心动念,我们想任何事情的第一时间,把我们的意识指令指向N维(N趋于无穷大),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是站在天人合一、大乘佛教和与神同在的境界来看这一切。在这个境界之上,才能理解我们人类最高境界智慧指的是什么。

虽然我们并没有体验到那种境界,但是只要这个指令进去,它就会向着那个方向,我们“人”这个电脑就会自动向着那个方向去运作。而这个指令的建构是以我们的身、口、意共同达成,也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这个身体的行为,和我们的意识统统是指令系统。这种指令系统,它会让我们建构起内在软件的运行程序。

所以第一指令就是“起心N维在无穷”,看一切事物站的最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是大乘佛法的境界,也是与神同在的境界。

第二条:存在至简正弦涌

也就是一切最简单的存在的共性是正弦波。正弦波在佛家,它就是一念;在道家思想里边,它就是一阴一阳,就是太极;在现代科学技术,它就是单一信息;在传统文化里面,它就是龙,龙是正弦波的图腾。

在所有智慧系统里面,正弦波它都是一切存在最初的初始状态,它们的共同指向,共同的描述都是正弦波。“存在至简正弦涌”,这个“涌”就是波的意思,只是(押韵)gong的音才用了这个字。这条指令告诉我们随时善护念,我们的每一念都会扰动整个宇宙虚空,因为任何一个能量波可以遍布整个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说“起心动念惊动十方神煞”。

这个指令在现实中随时让我们善护念,随时关照我们的念头,随时觉察念头带来的指令对我们系统的影响。

第三条:一切呈现投影重

在整个宇宙空间,三维也好。四维也好,任何空间的所有的呈现都是投影的重叠。一维是二维的投影,二维是三维的投影,三维是四维的投影,如此叠加到N维,乃至到N趋于无穷大。N-1维是N维的投影,当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它才是一切的投影源。

只有当N趋于无穷大,这个时候,它才是所谓的真实,这是真正的宇宙实相。它不是一个有形的相,它是一切相的源头,一切相的投影源。所以它被称之为真理,它也是我们说的“一真法界”。在这个境界,整个宇宙空间的存在是不二的,不二就是一切合一,这是人类,也是我们整个宇宙最高境界的智慧所在。

在这个指令系统里面,告诉我们“一切呈现投影重”,也就是所有只要呈现的事物、信息全是投影的像。在现实中,在我们的意识中,没有任何一种呈现是真实的,它全是假的。只是它的假有相对性,相对于二维的图像,三维是真,二维是假,是它的相。相对于三维来讲,四维是真,而三维是投影的像是假,那么依次递进。这种真假的相对属性告诉我们N-1维是相对的假,N维是相对的真,而只有当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它才是绝对的真。在那个绝对真面前,一切成了绝对的假。只有在这个层面,我们来理解这个宇宙空间,一切幻想它的形成机理是投影的概念。

第四条:零维全息万有中

在零维这一个质点,每一个能量波都会通过它。每一个能量波在通过的时候,都对这个质点有扰动,每一个能量波承载的信息都会扰动这一个质点,这一个质点俱足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这叫宇宙全息律。

在一个质点里具足圆满一切智慧,这也是释迦牟尼佛证悟出定的时候说的“原来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我们知道每一个生命内在具足圆满一切智慧,我们就形成了我们真正的正信。

正信就是相信自己内在具足圆满一切宇宙智慧。当我们相信我们自己内在具足圆满一切智慧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妄自菲薄。而当我们相信众生都具足圆满一切智慧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妄自尊大。所以这是一个真实本质的平等心。

只有建立在这么本质的平等心之上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在这个宇宙空间所有存在之中获得一切智慧的启迪,同时能够超越一切障碍。它也从科学的角度上,帮我们印证了这个宇宙的一切存在全发自于任何一个质点。也就是任何质点,它对应的就是宇宙大爆炸,就是曼陀罗,就是内丹,也是我们不同境界的脉轮,它都像是一个从中心绽放的对称能量分布。我们迎上它看的时候,一切生发于此一致点。我们沿着它的方向看过去的时候,所有能量波都淹没在这一个质点之中,它又是黑洞。

境界

刚才这四条指令,我们再强调一下第三条“一切呈现投影重”。

它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就是我们在现实中所有的呈现,其实它的本质都是假的,都是投影的像。但它却有着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说它帮助我们觉察我们内在认知的障碍,这就是当释迦牟尼说出“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之后,接下来说了一句话叫“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个妄想执着是什么呢?是由执念而产生的我们内在的认知,在佛教管它叫“业”,在基督教管它叫“罪”。所谓的业和罪就是我们内在的有限认知,这些认知投影出外在的相,当我们了解到这一层,我们就知道所有的外相,都是帮助我们觉察我们内在认知。而所有的内在认知,都是和我们具足圆满的N维智慧之间关联的障碍,这就是妄想执着。

因为我们执着于这些认知,所以我们无法跟内在具足圆满的智慧关联,无法活出心想事成、万法由心的这种生命状态。在我们没有领悟到这样的宇宙实相真理的时候,我们在三维空间的生命状态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们活在内在认知投影的相状。我们以为这个相才是真实的,我们在这个相中不断的纠结,不断的在相的能量中冲突。

当我们明白其实它们全是投影的相,它们全是虚幻,它们可以无止境地往内在寻找它的投影源。当明白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发现没有一个相是有意义的。与我们内在提升而言,低维的相迅速的不会跟我们发生任何关联了。也就是说“蚂蚁的是非,跟人是没有关系的”。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一种“空性”的境界。我们知道一切的呈现都是假相,这就是进入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超越了相的障碍。但是当超越了这个境界以后,我们又发现其实原来所有的像都跟自己内在的认知相关联,而所有的认知都是障碍,而我们要觉察这些认知才能去颠覆这些认知。

所以这些相就变成了帮助我们觉察认知的关键要素。这一点恰好让我们进入了更高一个境界,叫“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当进入这个阶段的时候,才真正进入了“悟后起修”,才真正的开始去超越和颠覆自己的认知。

通过万相观照或者是通过外相觉察自己的内在认知障碍是什么,进而去颠覆这样的认知,这叫“悟后起修”。颠覆认知的当下,就会跟内在的高维能量产生共鸣共振和关联,那个当下就会升起喜悦,这叫法喜。体验过法喜的人就真的知道三维世界没有一种喜悦和快乐能够跟法喜所比较。

所以真正修行的人,持续精进的人,他是持续伴随在内在提升了法喜之中的,他不会抱怨修行的艰难和困惑。

图片发自App


宇宙全息系统

我刚才讲的部分,称之为至简心法。实际它是宇宙至简原理,在至简心法的支持之下,我们建构了一个宇宙空间的整体逻辑框架,也就是借科学语境建立起它跟人类所有智慧系统的关联,我们把它称之为智联网。它也是宇宙全息系统的核心,是一个科学语境支持的。

它是以最小、最少的知识点建构起了一个无限的系统框架。而这个系统框架是可以关联到我们人类所有智慧系统,它是打开我们人类所有智慧系统顶层天窗的一把钥匙。它并不是打开大门,因为我们打开大门,我们要从下往上爬。

其实我们人类所有智慧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相当完备而自洽的,它有它自己建构的复杂的名词冥想和逻辑关系。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不见得能够真正通透的领悟一个到两个系统。

而当我们从上往下连接了所有智慧系统的时候,我们人类的每一个智慧系统都将变成我们内在成就的祝愿,这就是至简原理。在我们现实生命这个时代中它有重要意义,它能够贯通我们在现实中所接触到的所有的智慧法门,并从此不再纠结于不同法门在描述上的分别,我们会不再去关注它们味道和说道上的差异,而直接关注它们那些无差异的道,因为只有相同的,才是道,不同的仅仅是味道和说道。

所以至简心法对应的是至简原理,它建构的系统是以宇宙全息系统作为它的顶层系统,它又分解成三个部分,一个是全息生态系统,一个全息生命系统,一个是全系文化系统。

这三个系统的交集上分别是全息生态生命系统,全息生态文化系统,和全息生命文化系统。我们发现这三个系统的关联可以把整个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全部关联,它既包含了高维智慧系统的内在关联,同时也包含了所有三维呈现的逻辑关联,所以它是一个智联网系统,也就是关联人类的所有智慧系统和慧联网系统,也就是关联人类的所有三维实践活动。

这样的系统能够让我们了解整个宇宙中所有智慧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把我们能够吸纳的所有的人类智慧系统全部叙话的在我们的意识空间和外在空间建立起一个无边际的网络体系,这个网络体系它所用到的知识用到的表层信息是非常简约的,可以被称之为至简系统,只用28个字就把它全部涵盖了。这28个字的四个关键词恰好是“N维,正弦,投影,全息”。

如果我们还想把它进行浓缩的时候,它可以浓缩到一个字,就是太阳的“太”。“太”字是一个大和一点组成,“大”是N维宇宙空间(N趋于无穷大),代表其大无外;“、”这一点是零维,代表其小无内。

佛教智慧系统里面“大”是空如来藏,“、”是不空如来,它中间的所有的存在既包括了空来藏,又包括不空如来藏,它就叫空不空如来藏。

它就把宇宙空间的一切存在,在“太”的这个字里面全部包容了,那么同时我们再记住另外一个字,就会对所有存在的内涵,有了更终究的理解或者最简洁的理解,也就是一个“龙”字,它就是正弦波的图腾。

当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就对宇宙的空间和存在有了一个最简单的了解,通过这个最简单的了解,和它们建构的相互作用的能量关系,就衍生出我们人类的所有智慧系统的关联和现实生命所有的生命实践活动。


图片发自App


入世心法

那么在这个空间体系里边,每一个人它的内在的智慧和它投影出的外在信息都可以在这个系统里边找到它相应的关联。那在这个系统下,我们去探索所谓的入世心法,它是建构在出世间法和入世间法这个逻辑体系的关联之上。

当我们在一个独立的法门之中,其实也许我们用到的是一种出世间法,也就是它可以创造一种独立的高维实验条件,让我们从我们的表象的三维生活的活动中,全然进入我们的内在的高维实践,这就是一个独立法们。所谓说的“一门深入”指的是这个。

那么它对于现实的生命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创造这样的修炼法门所需要的高维实验条件,往往他的条件会提出“出家”。所谓的出家,就是从现实的生命实践的状态中迁移到一种修行的或者独立法门的修行状态里面。这样的法门在现实中有很多,不同的宗教系统都有了自己不同的方法。

对于那些没有进入某一个独立法门进行修炼的人,或者说建立自己的时空实践条件的人来讲,生活在我们三维复杂的能量关系中的人,我们设定的叫入世心法。这个入世心法它是一个通法。它对于出世间法来讲,它同样适用。

入世心法它所建构的逻辑关系是“信,愿,行,证”这四个字。

这个信指的是什么?是相信内在本自具足,这就是所谓的“正信”,所以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当你不相信你内在本自具足的时候,你跟内在的道根本不可能关联,你跟那个不同境界的高维能量关系也不可能关联,那就是叫“德”,所以功德指的是维度。

只有当你建立起本质具足的正信的时候,你才能够跟道德智慧关联,你才能跟内在高维产生真正的关联。


如果我们没有终极生命的目标,没有以N维(N趋于无穷大)作为终极目标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迷失在N维之下的某一个维度,而使我们失去上升的动力。在那个维度上的认知就是我们的障碍,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心魔。在这个境界里面去理解,为什么说真正的大愿是无上正等正觉,去理解与神同在,天人合一。

3比无穷大等于0,4比无穷大也等于0,任何有限数比无穷大都等于0。当我们执着在任何一个有限维度的时候,我们都不可能跟具足原本的智慧关联,所以这个“愿”指的就是N维(N趋于无穷大),它叫无上正等正觉,它叫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它叫与神同在的生命境界。

只有在这个境界之上才是所谓的真正的大愿。这个愿它是可以分解,以我们人生不同阶段的阶段性的递进而达成。我们前一段时间推出禅创空间,禅创这两个字实际就是有着这样的含义,“禅”叫离一切相,它指的是N维(N趋于无穷大),它是单一的宇宙空间能量状态,这也就是说,在终极指令的引领下,人生分阶段目标的设定与达成,这就是“创”,“禅创”其实就是我们意愿里这个大愿,在我们三维空间有形生命过程之中的一个分解的呈现。

当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愿的终极愿望是N维(N趋于无穷大),而在它可以分解成我们三维空间不同生命阶段的不同的目标。这样,我们在设定我们人生目标的时候,其实我们离不开大愿,只有在大愿引领下,那些分阶段的目标才能使我们内在智慧不断的递进趋向于那个最终极的状态。


行,我们强调一个“心行”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在三维空间,在相上的所有的行,如果不转化到投影源里面的行,以投影源里对念的颠覆,对认知的颠覆,那么我们在三维空间的一切行,其实对于我们内在生命的成长来讲,并没有本质的意义。

真正起到本质意义的,就是我们不断的、持续的在三维空间觉察我们的认知,而并颠覆这样的认知,它才给我们的内在提升创造必然的条件,才能实现那个内在提升。

所以这个“行”就是以“事上觉察、反求诸己、颠覆认知”这样的三步曲来构成。觉察实际就是读懂人生的应用题。当我们能够读懂人生的应用题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做,才有可能去完成。如果这道应用题我们都读不懂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的。如果我们读这个应用题,我们是在外面找原因的话,我们也不可能真正读懂它。只有我们反求诸己,在我们内在找原因,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这道题反映我们内在的什么认知。当我们看到那个认知的时候,才有可能去把它颠覆。这个过程就是内在自由度在那个当下获得的提升。

行,还有一个关键的行,就是不断跟内在的高维智慧关联,那么它的方式可以用持咒诵经等方式来实现。为什么呢?持咒诵经就是跟高维空间能量调频,经文和咒语是高维能量在三维空间的投影,也是高维智慧在三维空间投影构成了所谓的经文与咒语,它是以光和音的形式呈现,那么这样的经文咒语就是这种高维能量的频谱。当我们跟它调频的时候,就会跟它产生共振,进而使我们不断的跟它产生关联,使我们不退转的把我们的能量跟高维能量产生共鸣,这就是理解我们在宗教修炼过程之中这些经文咒语的意义所在,这个行是一种关联。

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科学逻辑之上呢,它建立在这个宇宙空间一切事物的相互作用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波的同频共振。两个能量波如果没有发生同频共振的话,它们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关联,也不能发生相互的作用。只有同频共振才是一切事物相互作用的本质,它的根本诱因源自于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与什么样的能量去同频共振,取决于我们带着什么样的认知、什么样的起心动念、什么样的指令。

当我们给我们的指令是趋向于圆满趋向于高维的时候,我们就会跟高维能量同频共振。当我们给我们的指令是一种低维的状态,是一种纠结的状态,是一种自由度持续下降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断持续的跟低维能量共振,这种低维共振渲染出来的生命状态就是一个低境界的生命状态,所以,这个行代表着一种在三维空间随时跟高维连接的一个践行活动。


那么这个证,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意思的。就是说我们在三维空间或者我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印证我们的意识能量境界是否在提升,那么怎么去印证呢?实际上我们直接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他呈现的越来越美好,越来越智慧,这就是指我们内在的提升,因为我们看到的一切是我们内在的投影。

通过内在境界的提升,就会投影出一个不断觉悟不断提升的现实世界。当我们内在趋于圆满的时候,我们就会投影出圆满的世界,这叫“佛看众生皆是佛”或“心净国土净”。在这么一个智慧系统之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内在的精进才是我们不断的进驻更高的更美好的生命状态的本质,而不是我们通过外在的努力而达成的。只有内在的精进的提升才能投影出外在的这种美好的呈现。这个证是一个证。

另外还一个当我们用我们的执心去面对一切的时候,我们的内在认知可以和我们的外相直接面对,这个时候才能够便于我们从外向中去觉察认知。

当我们用知识去分析判断的时候,我们就在我们的外相和我们的内在认知之间建构了一层屏障,使我们无法读到我们内在认知是什么。这样我们就读不懂这道应用题了,我们的做题的着力点就不对了,只有当我们直接面对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跟我们的认知直面相对。

这个时候,如果这件事情做成了,我们用我们直觉做决定这件事做成了,它帮我们验证,我们内在本自具足,因为持续验证本自具足也是我们生命意义的一种呈现。而当我们这件事情没有做成,它帮助我们觉察是什么认知让我们做不成这件事,然后我们就觉察到这个认知,把这个认知一颠覆,那么下次就成了,这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好了。说到这儿,信愿行证的入世心法我们也讲完了。

高维实验条件

不管是至简心法,还是入世心法,都讲到“心法”这两个字。所谓的“心法”其实就是高维实践。因为高维不在外面,高维在我们内在,外面看到的全是相,只有内在才是投影源,所以高维实验条件是我们回归内在,在我们投影源里去做功课的条件,这叫高维实验条件。

那怎么进入投影源?怎么建构高维实验条件?这里面就有五个jing,第一个净就是干净,第二个静是平静,第三个敬是恭敬,第四个镜是镜子,第五个境是环境和境界。

净,静,敬,镜,境。

只有在我们建构起这五个jing的时候,它才符合我们人类所有智慧系统高维实验的条件,或者说把我们人类所有高维实验条件理念相同的部分,把它归结起来,抽象出来,它都离不开这五个jing。

所以高维实验条件是如何进,不管是入世心法还是至简心法,在我们用它的时候一定是在高维状态下去实现的,也就是一定是在投影源状态下去实施,它才真正有意义,所以它才叫心法。

我们在现实中只是以知识的形式,去模仿、去呈现一种表象的对知识的相应,其实没有用。所以我们这21天的至简心法的践行活动,一定是在我们内在进入高维状态的时候去使用,它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怎么去创造呢?我们每天的冥想,每天给自己几分钟的打坐,就是要创造我们跟内在关联,让我们学会进入我们内在的高维状态。

21天践行

因此我们来看每一天的觉察。其实这个觉察是可以发生在每天的每一个当下,但是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我们可以在每天专门用一点点的时间来应对,去回顾、回馈,觉察这一天在我们的行为之中,读到这一天某件事情这样的应用题,而让我们在每天都获得内在的提升机会。

每天静坐五分钟,在静坐的时候,实际是回归我们内在高维空间的一种状态。在静坐的时候我们给自己一个四步的觉察。

第一步:事上觉察

也就是当下觉察事件,认清应用题的题面。所谓的当下,这个当下应该是发生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当下,但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有的时候,我们的行为还不习惯在每件事情当下去觉察。所以我们给我们自己的训练,每天也许是晚上也许是早上,给我们这么一次机会,让我们去觉察“今天我面对的事件里,哪一个问题可以做一个应用题,让我自己去面对”,这是事上觉察,是读懂应用题。

第二步:反求诸己

也就自己的什么认知在这个事上觉察,发现那个认知。也就是自己的什么认知,让我自己面对这样的事件的发生,是由此而去觉察自己的认知,通过事,来觉察自己。

第三步:颠覆认知

当我们知道这个认知,看到这个认知,读懂这个认知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指令,是跟这个认知相反的指令,去颠覆的,这就是一个“消业”的过程。也就是说,当这个认知是一个正弦能量特征的时候,我们就要给它一个反正弦能量特征的能量,去把它灭度,两个能量波遇到一起,这个波就没了。

这就好像是我们觉察到自己这个认知是一个向东指令的话,我们就给我们自己一个向西的指令,把这个指令给它抵消,这就是颠覆认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消业的过程。在六祖坛经里管他叫“对法”,也就是“邪来正度,恶来善度”。

第四步:知行合一

也就把这个认知和现实的状态去融合,也就是我们给自己的这个指令融合到我们的现实生命中去做、去行,这样的话呢我们对我们这个认知的颠覆就构成了一个超越我们有限认知的心路历程。这个心路历程让我们觉察到了,我们提升认知,而感受到这种喜悦,同时也要在我们的现实生命之中去产生更深层的觉知。

生命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觉知,不断的颠覆认知,不再消业的过程中呈现,这是在禅宗智慧里边的渐修过程,也是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它是在我们入世生命状态下而产生的一种修行方式。

那实际上,我们真正的产生这种跟智慧关联,经常会产生一个当下的通透,也就是当下的理想。这个就是禅宗顿法的境界,也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我们在终极智慧的引领之下去找到我们真正生命的实相,也就是那个禅境的境界,也就是无上正觉的境界。它是支持我们大愿,它只有在顿法的意识状态里面,我们才知道大愿是通达无上,才能把大愿放到通达无上的境界,才能够有顿法的发生。否则的话我们们在践行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产生无力感,所以顿渐是融合在我们每个当下入世生命过程之中的。

所以,我们每一天去重复这样的觉察过程。在重复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能够随时觉察,那么通过21天的这种训练,逐步会让我们在现实中,把这种习惯建构在自己的生命过程里面。最终是要求我们在每个当下去觉察,在事件发生的当下就去觉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丰老师解读“至简心法”功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