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县吃小吃:晋文笔记

第一次去福建沙县。

酒店在沙溪边,这是贯穿县城的一条大河。

河上有桥。河边两侧,是可以漫步的绿道。沙溪是一条非常漂亮的河流,是闽江的主流,在南平和建溪汇合后始称闽江。

太阳西下,光线柔和,镜头里的沙溪分外美丽。河边是街市,有很多小吃店。


我有三个疑问。

之一,沙县小吃是怎么样走出去的?

沙县,隶属于福建三明,位于福建西北部地区,是闽西一个重要的商品贸易地区。

沙县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此当地人具备了成为“吃货”的先天性条件。

“沙县小吃”之所以能够走出山区小县城,是因为沙县当时盛行“标会”。后来,标会倒了,很多人破产负债,被逼逃债到厦门、福州等地,以做“沙县小吃”为生。没想到,被标会置之于死地的这批沙县人把小吃做成了遍布全国的千亿产业。

沙县小吃的创始人邓世奇夫妇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受害者,背着十几万的债务,俩人逃到厦门,开店赚钱还债,越做越多,成了规模。

很多沙县人到了全国许多城市,在当地安家,并以自己从家乡带出来的小吃手艺为生,两口子没伙计。

之二,沙县小吃,为什么各店出品那么标准?

沙县26万人,在政府备案挂牌的有2.6万家从业人员6.3万,没备案的至少达10万家,覆盖全球N个国家,真正做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沙县有60%的劳动力在从事沙县小吃的相关工作,绝对的支柱产业,政府成立小吃办,扶持沙县小吃同业公会,成立沙县小吃集团,建设了沙县小吃产业园,成立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并注册了沙县小吃集体商标,小吃从生意到产业。

全国各地沙县小吃味道、价格、菜单统一吗?

并不是,比如长沙的沙县小吃,就偏酸(加入酸菜),偏辣(撒入胡椒粉),可以说是入乡随俗、因地制宜。

菜单和价格也略有不同,比如加入津市牛肉粉,价格就看当地消费水平的高低了。

很多外地人去福建人的沙县小吃当学徒,然后回到当地开沙县小吃,发现有利可图,就拉动是下一个起搞沙县小吃,沙县小吃不是连锁,更不是加盟,而是一个拉一个,拉动起来的全国沙具小吃店。

3,在沙县,有什么好吃?

在其他地方吃沙县小吃,通常三件套,蒸饺,茶叶蛋和拌面,外加小蛊炖汤。

而在沙县,我尝了扁肉及豆腐丸,印象深刻。

扁肉,是沙县小吃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由馄饨演变而来的。名字不同,做法也有特别之处。

扁肉的肉馅制作时不用刀,而是一捶一击重复几千上万次打出来的,肉是猪后腿上最紧致的瘦肉,槌是木槌,加入的是力气和感情,产出的是充满嚼劲的饱满扁肉。

包制扁肉的面皮也很特别,只有正常饺子皮的四分之一厚度。

煮熟后,晶莹通透的扁食,载沉载浮于白浓的高汤上,再撒上翠绿的葱花,清香扑鼻,吃起来面皮嫩滑,肉馅爽脆有嚼头。


沙县豆腐丸口,感软而粉,能够吃出豆腐本身的鲜酸味道。亦可在其中包入肉馅,制成包心豆腐丸。

嫩豆腐先抓碎,混入适量木薯粉,做成皮。

再将由肉末、香菇、红萝卜、葱头、虾仁等食材剁烂后,做成馅。

再搓成一个个圆粒豆腐丸子。豆腐的细嫩与馅料的鲜美交相融合,入口即化。红菇入汤,那就是不可多得的山珍海味了。


比小吃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沙县人。

第一次和客户的采购经理见面,吃饭的时候,聊起了子女以及父母。

她说,以45岁的高龄产妇,生下了二胎。和老大相差11岁。

下定决心生二胎的原因,是因为看到父亲67岁得了健忘症,到69岁离开的时候,之前的两年,家里兄妹三个,加上嫂嫂和弟媳妇,还有母亲,7个人轮流来照顾父亲,即使这样每个人都精疲力竭,家里人手不够,根本没办法。

只有一个小孩,未来他自己太孤单了,而且等我们老的时候,就没有指望有孩子能在身边轮流照顾。

『父亲身体很好,体检各项指标都很健康,只是67岁脑萎缩了, 有了健忘症。

给他去医院一定要两个人一个人去挂号拿药,另外一个人看着他。因为之前吃过亏,一个人带他去看病,拿完药之后就找不着了他,调看了医院的所有监控视频,到处找他,终于在医院的后门找到了他。吓得我们不轻。

他得病之后,有一个习惯,每天中午一定要去一个商场一次,就像他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我这个小女儿陪着去。我中午从单位下班,急急忙忙回到家,拔两口饭,就要陪着父亲走40分钟,买点东西又走回来。

有一天公司的事太忙,我没有办法回家,回去听到母亲说晚上说中午父亲哭了,觉得像就不要他了,好可怜。

无论多忙,我中午都要抽时间去陪他走一下,他的体力很好,有的时候,我都跟不上他的脚步,还要小跑着追上他。』

她说起父亲生病的时候的一些故事,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沙县吃小吃:晋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