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市仅400多天的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摘牌,股价永远定格在1.38美元。这家成立17个月便踏上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交易的中概股公司,又刷新了一个最快退市的记录。是谁造成了瑞幸咖啡因财务造假而摘牌?谁是瑞幸咖啡退市的最大受益者?
有分析人士指出,答案或许正是陆正耀本人。瑞幸咖啡退市后,即将变成一个私人公司。作为大股东,其将获得公司100%的控制权。
瑞幸事件的下半场又将如何演绎?种种迹象表面,陆正耀正在准备最后一搏。
梳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瑞幸事件的脉络,其中有三个关键时间节点----7月2日(董事会要求罢免陆正耀董事职位)、7月5日(陆正耀发起特别股东大会)和7月6日(BVI法院就陆正耀家族股权归属进行宣判)。
据财联社旗下财经帐号《科创板日报》的报道:根据英属维京群岛法院的文件,由瑞信牵头的包括高盛在内多间银行在英属维京群岛法院起诉Summer Fame Limited(由瑞幸咖啡前CEO钱治亚控制,钱治亚持有瑞幸咖啡15.43%的股份)及Haode Investments Inc(由董事长陆正耀控制,持有瑞幸咖啡23.94%的股份),并将于7月6日宣判。
若判决顺利,陆正耀等人持有的瑞幸咖啡股票将归瑞信在内的投行所有,股票持有人发生变动之后,陆正耀等人的超级投票权将消失,陆正耀将丧失对瑞幸的控制权。
另据财新网的报道,官方已经掌握了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指使公司财务造假的大量证据,包括一些指令性的电子邮件。这意味着7月6日之后,陆正耀本人将面临一场牢狱之灾。
对于这样的结果,陆正耀已经有了清晰的预判。他迅速完成了“身后事”的布局。
6月20日凌晨,瑞幸咖啡发布7月5日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的通知。通知称这次大会将讨论解除董事长陆正耀的董事任命,解除黎辉、刘二海的董事任命,以及解除独立董事Sean Shao(邵孝恒)的任命,任命两位新的独立董事的Ying Zeng和Jie Yang。
将这次特别股东大会定在7月6日宣判前一天,陆正耀的真实目的有三。
其一:解除自己的董事任命,平复外界情绪,试图对外界造成一个印象:自己作为瑞幸的董事长,在财务造假一事爆出后,自己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加之参与财务造假的CEO钱治亚和COO刘剑双双被免职,外界会以为所有当事人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戒。陆正耀是以示弱的方式博取外界的同情,何况在瑞幸咖啡当前的境况下,这个董事的虚名对他而言毫无价值,他离职与否毫无意义。
其二:解除黎辉、刘二海和邵孝恒三位董事的任命,阻挠由董事会发起的对瑞幸财务造假一事的内部调查。此前,正是黎辉、刘二海和邵孝恒几位董事力主展开内部调查,而一旦这三位董事出局,内部调查也就很难推进下去了。特别是邵孝恒,他本人属于独立董事,又是主导调查瑞幸咖啡财务欺诈的特别委员会主席。陆正耀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阻挠调查,避免更多不可告人的秘辛被公之于众。
据媒体公开报道,陆正耀至今没有配合调查,没有接受深度访谈,没有向特别委员会上缴手机和电脑,因此,至今调查无法出结果。
其三:陆正耀将指定两位新独董。一旦过去主张内部调查的几位董事全部出局,取而代之的是陆正耀提名的Ying Zeng和Jie Yang。这样的布局完成后,即便陆正耀本人身陷囹圄,他依然可以远程操控瑞幸。目前瑞幸董事会8席,陆正耀及另外三位高管已经占据4席,如果陆正耀得逞,退市后的瑞幸董事会将全面由其手下管理层或其指定的人士接管,到时候公司的治理和透明度将变成“黑屋”:投资人的损失、造假真相的报告、美国股民的诉讼,都将变得遥遥无期。
作为回击,以黎辉和刘二海为代表的董事一方在6月26日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要求陆正耀辞去董事和董事长职务该事项。这一董事会会议的召开时间要早于陆正耀发起的7月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也就是说,如果陆正耀在7月2日失去了董事长职务,那么原定于7月5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其话语权也将削弱。
如今,瑞幸咖啡的董事会,已彻底分裂。行棋至此,陆正耀与其他外部董事的利益和方向已经完全不同。陆正耀要保住的自己个人利益,外部董事要保住的是股东的权益。从局外人的角度讲,由陆正耀等人主导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大戏上半场已经结束,这个激励了无数中国创业者的故事反倒成了悲剧。
商业故事原本无法道德评判,但瑞幸财务造假一事带来的警示是:上市并非创业的终局,踏踏实实做好业务,让公司盈利,持续回报投资人和用户才是正道。于陆正耀而言,不断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收割投资人韭菜的行为,已经给外界树立了一个反面的典型,创业者可以造假。正是由于当初的造假,令公司岌岌可危,瑞幸咖啡“现存4000多家门店和30000多名员工”的生计托付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