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os(pi))
拆分为:
ans = cos(pi)
sin(ans)
real(z) 求Z的实数部分函数
imag(z) 求Z的虚数部分函数
abs(z)求Z的模函数
angle(z)求Z的幅角函数(弧度单位)
angle(z)*180/pi 求Z的幅角函数(度数单位)
变量一定要在左侧
MATLAB中变量名必须以字母开头
MATLAB中变量默认为double
i,j:表示复数
Inf:∞
eps:很小很小的数
NaN:不是一个数
pi:π
MATLAB中字符串是从1开始计数的
本来cos是一个函数,此时更改了cos的含义,这时候cos就是查找第8个位置的字符
如果用了怎么办?
使用clear + 变量:clear cos 就清除掉了
format long
E表示科学符号
format longE
e+00表示10的0次方
bank
保留两位小数
rat
数值转化为有理数
a = [1 2 3 4]
要找到第三个元素,可以输入a(3)
如果在一个m*n列矩阵中查找某一个位置:A(row,col)
或者
A(1)= 1
A(2)= 5
A(3)= 31
A(4)= 21
A([1 3 5])代表A(1),A(3),A(5):1 31 17
A([1 3; 1 3])代表第一行为A的A(1)和A(3),第二行为A的A(1)和A(3)
A([1 3], [1 3])
A = [1 2 3 … 100]一个一个输入太麻烦,所以就可以使用A = [1 : 100]
A = [1 : 100]代表第一个值是1,最后一个值是100,公差为1
A = [1 : 2 : 99]代表第一个值是1,最后一个值是99,公差为2
B = 1 : 5 代表1, 2, 3, 4, 5
A(i:j,m:n):取第i行到第j行的第m列到第n列的数据为
A(i:j,k):第i行到第j行的第k列数据
A(3 , :):第三行的全部
A(:):代表整个矩阵,以列的形式将矩阵中量显示出来
如果要去掉第三行怎么做?
A(3:-1:1)从第三行逆序到第一行,第一列
函数end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
点乘:对应项直接相乘
A .* B = [ a11 * b11 a12 * b12]
A ./ B = [ a11 / b11 a12 / b12]
A .^ a = [ a11^2 a22*2 ]
A’ 转置:对角线不动,其他按照d对角线兑换
eye(n) :单位矩阵
zeros(n1, n2) :生成全是0的一个矩阵
ones(n1, n2) :生成全是1的一个矩阵
diag() :生成一个对角矩阵
max(A):给出每一列最大值
max(max(A)):给出矩阵的最大值
min() 同理
sum() :每一列的和
mean():平均值
sort():每一列排序
sortrows():按照第一列,给每行排序位置
size():行和列为多少
**length()**计算行列中最大的那个
find(A == 5):第几个位置等于5
[a,b]=size(A) 测量数组A的大小,a为行数和b列数
c=length(A) 测量数组A的长度(一维数组的元素个数)
c=find(A) 找出数组A中非0元素的位置,输出单序号
[a,b]=find(A) 输出非0元素的全下标
reshape函数:总元素数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各维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