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分集深度解析第三回(连载)

第三集 少年宫



第一幕:普普看着晶晶进入声乐班教室,趁她中途离开教室时,撒谎将她带到了五楼杂物间,并警告她以后不要再欺负人。奥数班试听课结束,朝阳把匿名信夹在了一堆试卷中。朝阳找到了普普,晶晶发现原来两个人联合欺负她,说道:“你们俩等着吧!我去叫我爸,让他打死你。”普普替朝阳鸣不平:“那也是他爸爸。”朝阳拉着普普准备离开,晶晶却说:“刚欺负完我就想走?我要找老师抓住你们。老师,救命啊。有人打人啦……”普普问:“谁打你啦?”这时,晶晶咬伤了普普的手腕。朝阳有些着急,要求晶晶放开。晶晶不依不饶,“你以为在这儿就没人看得见吗?”边说边向窗户边爬去。朝阳劝她下来,她说“我就不,我就是要让所有人看见你们欺负我。”朝阳解释说,“我们也没想怎么样啊。”晶晶反驳:“你不是想和我抢爸爸吗?你做梦!他都跟我说了,只喜欢我,根本不喜欢你。”朝阳听后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你胡说,你再说一次!”朱晶晶不甘示弱,“说就说!他讨厌你,讨厌你!就是讨厌你,讨厌你!”朝阳再次要求晶晶下来,晶晶仍一意孤行,“我就不!要你管!”此时,脚下一滑……普普让朝阳冷静,并劝朝阳迅速离开。陈冠声目睹了晶晶坠楼。至此,第二集结尾的谜底被解开。

引申思考:你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普普得知王瑶和晶晶欺负朝阳后,希望通过“警告”方式让晶晶有所收敛。虽然普普动机至善,结果却与动机背离甚远。通往魔鬼的道路,可以是由善意铺成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言行,甚至命运。在学校,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是比较常见的行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这类问题呢?

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直接引起。埃利斯认为,正是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引起情绪障碍。情绪ABC理论启发我们,比事物本身更重要的是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往往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走向。让你的人生失控的是你自己。身为父母,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认知问题,言传身教,才能避免孩子极端的行为方式。

法国作家让·德·拉封丹写过一篇关于风的寓言:温暖的南风和凛冽的北风打赌,都认为自己能让人们脱掉身上的大衣。北风认为用风力可以吹开人们的外衣,但人们感受到刺骨的冷意后却拉起领子、系好衣扣来抵御寒冷。而南风徐徐地向人们吹过时,人们感受到温暖和惬意,渐渐地开始脱掉外衣。这就是著名的“南风效应”。“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沟通方式的较量,当孩子被父母温柔地对待,他的心会变得柔软,他会感受到自我以外的世界,也会用温暖的方式对待他人。即便是出于善意,也尽量以对方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会更好、更稳定。心理学将此定义为“淬火效应”。校园暴力常常以口角冲突为开端,结果却一发不可收拾。遭遇冲突在所难免,如果父母平时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冷处理”方式,遇事适度退让,也许未必能有效化解矛盾,但至少可以防止事情向极端发展。普普的“警告”方式固然存在问题,但朱晶晶如果不是那么强硬并不听劝阻,至少不会不慎坠楼。


第二幕:朝阳、严良和普普汇合后,讲明了实情。严良建议和警察说清楚,朝阳却担心爸爸不相信他,拒绝报警。普普一方面觉得自己连累了朝阳,另一方面又担心朝阳爸爸知道后会不再爱他。朝阳回到家写作业时,一滴鼻血滴在了作业本上。朝阳冲洗鼻子时,晶晶的话在他耳边反复回响。朝阳对妈妈隐瞒了一切。

引申思考:比消极结果更可怕的是思维反刍。

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的行为被称为反刍。个人过分沉溺于消极思想中,反过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被称为思维反刍。进行反刍的人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反复地想某一件事情,不断地思考问题的由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方法的利弊。当这种情况越发失控,思考者就会像陷入泥潭一样,不可自拔。思维反刍会加重或延长负性情绪或抑郁症状,特别是当人将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负面感受上并使自己孤立起来,不断沉溺于对所烦恼的问题的思索时,甚至会导致自杀。朝阳一边感受着父亲流于表面的爱,一边按照妈妈的要求规行矩步,竭力为自己营造幸福。然而,朱晶晶的话却将他最后的幻想无情地撕裂。正是这种对父爱感知的坍塌,促使他隐瞒了真相。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我们拿着心爱的画笔,一点点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而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我们不喜欢甚至厌恶的颜色意外地闯入我们的生活。鼻血滴落在作业本上的瞬间,是朱晶晶坠楼的惨烈瞬间,更是朝阳的人生不再纯净的瞬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梅格·杰伊 在《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一书中,提出了儿童抵御伤害的诸多方式,如战斗、逃跑、保持警觉、自我控制、取悦他人、分享秘密和复仇等。朝阳可以对任何人隐瞒真相,却永远无法直视自己的内心。不能说出口的伤痛,与世界隔离的思维反刍,会让他的人生通往地狱还是天堂?


第三幕:叶军到朝阳家里了解情况,朝阳回答问题时处处请妈妈佐证。“你没有看到朱晶晶坠楼吗?”---“我下课的时候看到院子里围了一堆人,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回家了。我妈知道我不喜欢看热闹。后来我才知道掉下去的人是朱晶晶。”

引申思考:不讨喜的内向型人,你的未来在哪里?

“影响力教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先发影响力》中提到了注意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吸引注意力的方法。无论从事营销、公关工作,还是咨询、广告服务,只要掌握了特定方法,就可以让自己在开口之前掌控全局。叶军的提问方式引人深思,不是“你看到朱晶晶坠楼了吗?”,而是“你没有看到朱晶晶坠楼吗?”。面对如此询问,人的警觉性会加强,同时也会因为感受到了威胁而露出破绽。而朝阳的回答,却尽显镇定和缜密,完美地近乎无懈可击。故事发展至此,无论是酷爱数学、痴迷笛卡尔,还是喜欢独处、不太合群,甚至是目击杀人、坠楼等事件后对父母隐瞒一切,都无一例外地印证了朝阳的内向性格。

社会主流观点认为内向性格的人常常不善表达、不善合作,而外向性格的人更容易相处,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获得成功。美国著名职场人力资源开发专家、被誉为“内向型人格之王”的珍妮弗·康维勒在《内向者沟通圣经》一书中提出,内向型的人得到的评价往往偏低,容易成为职场隐形人、不被关注,在职场竞争中容易占劣势地位。同时提出4P法则(精心准备、展示自己、积极推动、重复练习)帮助内向者建立优势。而美国当前最重要的内向个性研究权威专家之一马蒂·兰妮在《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中,颠覆大多数人对内向性格的认知,提出了内向性格的优势,如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擅长创造性思维、态度谦虚、乐于自处、值得交往等。此外,对父母如何引导内向性格的孩子成长给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作为父母,无法选择孩子的性格,更不该轻易定义孩子的性格好坏,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压力。尊重孩子,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帮助孩子发挥性格优势,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


尾声:严良和普普给朝阳留了字条:我们不会再让你失去爸爸的。新秘密加深了三个人的友谊。严良和普普打算去看欣欣,三人第二次道别。此时,张东升出现,“朱朝阳,咱们又见面了”…… 普普的善意警告、晶晶的意外坠楼、匿名信的巧妙送达,发生在少年宫的种种至此终于结束。接下来,欢迎来到更加残酷的世界。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秘的角落》分集深度解析第三回(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