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你陪伴了多少,付出了几何?

图片发自App

时间须臾,呼吸之间

岁月转瞬,眨眼之间

      一个豆丁般的娃娃,在六年的时光里,刷刷刷长成了亭亭而立的少年。

      2019年6月25日,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期末考试,孩子们就像脱了缰绳的马驹,欢蹦乱跳,没有作业的假期要多嗨有多嗨。

      欢快的是孩子,焦虑的是父母。中国式病态教育模式,催生的教育产业链,把学校,学生,家长,钳固其中,无处可逃。纵然你痛恨无比,但是也无可奈何,当你的孩子不先修,别人的娃娃在奔跑时,那种深深怕落后的恐惧感就紧紧揪住脆弱老母亲的心。游弋在形形色色的辅导班中,道听途说着各种各样的旁人经验,花式陪读法每天晚上都像演电影一样频繁登场。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拼的是持久力,是对家庭实力的考验,是对父母素质的评定,是孩子资质,性格,能力的综合比赛。

    上面这张表格,记录了新初一先修班孩子们的打卡情况,只要出现名字的都是好样的。还有很多家长爬在群里,对每天各种信息装聋作哑,别人家孩子的答题纸,老师的各种点评与鼓励都与自己无关。老师是用心良苦的,开班前的打卡就是为了7天养成一个好习惯。让用家长的手机拍照发在群里,就是为了让父母参与督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跟随陪伴孩子成长。很显然,父母的态度已经拉开了孩子的距离,不积跬步,难以至千里。学习就像盖房子,地基都打不好,怎么能成恢宏建筑;孩子就像小树苗,不培育修剪,怎么能长成栋梁之材;家长就像航海灯,明暗不定,怎么能给孩子指明方向。

    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各式各样的抱怨,管不了,心塞不已。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刺猬一样,支楞着满身的锋芒,时不时会扎的老母亲们“遍体鳞伤”。每当这是时,都要努力气定神闲,强压怒火,反复告诫自己: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的,是亲生的,亲生的,基因是遗传的,遗传的。哈哈,看着自己的翻版,浑身的毛病,想让娃娃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当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是,最起码,是没有鸡飞狗跳剑拔弩张,有的是母慈子孝家庭和睦,我们这些人真的应该好好想想,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你用心陪伴了多少,你尽力付出了多少?要知道,孩子的坚持基本源于父母,耐心,时间,甚至金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成长,你陪伴了多少,付出了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