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中,这两句气势磅礴的诗句,让楼兰这个历史小国人尽皆知。

此后,同一时代又先后涌现出大量针对楼兰的诗句,比如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杜甫的“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可以看出,在这些诗句中,不是要破楼兰,就是要斩楼兰,这不禁让人疑惑,是什么仇,什么怨,让唐代的大诗人们对楼兰这个历史小国充满了憎恨呢?

一、西域沙漠中的小国。

楼兰最早见于《史记》,曾经为丝绸之路途中重要的商贸之地。现今只存在遗迹,它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若羌县北,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

在《汉书》的描述中,楼兰共有一千五百七十户,人口一万四千一百人,军队二千九百二十人。可见当时的楼兰,只是个极其小的国家。再看看汉朝攻打匈奴时,霍去病仅一战所斩杀的匈奴人,就多达两万人,比楼兰的总人口都多。所以楼兰不仅和汉朝比是小国,和匈奴比同样也非常弱小的。按说这种小国对于强大的西汉来说,根本不足以虑,可为何西汉甚至到了唐朝,人们都对它耿耿于怀呢。

其实,这都缘于楼兰特殊的地理位置,楼兰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扼守西汉通过西域的必经要道。西南通扞泥、且末、小宛、精绝、于阗等国,北通车师、龟兹等,东向通白龙堆、敦煌。汉朝要想前往西域通商,或是攻打匈奴,楼兰首当其冲。

二、匈奴的耳目。

在司马迁《史记》中,提到楼兰“两不属,无以自安”。所谓“两属”,当然是处于楼兰东西两端的西汉和匈奴。当时,汉匈之间战争不断,而处于两者之间的楼兰,在古代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在两个大国威逼利诱之下,只得两边讨好,成为游离于双方的墙头草。

在卫青和霍去病攻伐匈奴时期,两国谈判或交流的使者,都要经过楼兰。这时,由于害怕匈奴攻打,早已归顺了匈奴的楼兰国,便常常按照匈奴人的意思,拦截汉朝使者。或是放消息给对方,让他们拦截汉使以及西去的汉朝商人。

《汉书》记载:“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

可见,若要丝绸之路经贸畅通,客商和使者安全,打掉替匈奴当耳目的楼兰,就很有必要。而且由于它国小人少,敲打它,对于其它西域小国,也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三、夹缝中生存。

汉武帝派赵破奴和王恢攻破楼兰,还将楼兰王俘获了。楼兰只得臣服于汉朝,还将一个儿子送往长安,作为人质。

可这下匈奴又不高兴了,也出兵攻打楼兰。楼兰王不敢得罪,只得两边称臣,将另一个儿子也送到匈奴为人质,此后楼兰就过起了左右逢源的生活。不过,总体上还是偏向匈奴。当年飞将军李广从楼兰借道攻打大宛时,匈奴鼓动楼兰在后面跟踪盯梢,及时报告军情。结果被汉军殿后的军队逮了个正着,楼兰王又一次成了俘虏。

楼兰王当着汉武帝又抹起了眼泪,称身为小国,不同时讨好两边难以自保,愿意将国家迁入汉朝,成为汉朝子民。汉武帝听了心一软,又将他放了回去。

老楼兰王去世后,匈奴抢先一步,将手中的质子安归送到楼兰当了国王,楼兰再次倒向了匈奴。汉朝宣他朝见也是推三阻四,此后还变本加厉,多次给匈奴报信,导致汉使被劫杀。

公元前77年,汉朝忍无可忍,派遣傅介子前往楼兰,刺杀了楼兰王安归,改立他降汉的弟弟屠耆为新王。还将国名改为鄯善,迁都扜泥城。并派驻军队守护,此后鄯善一直为汉人所掌控。

四、两面派的代名词。

由于楼兰曾做过奸细,多次在汉匈之间摇摆,这让视忠孝气节为生命的古人所不齿。再加上在唐朝诗人眼中,盛唐源于强汉,所以楼兰遭到唐人的仇视不足为奇。

久而久之,人们将对敌人的鄙夷和仇恨,纷纷转化到楼兰身上,于是楼兰就成了古代边关游牧民族的代名词。加上唐朝时期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争斗从未间断,唐人们便以楼兰为敌,表明扫平北方战乱的雄心壮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