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只上热搜的芒果吗?为何大家对触碰道德底线选择不再去忍受

因为一只运输过程中不知何处遗失的芒果,投诉者在接受了圆通业务员聂女士购买赔偿的一整箱芒果之后,先后四次投诉聂女士,导致圆通公司扣除聂女士2000元工资。

聂女士于该晚骑电动车到张某某家中请求原谅,告知起如果再被投诉,将被公司开除,最后直至下跪,以求得张某及其家人的谅解。

可是张某某仍然要求圆通公司就聂女士在该晚到其家中造成“不良”影响给“说法”,通过圆通公司给聂女士打电话,让聂女士从涨价离开,并拨打110报警,要求将聂女士带离。

随后民警就此事进行调查,在聂女士担心仍会遭受恶意投诉的情况下,办案民警王海港开具证明,并对圆通公司提出建议。

图片发自App



古人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凡人能做到人丢自己一个芒果,就收人家拿来道歉的一个芒果就够了,一整箱都堵不住贪婪自私的心眼。

圆通快递在齐鲁晚报官方微博评论区回复:以免除业务员处罚,我们坚决抵制恶意投诉,绝不让业务员流汗又流泪。

但是这个处理的结果仍然引起不少网友的争议,呼声较高的集中观点有:@补丁76813:应该委屈委屈奖励;@sniperghostwarror:这种员工知识免除处罚?不应该有奖励?还有@小洛尹:联合所有快递,列入永久性黑名单……

因为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得多方仗义发声,圆通速递发声:6月11日,山东广饶一圆通网点的业务员遭遇恶意投诉,警方出面为其出局证明一事引发网友热议。圆通总部对此高度重视。静乐姐,业务员所在网点已经免除因投诉引起的处罚,并对其进行慰问。其他情况正在核实过程中,我们既对客户负责,也对员工负责,坚决抵制恶意投诉,绝不让业务员流汗又流泪……

这件事情在法理和人情之下,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假如,没有民警那份霸气的证明文件,聂女士会被客户的恶意投诉和公司的规定推到什么样的位置?不得而知。

好在,律法人情,有时候也有很多的共同点,那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倡树社会正能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图片发自App



今年五月,一女子网购18件衣服旅游拍照之后全部退货,依仗的是淘宝购物规定:买家享有七天无理由退款。

卖家李先生有些郁闷,加了姑娘的微信,想问问她全部退货的原因,结果点开对方朋友劝一看,李先生傻眼了,五一期间,姑娘和朋友去西藏旅游拍的美照,穿得就是在他家店里卖的衣服。

这轮操作,李先生受不了,理论不下,只好找到了媒体。

记者打电话给买家姑娘,人家是这样回复的:买衣服当然要试了,你买衣服不试穿的吗?

事情被放在网上后,点赞最高的评论是:虽然程序傻姑娘挑不出问题,但道德上确实很不要脸。

被人肉出来的买家姑娘从此受到广大网友的道德审判,可恨之人,开始了这次事件发酵之后的可怜阶段:不停有人打电话,发短息骂她……有网友还找到了买家姑娘的住处,公司领导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法律和淘宝规则没有涉及到的漏洞,网友出来补足了。这是因为,生活中,大家对于道德,都是有底线的:你自己自私得享用着淘宝七天无理由退款的规则,去旅游天天穿着的美美衣服,是一分钱没花在网上租借的,还美其名曰:试衣服。

自私的人,永远觉得自己的自私无可指责。自私的人是没有罪,但是道德底线不会惯着自私的人。

整个事件表明:如果不是后面事情发酵,舆论像浪潮一样将她卷了进来,网友的反应让她窒息,她依旧不会觉得,自己带着那十八件衣裳“试穿”着走过美丽的西藏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再带回来,全部退货,究竟错在哪里。

网友教会了她:不道德的事情做了还不知悔改,网友的审判是很严厉的。


图片发自App



很多女孩最近在微博上发出在试衣间里和闺蜜一起换衣服扮相美丑冲突着拍照,还录有视频,视频时长还不短。

有一点很明确的是:那些明显不是想买才来试穿的扮丑服装,肯定不会被买回去。

视频中气氛搞笑,带动了许多年轻的女生,纷纷在这类微博底下艾特自己的好朋友:“改天一起去试试。”

有理智的网友提出了搞笑视频中的不妥之处:“不买就别试,想过别人吗?占着试衣间,工作人员还要再叠挂起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占用公共资源那么久来娱乐,试着自己不屑购买的服装扮丑搞笑,如果不是网友睿智的发声,这样的行为也许会变成一种潮流,对商家和其他购买者都是一种不公平。

将心比心,假如在视频中嬉闹的女孩子是商场里的服务人员和等待购买衣物的客人,必定会对这样行为的人产生极为无奈的心理。可惜在网友们发声之前,没有一个试衣间占用女孩知道自己这种行为是一种令人厌恶的行为。

《读者》有篇文章对这种行为评价到:喜欢占用公共资源,给他人添麻烦,说到底,就是一种缺乏同理心的表现,有太多巨婴,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利益,从来没将他人放在眼里,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脸皮之厚令人叹为观止。

可以知道的是:经此热搜,一定会有很多有慧根的女子会打消在公众场合占用资源娱乐,毕竟那就是个买衣服试衣服的地方,可以娱乐发朋友圈的地方那么多,何必要去道德审判的地方蹭热点呢?


图片发自App



前几天那个在书店里大声朗读英语毫不顾忌他人感受的小男生,在母亲“他还是个孩子”这句尚方宝话的庇护下,丝毫感受不到自己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对他人造成的噪声困扰,在店员微笑的提示之下,小男孩居然破口大骂,言语之中的“你算什么你过来说我?”“信不信我抽你!”“我要投诉你!”

小小的年纪,非常会用保护自己的合法不合理权益,其母亲在一边,没有告诉自己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或许连这个母亲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在公众场合是不礼貌的。

现在,我想小男孩的母亲会懂得里,最近点开手机和电脑,这个事件出现的概率不低,网友会用犀利而精到的语言,告诉这位母亲在这件事情中自己有失偏颇的地方。

道德并不认同“他还是个孩子”!

有作者书言:“父母不管教的小孩,总有一天会有社会来管教他。”

例如那个在公交车上无理踢了别人几脚,后被一时没管住自己情绪男子提起来爆摔再踩上好几脚的孩子,经此事件,以后拍再也没有无理取闹的底气了吧。

都说律法不外乎人情,是因为,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如同康德在《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中所说: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你必须自我约束,毕竟现在的网络之强大,做得一点见不得光但是强撑出来的事,一不小心就会上传到网上,引来众多键盘法官的审判,比真实法庭的审判,更具教育意义。

文章原创

作者吕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得那只上热搜的芒果吗?为何大家对触碰道德底线选择不再去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