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云:懂,你才自在

“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武志红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的这句话为扉页自荐,“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这是他对自己的判断。是的,《家为何会伤人》这本书中,是可以帮助我们内心获得成长的一本书,当然,作为读者,如果你真心诚意的想获得成长,那必然你一定会有所“疼”更有所“痛”。

或许这是这本书的基调在此,读完这本书的几天内,竟“无从下手”,“疼有微感,痛又不及”的状态,也让我颇为焦虑。提到武志红,“巨婴”“原生家庭”“自我疗愈”“触摸内在婴儿”等等这样的词汇似乎已与他本人密不可分。仅从个人感受浅谈自己的读后之体悟。为何说是体悟?从我的理解,体悟更强调的是个人真实体验之后感受力的表达,关键能获得体验、知道表达。

一、与父母的关系。“终其一生,我们都逃不过与父母的关系”,这是我在成为妈妈,尤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后,深深体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童年”模式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强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的重要性。在最早学习和接触心理学的时候,这应该只是初学者需要牢记的知识点,可是到了几近“油腻”的中年,我发现,童年的零星碎片尽管早已远去,但这种压抑的情绪实质却很可能一直在“潜伏”,多年以后,又或因类似情景而重新启动。因为在童年,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彼时的情绪是被动凝固,是被硬生生的压抑和抑制下去了。表面看来没有任何波澜,实则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搅动着,甚至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当遇到“催化剂”,它就成为了我们对待此时的本能反应。

尤其,我们这一代人基本处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生不分,共同养育第三代的节点。厘清与父母的关系,不但会让我们与父母之间、与婆媳之间关系融洽,更是“温柔而坚定”的维护好我们与父母之间界限的关键。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我想,每个人或许会发现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一堆问题,这些问题出现一定不是坏事,这些问题会让我们了解和认识自己、明确家庭关系与责任认识、明晰亲密与亲子关系等,这些问题总会牵涉到夫妻关系、焦虑转移、分离问题等等,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中都有一一分析,这些分析温暖而有力量,敏感而又触及心灵。

   二、关于原生家庭。“这世界是绝无完美的原生家庭”这是在我们家与“别人家”互相交流最终得出的结论,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80后,我们的父母基本是50-60年代的人,从大的历史背景看,那个年代的人经历了各种的动荡与灾害,缺吃少喝是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首先在满足了生理需求,也即最基本的穿衣、吃饭问题后,生命首先摆脱危险,安全感才会产生。生理和安全需求得以满足之后,生存问题基本解决,而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爱、尊重、自我等归属与爱才能“应需而生”。试想,父母那一代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极可能随时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安全感从何而来?生存危机、安全匮乏,“活下来就不容易”的前提下,要求他们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显然是不可能的。强势的要求孩子“一定要听话”可能就成为父母育儿最佳方法。而父母本身养成的勤俭节约等美德也一定不会随着物质丰盈而发生相应改变。常听一个朋友抱怨说,自己的公婆什么都不舍得扔,家俨然成了他们的“垃圾”场了。其实,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不忍你浪费”的问题。当然,你说服不了他们,那么如他所愿,何不自在?

    所以,当我们真正接受自己的原生家庭、与父母的关系的时候,会自觉理清与他们(包括父母、夫妻、亲人、孩子)的界限与边界,而不是擅长于控制、执着于“改变”“改造”。这时候,你自在了,他们也自由了!何乐不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建云:懂,你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