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上一篇文章,继续与大家聊聊关于:零基础学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上一篇文章学习了唱歌前的准备动作。就像运动员的热身活动。
这些动作都是形成习惯用气息的方法。比如:用手叉腰,就是要让腰部与双手之间形成对抗,让气息落下来。
腰向外撑,手向里按。但是,也不需要使用特别大的力量,保持这个状态,然后开始唱歌。
选择练声曲时,一般要选难度较小,起伏不是太大的歌曲。比如:«亲朋好友»、«花心»、«听心»等。
在唱歌之前一定要先朗诵歌词,反复地朗诵。其实,唱歌就是有感情地将朗诵加上韵律说出来。
先说一句歌词,轻轻地说,然后,控制说歌词时的状态,不要改变,再唱出来,怎么说怎么唱。
进行到这里,便要说到:松、纯、活、柔、通、圆、实、亮中的松。
松,是指将胸腔和声带处于放松的状态,松弛的状态,但是,一定要注意松而不懈,不能懈怠,更不能有惰性。
所有的方法与情绪无关。方法要讲究松,但是,情绪却要积极。
声乐老师都会说:轻轻地唱,放松唱!便是指放松喉咙,放松声带,让喉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学习唱歌,其实就是在训练躲开声带、稳定喉头、用气息去唱歌的过程。
而这个习惯 便是要轻轻地练成。
只有轻轻地、悄悄地让气流经过声带,才不会让声带参与发声,声音才会好听。尤其唱高音的时候,更要放开嗓子轻轻地唱。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高音上不去,便用嗓子去用力喊,让声带帮忙去完成。这样又养成了用力唱歌的习惯。
所以,要刻意去克制,练声时只求感觉,不要效果。如果为了躲开声带而高音上不去,那就放弃,或者偷偷地唱。然而,等到习惯用气息唱歌时,高音会特别容易。
所以,练声时声音越轻、越松、越小将来高音反倒越高,因为形成了通道。
轻轻地唱是练歌的灵魂,也便是松。
我们在轻轻地说话的时候,会感觉声音是从身体的后半部分和头顶上方发出去的。而身体的前半部分则没有参与运动。便是形成气息的感觉。
你会觉得字都在身体的外边,好像与口腔没有关系。只要用舌头、牙齿和上颚三个器官将字轻轻送出去即可。
唱歌时口腔的状态很重要,关系到是不是字正腔圆和声音有没有立体感。所以,在开始打哈欠时的动作,就为现在做了准备工作。首先后颚要抬起 喝水时的状态,而且,换气时要有发凉的感觉。
唱歌时,每一次吸气都要吸彻底,将身体打开,只有足够的气息,歌声才会婉转。
今天,我们讲的所有动作和方法,都在轻轻地进行。
依照这样的方法开始练习,最初会有一些不适,觉得不如以前自然,反倒不会唱歌了。
其实,这个阶段便是科学的不自然阶段,大家一定要耐心地熬过去。将来习惯了这样的唱法,就会自然了,声音就会非常好听。
今天我们只说轻轻地唱歌。我会地陪大家一起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