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的力量

武志红老师的视频《看见就是爱》是以一个小男孩的日记开篇的:

三八节,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给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以表达对妈妈的爱。

他先是给妈妈讲了一个故事,但是妈妈只顾着低头玩手机,没反应;

小男孩觉得,妈妈可能不喜欢听故事,他又把事先想好的一段祝福的话说给妈妈听,可是妈妈还是玩着手机。

无奈之下,小男孩只好来到妈妈身边,给妈妈捶背,希望能引起妈妈的注意,妈妈依然没有反应;

最后,小男孩端了一盆水,给妈妈洗脚,心想,这下妈妈该喜欢了吧?果然,洗完脚后,妈妈放下了手机,但是表情严肃,居高临下地对小男孩说,“洗得不错,下次洗的时候可以重一点。”

这个孩子一直试图寻找着妈妈的眼睛,让妈妈看到,他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最后即便有回应,却是刻板的,冷冰冰的。那一刻,孩子感觉不到妈妈的一丝爱意,他甚至不知道,在妈妈眼里,到底有没有自己?妈妈浑然不觉,不仅仅连最简单的目光注视和停留都没有,更不要说和孩子建立“深层链接”。

是故事,也是生活。

二胎家庭的缘故,我们会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老大上,玩具是给老大买的,老二就玩老大的玩具,绘本是之前买给老大的,老二想看就要经过老大的同意,分享食品的时候,要先给老大分一些,然后再轮到老二……老二就让他在一边自由发展,老二经常不被看到。

所以,我们家老二会时不时的拿一些东西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口里还不停的念叨:“爸爸(妈妈),你看,爸爸(妈妈),你看看。”老二是在寻求爸爸妈妈的注视,他是如此渴望被看见,他似乎觉得,只有爸爸妈妈看到了,就证明爸爸妈妈也是爱他的。

每当这个时候,我提醒自己,孩子在向我索取爱,我要调整到和他一个频道,像关注老大的成长一样关注老二,把身心放在当下,和孩子在一起。

平时朋友聊天,也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

“我天天陪着孩子,我真的是和孩子在一起呀,可是我们家的孩子总是说,‘妈妈,你和我一起玩吧’”;

“我的孩子真的很不错,我真的觉得他很好,而且比同龄人要优秀,上次考了98分,再努力努力100分就有了。是他自己对自己太没有信心了”;

“我孩子一画画就停不下来,我只想培养她的兴趣,不是非要去考个证书,上次老师表扬他画的像,很有表现力,就算再累,我们送去也值得了”;

有个学生曾告诉我说,每当他想和爸爸分享晨跑的快乐时,他爸爸总是说“嗯,不错,下次继续努力,可以培养你的毅力”。学生告诉我,当他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他就再也不想和爸爸继续交谈下去了。

父母都爱孩子,他们也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是在上面的话语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些孩子要么作为和他人竞争的价值而存在,要么作为父母希望的寄托而存在,要么作为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许而存在,之于孩子本身,并没有价值。

这些父母听不见孩子“全身心”陪伴的呼唤,看不到孩子努力后满足的神情,感受不到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他们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一个空间。你陪伴着,确是透明的,你睁着眼,确是全盲的。

不光是父母和孩子,其实每种关系都如此。当我们尝试着回想我们走过的路,或者停下来看看周边,便会发现,有如此之多的人是一生活在恐惧中:小小孩恐惧“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大孩子恐惧“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成年了恐惧“如果我丢了饭碗”,我该如何生计,年纪大了恐惧“没有子女养老”我怎么办?当你一而再再而三受到外在的目光所打量,你的欲望和恐惧便由此而生。没有任何外在标签的我,是否双脚还能踩在大地上,感受我的存在?

《千与千寻》里那些丢失了自己名与姓的人,如机器一般不知疲倦地运转。白龙谆谆告诫千寻,“不要忘记你的名字,千万不要忘记你的名字!”一旦忘记自己的名字,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回家”恰恰是如此现实下的一种隐喻,回到初心,做回自己。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放下所有的期待、评判、控制,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看见。

如果有一天,有个人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知悉你生命脉络里的故事,看见更加具体的、复杂的你,这样的相遇,很难不造就一场以“爱”为名的主题。

当你看见我,当我也看见你的时候,才能产生链接,有了链接,便有了爱!

“看见就是爱”,我好喜欢这句话。

看见自己,看见他人,也看见天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