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张先生的《半生缘》看完,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咿咿呀呀的吴软侬语,透过纸扉也曾望见了大上海不夜的霓虹、灯红酒绿和游人如虹。如同看了一部意犹未尽的电影一般,在曼桢绝望的困房里,玻璃渣给她手上戴上一生的疤;世钧新婚时搂着貌合神离的妻子,像是两个闯了祸的小孩;待到半生之后,恍然间仿佛还能看到他们初见时候的明眸皓齿,到底最后还是没有交代四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如何结束,书如其名,只是半生。

       

        看到被姐姐设计以致于失身怀孕的曼桢,这样一朵出于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还是被狠狠践踏、玷污,我心中的愤慨难以相抑,我总想着像鸿才和曼璐这样的狼狈组合,总是要被愤怒的报复的,甚至于家破人亡还不够凄惨,看书至半途,我甚至于想张先生设计这样的情节,到底是要告诉芸芸读者怎么样的一句话,到底最后我看到了这句话: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多么悲观的爱情观,于张先生晚年在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的情形照应,倒也真真切切。意难平!曼桢到底做错了什么?被资本看中亦或是姐姐变态心理照进现实?或许是男孩子的思维有所偏颇,我甚至讨厌起那个无辜的被曼桢生下来的孩子。

   

        悲剧从不刻意,若是曼桢逃出梦魇以后,狠厉报复或许我只会长叹一句:杨过断臂,龙女失节,缺憾和不完美才是人家常态。可是她没有报复,甚至最后成了她曾经最鄙夷的人:嫁给了玷污她的人。看到这,我的愤怒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了,正如书中所说:譬如我已经死了。

        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这个地方和金庸先生的爱情观简直一模一样,神来之笔。萧峰哈哈大笑,说道:“是了!从今而后,萧某不再是孤孤单单、给人轻蔑鄙视的胡虏贱种,这世上至少有一个人……有一个人……”一时不知如何说才是。阿朱接囗道:“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说得诚挚无比。

 

        书中的爱情有多神圣、纯洁、伟大,爱情的悲剧就有多残忍、恶毒、不可挽回。书中我认为还有一句也可点题: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的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好的文字就像是一把刀,在你思想上一下下的剐着,让你清清楚楚的记着那种感受。

 

        画面感的营造实在是高级,文字的叙述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朴实无华,意象万千。书中做的注很多,我每次读书都喜欢留点痕迹,希望以后子女跟着悠悠的岁月,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和我思想产生碰撞,想想就觉得开心。看书的时候想写的东西很多,但是没有一鼓作气,很多情绪就淡了,零零散散的做一个阅读笔记而已。其实要是找一个避免悲剧的方法,那就是曼桢和世钧早些结婚,书中一再提起此事又一再放下,终于就有了悲剧。看完这本书距离我的婚礼还有八天,准备事宜也差不多了,固然我的年纪不大,看了此书还是有一种早结婚好些的思想,诸位乘早吧。不知道张先生当时是否有劝诫年轻人珍惜当下,早些结婚之类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