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观后感——生死观

第二季的《人间世》追完了,一如既往的感人而煽情,但因为其纪录片的真实性让人有了事后的思考,一部片子可以不仅仅让人愿意看,还能有回味和思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最喜欢最后一集:暴风雪——中国人的生死观,有在ICU生活了4年的几乎无意识老人,因为家里人的不放弃只能继续生存下去;有病重到没有方案最后决定回到家附近医院,彼此安慰最后丈夫离世的中年夫妻;有积极治疗,截肢对抗癌症,回到家里乐观生活最后复发还是离世的优雅老太。


所以我也开始思考,开始回忆。我的外公,当年80岁高龄因为摔了一跤从此也是进了ICU,反复手术、开喉插管、上呼吸器……吃尽了苦头,老人在微弱意识下也不是没有表达过想要回家的愿望,但是没有成行,最后还是在医院去世的。不能单纯指责因为子女们想要表达孝心所以不放弃治疗,因为回家的确=等死,但我一直内心坚信生活质量远远高于生存时间。死亡既然是必然,那么人之最终愿望是否应该充分尊重呢?我甚至想到了阮籍在母亲丧礼时不掉一滴眼泪被世人诟病不孝,却在丧礼结束后大口吐血,大概真正的孝顺是不在意世人评价的吧,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那么我自己呢,如果有一天身患不治之症应该如何自处?我的心理学老师说,她若得了癌症绝对不会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她会选择与病症共处。这句话是说到我心里去了,癌症,不就是一些异常活跃的细胞不愿意停止分裂嘛,最后过犹不及,以与宿主同归于尽的决绝方式告别这个世界,那么何不与他共处?既然是一体的,与其共同死,何不共同生?把他看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接纳、平静甚至喜乐相处。不是一个普世法则,但是身边很多得癌症的人都存在着长时间的积郁。作为一个有神论者,自然相信精神的力量。

当然,我并不是排斥医学的力量,生病了就要吃药,得病了就要治疗,人不能作死不是?但是医学的力量是有限的,Trudean医生的经典名言也常常悬挂在每个医生的心头: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所以我的态度是:积极治疗,一定配合,但是到了医学无能为力的时候请至多至多给我几个月的时间,然后我会毫不犹豫地签署DNR,字面意思是拒绝心肺复苏,其实就是不愿意插着呼吸器过活死人的日子。一个潜水的朋友曾经提过一个想法(好像也曾经有人这么干过):得了不治之症后,先踏遍地球上所有想去的地方,然后乘着还有些力气,找一片最爱的海域,一个人背上两个氧气罐,直接下水,就这么一直往下往下,到了一定深度后必然会氧中毒,然后在美丽的幻境中告别这个世界,还能把身体还给大自然,完美!想到了宝玉说过的: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

中国人总是很忌讳谈死,大概觉得不吉利晦气,可是我一直以来的观念就是不懂死就不懂生,只有认真地思考过死亡才会更明白生存的意义,认清这个世界,才能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毕竟这是罗曼罗兰眼中唯一的英雄主义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世》观后感——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