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与学业质量评价的现状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教育战线上全面恢复秩序,提出了双基教学的模式,基础教育阶段颁布了教学大纲!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1989年开始,美国全美教师联合会组织人员,陆续开始编写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最先编写完成,开启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这一标准对世界各国的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9年英国也颁布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

2000年英国颁布了英国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由学习计划(内容)和学习达成目标两部分组成。实际上涵盖了学科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两个标准。

受其影响,我国从2001年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课程标准。然而这个课程标准其实是不完整的,只有内容体系,没有质量标准(即达成目标)。

2001年起,美国每隔两年由NAEP对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学生的数学 阅读进行测试,其评价框架分内容和复杂度两个维度成绩等级分为基础水平、精通水平和高级水平。NAEP的主要任务是向公众报告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一职能在布什政府时期因《一个都不能少》法案的颁布得以确立,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得到了加强。

国际比较测试中比较有影响的有PISA和TIMSS。

PISA从2000年开始,评价对象为15岁青少年,每三年一次,评估学生的数学、科学和阅读素养。

TIMSS是由国际教育评估协会主持的一项教育研究,测试对象是7-8岁和13-14岁两个年龄段的学生,测试科目是数学和科学,评价框架分为内容和认知两个维度。该评估从1995年开始,每4年测试一次。

受这一轮基于标准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影响,特别是受美国NAEP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报告的影响,中国从2007年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中国开展6个学科的领域的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模式为“国家督导部门统筹指导监测中心组织执行、省级督导部门协调监控、县级督导部门操作实施”。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围绕教育质量监测的需求,通过多次测试和技术检验,开发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检测和评估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测工具,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数据库,但是数据结果及评价框架均未公布。

鉴于中国2001版的课程标准中没有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现状,2013年时教育部部长在布置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时提出“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目标,截至目前,高中阶段国家层面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已经完成,并于2017年底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发布。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公开的标准,但有相关的课题成果。从2007-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徐岩主持开展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课题,该研究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其研究着重于开发评价标准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建议。

2012-2015年间,由北京市教委组织牵头,主持开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涉及到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学科,初中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和地理学科。该学科也已经通过了专家鉴定。

义务教育阶段新一版的学科课程标准也在修订当中,不出意外应该在下一个版本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中会加入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内容,使其体系与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保持一致,而北京市教委和人教社的相关课题成果一定会吸收进新一版的学科课程标准之中。

人教社的课题成果和北京市教委的课题成果均以著作形式公开出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与学业质量评价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