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侠传-第四章 师徒分别不知期,人生欢愁多聚离

      自打两年前密林那场厮杀后,名叫易阳的孩子,就缠着赵传生要拜师学艺不愿离开。关于易阳的身世,孩子只知道他记事起,就因胡言乱语、哭笑无常而被认为患有癔病,家人到处延医诊治都没有治好他,后来又遭了战乱,全家只剩下他一人还活着,辗转流落在了市井街头。

      赵传生很确定易阳不曾习武,更没有什么天赋异禀。却十分蹊跷那晚他怎么知道杀手的位置,事后又似见了鬼一样的说话。作为江湖人出身,虽然为寻求庇护入了道门,平心静气的道家心法他倒是会,可驱鬼伏魔那一套,法事道场见过不少,也从未亲眼目睹鬼怪之流,自是不信。既得了易阳之助虎口脱险,又觉这少年没有在他挺身而出之时就独自逃命,颇有些忠义,赵传生就生了传授衣钵的念头,但问起易阳癔病的情状时,他又语焉不详,似乎隐瞒着什么。师门传承最忌根脚不清,这也是赵传生后来虽收易阳为徒,却教易阳八卦门掌法而不传授精髓钺法的顾虑所在。

      赵传生慢慢收拢思绪,一路上山,两人已然来至道观阶前。龙虎山道场乃正一道道门祖庭,为各地传教道场的总坛所在。取龙虎山山顶雄奇之地而建,风景绮丽,有两岩一湖映天山的美誉。乱峰嵯峨之下,壁立千仞之间,力透山石“正一道”三字镌刻其上。传说为正一道道祖天师张道陵所书,而今已不可考。“正一”二字,取“正以驱邪、以一统万”之意。道宫由前中后三大殿、二十八房舍组成,前殿八仙分立,正殿牌匾上书“上清宫”,供奉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左右分列前代帝王先贤,后殿左右分别供奉玉皇、王母仙位,其余房舍为门中诸人所居。

      驻马亭里,有一小道童不停地朝山下张望,发现赵传生二人,便急急奔到近前,还不忘作揖一礼,然后说道:“赵督管,屈长老命我在此等候道长,待您一回山门,就请您去,说有要事”。赵传生对道童道了声谢,又打发了易阳自去修习,便朝着主事长老的居所行去。

      掌门张太常真人长居京师,教中一应事务均由长老屈卫国打理。此人六十岁许,燕翅眉,黑脸庞,颌下一缕白须长髯,显得仙风道骨,是大唐名将屈突通之后,正直果毅,武功高强,深受掌门信重。此刻他正在房中,望着手中的传书凝眉不语。

        “屈师叔,弟子传生”,赵传生伫立门外禀道。

        “哦,传生啊,快快进来!”屈卫国回过神来说道。

        赵传生走进房门,郑重对着屈卫国作揖行礼三叩首,然后问道,“师叔,有何急事命我前来?”。

        屈卫国看了看他,沉吟再三,肃然说道,“风云将起,掌门传书,命你,立刻,下山!”。

        出鞘的刀,才是刀,才有存在的意义。赵传生完成两年前的任务后就一直闲着无事,也从来不会认为他的作用是为正一道传教的。掌门真人曾说,如果修己是为修道,那么杀人就是卫道。赵传生不是良善之辈,也不懂什么修道卫道,不管盛世也好,乱世也罢,生存才是他的道。

        赵传生回到自己房中,回想着刚才屈师叔对他转达的掌门传书,他忖度着此行下山的种种风险和细节。传书明言,蒙古瓦剌犯境,英宗皇帝御驾亲征,巴蜀巫教余孽却在此时作乱,宣扬蒙元正统论,皇帝下旨道门各派,由锦衣卫统领前去灭剿,务求查明幕后主使。掌门特命赵传生率分坛教中高手,与道门各派在长安汇合……

        “师父!屈老头找你有啥事啊?”易阳的声音打断了赵传生的思考。

        “嗯~没大没小!找打啊!”赵传生说归说,也拿他没办法,一边摇头一边斥责。

        “你过来,我有话和你说。”赵传生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说道。

        “嗯,师父,你说吧!”看着赵传生认真的神情,易阳心下不安,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为师要下山一段时间,我已向你屈师伯……”赵传生正说着,易阳闻言一下子雀跃起来喊道:“师父,我们去哪儿?好玩么?什么时候下山?”

          赵传生喝道:“坐下!不是我们!是为师独自下山。你先莫要插嘴,听我说完。你尚是学徒,正式入门的考校过签就在年底,为师不确定这之前能不能回来,我已拜托屈长老为此事多加照拂,你不用担心。不许你私自下山,为师在时,旁人惧怕,不敢难为你,为师走后,没了顾忌,难免有人算计于你,多前后思量,谨言慎行。我也知道,你听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武功之道,大成者,皆坚毅能忍孤苦之辈,希望你能勤修不辍,将来承我衣钵。另外,此次下山,事关重大,为师不能说,你也莫再问。好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

        “师父~你走了,师娘,哦,不,林嫂一个人会很孤单的,我能不能常去看她?”易阳小心翼翼地问道,他压根没把入门的事放在心上,武道追求是他的目标,可不是他的生活,下山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唉,你个臭小子!”赵传生叹了一口气,就不再说话,独自入定打坐了。

        易阳呵呵一乐,就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告别,没有短暂和永久之分,却会因为再次相见的不易而让人倍加伤感和珍惜,不管赵传生,还是易阳,都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侠传-第四章 师徒分别不知期,人生欢愁多聚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