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挑战数学高考题

2019年6月7号,朋友圈被高考的一道数学题目刷屏了(原题如下):

仔细阅读题目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道小学生就可以解决的高考题。

我今年带的是四年级,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比,他们又会怎样理解呢?在这道题中,有没有他们能够学习或接受的知识内容呢?我带着好奇把这道题带到了我的课堂上。


师:认真阅读这道题,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了解了维纳斯很美

生: 我知道了黄金分割比

师:那你说说看,什么是黄金分割比?

生:我觉得就是把两个物体进行对比;

生:我认为它好像就是一个标准,既可以用来测维纳斯,又可以用来测其他人;

生:我认为它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运算,因为后面有一个数字是0.618

这是学生最朴实,最本真的想法,虽然他们还不能用非常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但其实这些想法已经非常接近比的原意了,我适时地捕捉住孩子们对数学的这种敏锐感觉,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

师:题目中是怎么说这个比的?

生:题目中还说了一个数,(二分之根号5-1)我不认识,但是我发现,在它后面有一个括号0.618,所以我认为0.618和它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师:他给我们提了一个很好的醒儿,在遇到我们没有见过的题目时,我们要善于在其中找到和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化未知为已知,变新知为旧知。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有意无意的用这种意识影响学生:让他们学会观察,转化,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再运用类比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决定继续带他们冲浪,看他们到底能走多远?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在表述这几个比的时候有好几个地方都说错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生:这几个太拗口了,一会儿是头顶到脖子,一会儿是头顶到咽喉的,很难说

师:的确,这种语言表述不仅拗口,而且在解题过程中让思考过程也会变得很复杂,数学的特点就是简单明确,你有没有更好的数学的表示方法?

生:可以画图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画图的方法?

生:因为画图可以看的更清晰

生:把图画出来,就可以看到未知的那一部分在哪?

孩子们几乎是不加思索就想到了画图的方法,这让我惊喜不已。

师:自己尝试画图,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用一条线段来表示整个人的身高,把整个身高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头顶到咽喉,第二部分是从咽喉到肚脐,第三部分是从肚脐到足底

生:这样就有了三条线段:A、B、C,说起来就方便多了,而且也容易看

生:现在感觉这道题没有什么难度了,只要告诉我比是什么?我就能求出维纳斯的身高。

师:这道题是让求维纳斯的身高吗?

生:不是,是让求某个人的身高。

师:他为什么会误认为是求维纳斯的身高?

生:因为题目中是拿维纳斯的身高来说事的

师:维纳斯到底和这道题有没有关系?

生:维纳斯和这道题没有关系,但维纳斯的比与这道题有关系,因为题目说某人和维纳斯的比是一样的。


设计这节课时,我想,他们能走到画图这一步,我就满足了,但当他们激动的喊出,“只要告诉我比是什么?我就会做这道题时”,我知道这道题已经吊足了他们的胃口,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此,而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整地解出这道题。

师:想深入了解比不是一节课所能解决的,我先简单的告诉你,比在数学中所关联的运算是什么?请你尝试解决这道题。

比如线段a与b的比,如果用算式表示是a÷b,同理,线段b与a的比用算式表示是b÷a,现在,请你尝试解决这道题。

很快,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得出了答案,还有少数比较优秀的学生分别用头到脖子的长度和腿的长度,两种方法求出了这道题。

师:你们算出了两个答案,可是都不符合题目的四个选项,那该怎么办?

生:应该选1.75米

师:为什么?

生:在生活中,1.65米没有1.75米好看,剩下的两个太高了,也不好看

师:这个理由合理吗?为什么?

生:不合理,照他这样说就不用算了,直接选1.75米就行了,我认为是因为这两个答案离1.75米最近

师:但1.70离1.65和1.75都一样远呀?

生:我们要把两个数据综合起来看,不能单看这一个数据

师:有道理,谁还有更有说服力的想法?

生:没有一个得数是1.75,因为这里面肯定会有误差

师:哪一种误差会更大,为什么?

生:用腿算的误差会更大,因为题目说的是从肚脐到足底,肚脐到腿还有一定距离

生:用头到脖子算的误差会小一些,因为题目说的是头到咽喉,应该和头到脖子差不多。

生:所以我们用头到脖子这个长度算的,应该更接近问题的答案,所以选1.75米

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此顺畅,既在我的意料之中,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高年级学过比之后,甚至等他们上了中学,学过那个有特殊符号表示的数字以后,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想起这节课的探究过程......

但我想,在这节课上,他们已经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不仅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希望每一个学生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所能收获的,为此,我会不断努力,继续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生挑战数学高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