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高考热点人物综合赏析训练

王安石:其人其事其诗其文高考热点人物综合赏读训练 

目标:

1、了解人物时代生平、主要事迹、思想性格、作品风格。

2、阅读其代表作品,提升理解、鉴赏能力。

3、积累写作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一、人物简介王安石,字      ,籍贯江西临川,世称      ;晚年隐居南京半山园,故自号半山,尊称半山先生;封荆国公,又称        ;谥号“文”,又称        。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生平简历: 公元1021年出生,1086年去世。(宋仁宗时期)22岁进士及第,历任通判、知县等地方官,政绩显著,进《言事书》,不被采纳,故而朝廷多次委任王安石以馆阁之职,均固辞不就;42岁,母亲去世,辞官守丧;(宋英宗时期)朝廷屡次想委以重任,王安石都不愿出仕;(宋神宗时期)49岁任参知政事,50岁拜相,进行改革;54岁罢相,一年后再次起用,不久又罢相,退居江宁(南京);(宋哲宗时期)66岁,宋神宗去世,高太后执政,改革彻底失败,黯然长逝;8年后,获谥“文”。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代表作品:诗词擅于绝句,是“江西诗派”的先驱。称“半山体”“荆公体”,重“炼意”。代表作品有《元日》《梅花》《登飞来峰》《泊船瓜洲》《金陵即事》《北陂杏花》《书湖阴先生壁》《桂枝香 金陵怀古》等。散文主要有《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等。

推荐书籍:《王安石传》(梁启超)    《当改革遇见王安石》(陈胜利)            《文人政治的一曲悲歌——王安石变法启示录》(赵明)

其人——众说纷纭拗相公,奇才趣事王临川

王安石主导的那场变法已经过去900多年了,结局虽早已明了,但争论始终没有平息。自变法开始各种反对声浪就此起彼伏,新法被废后又一直不断被批评甚至鞭挞,王安石成为一位孤独的改革者。

王安石著书立说经学哲学样样精通,创立““荆公新学”,创新辩证法“新故相除”,书法自创“疾书”,诗坛自创“王荆公体”,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宋朝著名的诗人词人,著作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在当时的文人朝廷是十分受尊敬和崇拜的,却偏偏走上了改革这一条路,还以秦朝的商鞅作为榜样。在文人的社会,不管是文学创作哲学思考还是诗词文章,亦或是胸怀天下心怀苍生为官为民,王安石都是一位非常合格的文人官员。自负、刚愎、执拗、独断是王安石的性格所在,这个如果是作为一个文人来说,甚至还会得到赞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高傲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而如果作为权力中枢核心人物来说,这些就都是缺点了。做学问上,王安石是受人推崇的;做地方官,王安石也是受人爱戴的;做宰相,王安石就让人痛恨了。

【后人评价】陆象山称其“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刘熙载:“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20世纪俄国共产党领导人列宁称赞他为“11世纪的改革家”。梁启超称他为“孤独的改革家”,在《王荆公》叙论中,梁启超写道:“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bēi,池塘),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宋代至清末中国有两场最重要的改革,一场是王安石变法,一场是张居正改革。对比一下这两场改革,前一场公认是失败的,后一场改革则基本取得了成功。但有意思的是,张居正虽然成功了,其本人却广受诟病,尤其在私德方面;王安石虽然失败了,人们却很佩服他的人品。如果说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在于结束战国割据并奠定古典中国政治框架的话,王安石变法则具有一定的面向现代世界的意义,尤其是《青苗法》、《市易法》等开国家干预经济之制度端倪。

邋遢的王安石

一个精神正常的人若很不讲卫生,很不爱干净,把自己弄得很肮脏,肯定会招人厌恶。这样的人,如果是凡夫俗子,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奇怪;但如果是有身份甚至是相当有身份的高官名流,人们则会感到匪夷所思。王安石就是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人。

王安石太有才华了,太有名气了,这种出现在常人身上让人难以忍受的毛病,反而给他增添了魅力,人们仍然希望见到他,和他交往。王安石不爱干净,最有名的是不洗澡,不洗胡子,不换衣服。王安石的不洗澡,包括不洗头,不洗手,不洗脚,不洗胡子,不洗身子。他不洗澡,不是一天两天不洗,而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都不洗,真是天下奇葩。《宋史·王安石传》载,王安石“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说王安石衣服脏了、脸脏了都是不洗的(但这与节俭显然挂不上钩)。苏轼的父亲、北宋文学家苏洵在《辩奸论》里谈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说王安石穿着囚犯的衣服,吃猪狗吃的食物,蓬头垢面,还在那里谈论诗书。长期不洗澡、不洗脸,王安石脸上便堆积了厚厚一层污垢。沈括的《梦溪笔谈》曾描写王安石:“公面黧黑,门人以问医,医曰:‘此垢污,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门人见王安石脸色发黑,以为他生病了,请来医生给他看病。医生说不是生病,是脸上污垢太厚。门人端来水让他洗脸,他却说:“我天生就长得黑,再怎么洗对我也没用。”

古时成年男子都蓄须留胡子,每天都要梳洗,但王安石几乎从不洗胡子。据说他胡子老是油腻腻的,胡子里常常有往餐往日留下的饭粒、菜渣和汤汁。由于长期不洗澡,王安石身上就长起了虱子。一次王安石面见皇帝宋神宗时,虱子爬到了他的胡须上,皇帝看到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安石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出了门问同僚才明白过来。王安石还长期不换衣服,身上的衣服一穿就是几十天、几个月,换下来的衣服大概也是不洗的,到时再穿。因此他身上总是穿着脏衣服,衣服总是布满灰尘、油斑、汤痕、汗渍等污迹。他和两位同僚好友吴仲卿和韩维感情深厚,经常在一起,这两个好友想了个办法,约定王安石每月到寺院谈经论道,然后拉王安石去洗澡,且趁他洗澡时把他的脏衣拿走,换一套新衣摆在那里。王安石每次洗完澡总是拿起衣服就穿,也不问怎么换成了新衣服。后来这就成了王安石的新习惯,不爱卫生的毛病也改掉了不少。

其事——神宗面前作《商鞅》,粉身碎骨为改革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考进士位居第一,却被枢密史晏殊动了手脚,张榜时名列第四,跌出三甲。那一年,他才22岁。他初入官场,北宋王朝即发生了影响盛大的“庆历变法”。为首的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都是名重一时的朝廷要臣。新政变法来势汹汹,变法的十条,其中前三条有向官僚制度开刀的内容。“明黜陟,抑侥幸,择长官”,说得多好,但裁减冗吏,谈何容易?一场从高层到基层的吏治风暴骤然掀起,王安石初入政坛,人微言轻,他只能静观其势。  

          庆历新政只施行一年,便草草收场。范仲淹斗不过权贵集团,败下阵来。  

            王安石同情范仲淹,旁观者清,他率性而较真,感慨万千:“君非不明,臣非不贤,惜乎未得良机也!”看来,时机十分重要。于是王安石夙夜攻读,嗜书为命。他雄健的身体、旺盛的精力全耗散在故纸堆里。当时的官场,与女人缠绵并非不道德,文坛巨匠、名臣贤相如欧阳修等就对红颜女子牵肠挂肚。然而,王安石却对烟花柳巷毫无兴趣,他关起门读书,但不读死书,两耳却听窗外事。他做地方官,也对京都政事了若指掌,真是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如果他的心思只花在词章诗赋上,或许成就远超他人。然而,王安石就是王安石,他为变法而来,他认为他的文采洋溢着的是政治智慧,他经世济民,即使兴修水利、平输贸易、整顿市场这些繁杂琐事,是那样的枯燥无味,是那样的耗费时间,他也在所不惜。他心系苍生,雄心勃勃,仿佛离了自己,大宋的天真的要塌下来。他一头扎进古纸堆,同时洞察政事。他到江宁做地方官,他没有欧阳修、苏轼那样潇洒。他深入民间,下农田、入禾塘,他开始兴修水利;除此之外,他对整顿官吏、建设学校私塾颇感兴趣,他甚至改课本,出题目,教学生,进而对以诗赋开科取士提出建议……

          宋仁宗时期,改革的抱负施展不了,王安石决定远离朝廷。之后朝廷屡次邀请出任直集贤院、知制诰两年时间,就又因母亲病故为由拒绝入朝。执拗的王安石在等待,等待一个人,等待一个机会,“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也不悔。命运还是眷顾王安石的,48岁的时候他等待的人来了,一位对他仰慕已久的太子上位了。1067年,宋神宗即位就立即起用王安石。得到神宗召唤,王安石告别江宁,泊船瓜洲,渡江北上。此时安石的心景无以言表,前程似锦?还是宦海沉浮,路途险难?他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京口”与“瓜洲”的距离,不过“一水间”。隔江相望,除了宝觉禅师(京口金山寺,为其挚友)的友情难以割舍外,还有第二故乡“钟山”(代指江宁)的故乡之情在触动心绪。这“春风”不请自来,一个“绿”字以形容词替换“来”字动词,更能覆盖全景,引出江南春早的动感。然而,这毕竟是应召上任、一展抱负的极好机缘啊!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愁绪甚是不同。春风照拂,本该意气昂扬。缘何引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归隐之意呢?胸怀匡世大志的王安石,在神宗皇帝召他进京,实施变法图强之际,却生发出如此叹息,如何理解?写作此诗时,或许只是安石一种隐约的预期,他有功成身退的准备,也有失败归隐的预测。王安石随后就献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述宋朝近百年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情况,指出在表面太平而实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改革在所难免,“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他话一出口,掷地有声: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的放胆高论,直抒己见,让年轻的神宗皇帝热血沸腾。“立国大本,首先理财”,是啊!只要大宋国库充盈,才能富国强兵,一雪国耻。“变风俗,立法度”,安石一句话,把神宗前朝几十年的习俗传统,一笔勾销。神宗皇帝激动不已,他要超越祖先,做一个有为的皇帝,青史扬名。他从王安石激情四射的言词中,仿佛看见腾达跃升的未来。   

宋初的国策是中央集权,政权、财权、军权高度集中,之所以这么做是被唐中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吓怕了。集中有集中的好处,但也有严重弊端,因为权力靠人来维护,权力的加强意味着人员和机构的庞大臃肿,冗官、冗兵、冗费这“三冗”由此而生,行政成本急剧攀升,加上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国防开支又大增,尽管宋朝很富有,朝廷的财政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改革成为朝野的共识,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觉得要改,不改就揭不开锅了,问题只是怎么改。一般来说,削减财政赤字有两个办法可行:一是开源,一是节流。这两个办法,前一个是“多挣”,后一个是“少花”,它们的区别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决定着改革的艰巨程度。相比而言“少花”较容易,裁一裁、减一减、省一省即可;“多挣”更复杂,因为想多挣钱并没有那么容易,必须从体制机制动刀,必须动真的、来硬的,势必改变利益结构,触动现有格局。  

王安石主张“多挣”,为此他推出了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这些措施均与发展经济和改善财政状况有关,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富国富民,为了让国家有钱、百姓富裕,他领导的改革派想尽了办法,设计出一套细致而复杂的改革方案。“青苗法”让朝廷办起了“银行”,“市易法”让朝廷办起了“公司”,“均输法”让朝廷开办了更多更大的“国企”,朝廷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尽管也有先例可遵,但涵盖如此之多、涉及如此之深都是空前的。朝廷管理“企业”,效率高下先不说,权力寻租、以权谋私如何解决?恐怕是改革派没有充分考虑到的。权力越大腐败往往越严重,与“青苗法”一样,“市易法”、“均输法”也都半途而废了,原因是这些办法实行后,一些人趁着采购和倒卖的机会大发横财,为朝廷没挣多少钱,反而把市场搞得更乱了,激起了更大的反对声浪,严重损伤了改革的声誉。  

这些改革政策的密集出台考验着原本就脆弱的社会承受力,不仅保守派反对,普通百姓对其中的一些政策也不支持。一向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自然不会退缩,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的改革更加峻急,力度更加猛烈,为了平息反对声浪,改革派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在京城设置巡卒,凡有非议新法的一律查办,一大批反对改革的官员被罢黜。改革派试图用霹雳手段压制住反对的声音,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场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其中的原因,除了宋神宗在改革问题上的摇摆游移外,更主要的还在改革政策本身。也有人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说他所用非人,改革派的主要成员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薛向等人竟然个个有问题,不是贪赃枉法就是私德有亏,有些人在当时就被公认为小人,有些人在历史上名声很差。表面上看王安石拙于识人,但细究起来恐怕还有制度上的原因,变法造就了这些人手中的权力,手握经济大权又缺乏监督约束,产生普遍性的贪污腐败也不奇怪。一旦面临巨大利益的诱惑,人性的弱点无法遮掩,纵然有“三不足”的豪情,纵然内心里秉持着“兴利除弊”的宗旨和使命,王安石也无法预料更无法避免的这种宿命。改革的预期未能实现,不仅反对派力阻,宋神宗最终也产生了动摇。王安石心灰意冷,多次托病请求离职,熙宁九年(1076)他的长子王雱病故,王安石借机辞去宰位。他在钟山附近的半山草堂抄写佛经,自号半山老人,或称半山居士。半山堂是他晚年幽居著述的安身立命所在。王安石的变法路径,是将儒家的刚毅进取契入他宁折不弯的人生品性,变法的失败使他看破尘世而进入习禅悟空的精神境界,他片瓦不存的朴实检点岂是官场上那些空喊廉政口号的官员所能超越?他在历史上的赫赫政绩因开罪利益集团而功败垂成。但他晚年归隐释家的禅学修为还是给了他精神的抚慰。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一向反对变法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全面废除新法,第二年王安石病逝。他被安葬在钟山不远处的半山寺侧,实际上他是在半山草堂的家中安息……  

接着,宋朝的国运急转直下,发生了“靖康耻”,宋廷南迁。这场变革没有能够改变宋朝国运,只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和持久的争辩。王安石之死冯伟林一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六日,66岁的王安石在江宁府(南京)的半山园去世。死亡是一道黑色门槛。王安石死了,这个王朝再也没有支柱,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灵魂。不管怎样,王安石的生命持续一天,人们就仰望他一天,即使不再发号施令,可仍然是一面旗帜、一种标志、一个信号。

司马光闻讯,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政治家没有了对手,生命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这位新上台的宰相,此时正在家养病,当即提笔给另一位宰相吕公著写了一封信。在这封简短的书信中,司马光有些失落,有些恨意,也有一些宰相肚里好撑船的姿态。他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这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肯定对手等于否定了自己,司马光没有这么傻。他甚至还把所有的变法派和王安石的门生故旧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谗佞”,另一类是“反复之徒”。他曾对各个机构中的变法派人物和与王安石多少有些牵连的人,不断地加以斥逐和打击,迫使人们只能对王安石“疏远”,既不敢再对他加以赞扬,因为那就将被列入“谗佞”之列;也不敢再对他加以批评,因为那就将被认为是“反复之徒”了。他要把王安石晾在一边。司马光对死了的王安石作了结论,接着又建议“朝廷宜优加厚礼”,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司马光是不计前嫌的,是宽容大度的。

小皇帝赵煦就追赠王安石为太傅,并命中书舍人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苏轼是大文豪,他的制词当然冠冕堂皇,文采飞扬。没有人到王家祭吊。只有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王安上为他们的胞兄选了块山后的荒地做墓庐。一个死了的政治家,没有谁会去沾边,人家躲都来不及,趋炎附势和落井下石,本来就是小人的一种属性,“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要知道,司马光的耳目在关注王家的动向呢!低回的哀乐让人心碎。在远远的角落里,王安石的几个老朋友一片忧伤、悲怆。这种绝望的痛苦还有谁能体会?是的,大宋王朝再也没有时代的强音,再也没有振兴的呐喊了。按理,王安石生前位至宰相,死后追赠太傅,在墓前应建神道碑,应有墓志铭,可这一切礼法,全都废去。人都死了,再大的排场又有什么意义?

王安石死了,朝廷安静了许多。皇帝可以睡大觉了,满朝文武可以睡大觉了,再也不必担心凶猛的变法会排山倒海,卷土重来。只有边陲虎视眈眈的契丹王和西夏王窃笑不已。王安石死了,主战派的旗帜倒了,谁也不会再说富国强兵。堡垒从内部攻破,过数十年,他们要占领北宋首府,要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俘虏北去。只有春雨淅淅,像是无声的啜泣,可它能洗去人间的浮躁,能使世界在迷茫中冷静下来吗?

我想,作为一个文人,王安石本该有很多路可走。位极人臣,光宗耀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或是做朝廷的御笔,小心翼翼,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他的诗文本来就是第一流的;如果“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就到桃花源去,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天伦之乐,也是一种选择。人各有志,有人向往浅滩,有人向往大海,偏偏王安石是人中之龙,是热血男儿,是个有性格的文人,对政治的关注,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对朝廷命运的关注,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结束。他甚至耻以文士自名,其文学思想也表现出政治家的色彩,宗旨在于经世致用,重道崇经。的确,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出现在北宋的历史舞台上,两任执政,倡导变法,权倾天下,在当时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历代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王安石生于宋真宗赵恒天禧五年(1021年)冬天,字介甫,晚号半山。他的父亲王益,一生只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吏。王益在各地做官,每次都是携带家眷同行。因此,王安石在二十岁以前,便已经到过很多地方,心里装下了茫茫九州。在长江流域,他曾在江西境内的好几个县住过,并曾到过下游的江宁和扬州等地;在粤江流域,他到过广东的韶州;在黄河流域,他到过京城开封。父亲的官做得辛苦,勤勤恳恳,忙忙碌碌,换来的是频繁的调动,他不愿意像父亲。做官,就应该轰轰烈烈,出人头地;就应该山呼海啸,惊天动地。一个小小的县令只不过是一粒棋子罢了,能有什么作为?王安石不读父亲为他准备的书,而是“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在阅读儒家经典时,他决不拘守那些先儒所注,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他不想做俗儒和书呆子,抱定学以致用的目的,决意在政治上做一番大事业。当然,通向成功的道路要靠自己去拼搏。他没有大背景,没有捷径可走。有的是智慧,是天赋,是勤奋。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找到向上的台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被派往扬州,去做扬州地方行政长官韩琦的幕僚。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改任鄞县知县。三年光景,他留下了不少政绩。“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资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邵氏闻见录》)。随后,被派往舒州做了一任通判,通判期满又被调任开封做群牧司的判官。进京了,王安石没有丝毫的喜悦,这不是他的目的。那时候,凡是取得高等科名的学士大夫,大都只愿在朝廷上的史馆或秘书省等号称储才之地的机构谋一职事,以期可以比较容易地爬进更高层的统治集团中去。王安石却相反,他总希望能“得因吏事之力,少施其所学”,极愿意到外地州郡做地方官。宰相始于州府,王安石志存高远。他先后十几次上书请求外任。嘉庆二年(1057年),朝廷终于将他用为常州知州。从县官到州官,王安石总要对他所认为应兴之利和应除之害大力进行一番兴革,只要能造福百姓,他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敢干。十六七年的地方官经历,在王安石看来是一种财富。这十多年,他锻炼了才干,赢得了声誉;这十多年,他韬光养晦,增加了人生积累;这十多年,他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嘉庆四年(1059年),一场春雨之后,王安石再也坐不住了,他花了三天三夜,向宋仁宗赵祯写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这是关于改革的宣言。我想王安石在那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奋笔疾书,38岁的年纪,肯定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是的,时不我待,他不能再等了,这个贫困的国家不能再等了!

王安石的《言事书》摆在宋仁宗赵祯的案头。这个在位三十多年的皇帝,经历过庆历新政的失败之后,已经不打算有什么作为,关注的仅仅是怎样及时行乐。但他还是懒洋洋地翻开了《言事书》,只因觉得新奇,只因王安石在朝野有些名气。宋朝开国已近百年,好似一位多病的百岁老人,好比老牛拉着的破车,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但北宋潜在的矛盾时刻在危及统治的根基。皇宫里没有一天不在争权夺利,当官的多了,腐败的多了,军队没有战斗力。没有人关注百姓疾苦,没有人正视契丹和西夏的侵扰。契丹和西夏打过来了,那就给他们送土地,送钱物,宁愿苟且偷生,也不愿洒血沙场,去争得寸土。边关告急,奏报一道紧似一道。声声马蹄,踏碎了多少人的清梦!皇帝似乎已经习惯,振作过、图谋过,但终究看不到曙光,找不到出路,干脆夜夜笙歌;面对内忧外患,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在寻找济世良药,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他们咬着牙,埋着头,艰难地跋涉。王安石出现在艰难跋涉的人群里,怀着深深的忧患。这种忧患意识,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悲剧精神。这种悲剧精神作为对命运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是超越,是突破,是变革,是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一直熏陶着我们民族的性格,使中国人民能够正视人生和社会的负面,认识生活的严峻,以有备之心接受命运中的灾难和不幸,使民族性格变得完整而深刻。王安石为生长的时代忧患,为自己的家国忧患。他在十多年仕宦为吏的政治实践历程中,体察到从北宋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等方面所积累和形成的一些现实问题,慢慢地,脑子里形成了一整套的政治改革方案。他要把这套改革方案送呈皇帝,他以为这是济世救民的灵丹妙药,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仁宗皇帝没有表示太大的兴趣。读书人总是高看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总是不甘寂寞,总有一种表现的欲望,那好,就把《言事书》批给朝中大臣阅览,让他们去评判评判吧!《言事书》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后来改变了王安石命运的宋神宗。宋神宗此时还是太子,他的老师韩维给他讲《言事书》,给他讲王安石的忧国忧民,讲王安石的才华横溢。这位王储开始留意王安石。一登上帝位,就求才若渴,一天连发几道急令,从开封到江宁,催王安石去与他见面,与他去谋划改革,去实现《言事书》中设计的所有变法图强的理想。王安石在一个大雪天赴京。白雪覆盖的原野,云雾氤氲,一眼望去,但觉一片空灵纯净,使人尘虑全消。王安石踩着薄薄的雪,心情无比畅快,他以为遇上了明君,以为可以宏图大展,以为历史的春天就要来了。在驿站昏黄的油灯下,王安石泼墨挥毫: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几行字,豪气冲天,顶天立地。王安石自比商鞅,当然想到了五马分尸,想到了要为改革付出的所有代价。他决心要与神宗一道摆脱“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衰危困境,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他不在乎个人的命运,战国的吴起、商鞅作为政治家,谁不是把富国强兵作为施政的终极目标?王安石就这样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三、其诗文——意境深远,以理胜人

(一)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赏析】这首诗里面说明了五重意思,一是说出了政治的基础,二是说民心的向往,三是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四是说出了希望神宗能够效法秦孝公支持变法,五是说明了自己愿意和商鞅一样,为改革不惜粉身碎骨。“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这句诗其实就是把商鞅变法的徙木立信,十金搬木头的典故分化开解,其核心在于“驱民”。何为驱民,为何驱民,这就是政治的基础和民心的向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安石在地方前后28年的经历,让他深知民的重要性,而现在人们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因自比商鞅而遭到非议诋毁,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商鞅能够做到令到必行,改革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政令必行的最大前提是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变法的决心所在。而这次要发动的变革,王安石也是抱着和商鞅一样五马分尸都不怕的想法,也希望送神宗能够像秦孝公那样支持改革。一诺千金、令政必行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前提,完善的变法措施是改革的基础。然而要真正开展变法,面临的困难是民众是否会相信并支持,保守势力是否会反对甚至反扑,君王是否有足够的意志来支持和坚持。从中也能看到王安石的性格缺陷:以民为驱,自负于民众,以一当百,自用于文人,以君为用,自绝于天下。这首诗只讨好了皇上,却得罪了天下所有的人。(二)北 陂(bēi) 杏 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积累】

1、陂:意思是        ,        ,          。       

2、本诗在题材上属于        ,“杏花”与“梅花”类似,代表作者的                。

(三)孤 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①天质:天生的禀性。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②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③凌霄:形容泡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④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解愠:指感知老百姓的疾苦。⑤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练习】(1)全诗表现了孤桐的什么特点?                                                                                                                                                         

(2)简要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历代文人赋予“孤桐”丰富的意象内涵,包括“知音”意识(高山流水)、“古朴雅正”(风格、风气)、“清高孤直”(个人品质)。

(三)狼山观海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积累】

1、阆苑:意思是        ;槎:意思是        。       

2、本诗通过描写                                  ,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观海的            。

(四)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祇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积累】

1、伊吕:“伊”指    朝的        ,“吕”指    朝的        ,二人分别辅佐君王      、      ,皆有大功,后泛指辅弼重臣。据此可以判断,这首词在题材上属于          。

2、穷通:“穷”指            ,“通”指              。

3、龙虎:易经中有“云从龙,风从虎”,此句将云风喻      ,龙虎喻      ,意为明君与贤臣合作有如云从龙、风从虎,建邦兴国。

4、祇:意思是        。《马说》中有“                  ,                    ,不以千里称也”。【练习】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读  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黯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释】①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元祐元年(1086年)2月,朝廷编修《神宗实录》,书中对王安石多有诋毁。②行藏:《论语》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行,出仕;藏,退隐。这里指一生的经历、事迹。③黮黯(dǎn,àn),黑暗没有光线,这里是蒙昧的意思。

【译文】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人可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啊,而他们的事迹最后会由谁来记载呢?    当时的人尚且难以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不准确,后世更是众说纷纭,看不清历史真相了。    史书上流传下来的也有糟粕,记录下历史事实就如同绘画之中画出人物之精神一般难。有限的记载怎能把古代圣贤的思想完整真实地表现出来?而总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练习】1、在诗中,作者认为史籍难于凭信的原因之一是(  )

A.后人对于历史人物的生平不够了解。   

B.历史人物生前可能已经被人们误解。

C.历史人物的品质很难用文字记录。     

D.记录历史的人故意隐瞒篡改历史。

2、这首诗颈链和尾联蕴含了怎样的哲理?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阐述。

(六)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赏析】王安石写王昭君,诗中寓有自己深沉的政治感慨。对于汉代的王昭君,后人评价多有不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借薛宝钗之口说: “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袭前人。”

王安石《明妃曲》的确是出于己见,不论是情态描写,还是命意所在,都达到了高超的地步。前六句写汉元帝初识容颜而不能自持,并追究画工的责任。以这种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以突出王昭君之美。昭君在非常伤心难过的情态下出场了,她泪光满面,鬓发低垂,徘徊不进,顾影自怜,因为伤心,面容失去了许多固有的神色。但君主看了仍心神摇荡,惊羡不安,发出“入眼平生几曾有”的赞叹,以致杀了不识美人的画工毛延寿,这就是侧面描写的独特效果。《陌上桑》中的罗敷的美,存在于观罗敷而忘乎所以的各种人的动作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一类侧面烘托,都是文学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

作为满怀政治革新抱负的王安石发此议论,并且是在给仁宗上呈变更法度的万言书搁置不行的嘉祐三年(1058)以后,很显然是有现实感慨渗透其中的。他写王昭君心知不能回归汉廷,穿尽了带去的汉宫服装,并且捎口信打听中原的消息,但是却只见雁飞,而不见皇帝的书至,孤凄冷落,十分可怜。这里有对昭君远托异域的同情,有对昭君怀念故国的赞颂,也有自己不得在朝廷为国报效的恨憾。诗人在诗的最后写家人对王昭君的寄语,把现实形势看得很透彻。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家里人告诉昭君:你好生在北国的帐篷中住下去,不要老想着家里了,你难道没有看到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得宠一时,不也被打进冷宫了吗?该失意的在哪里都一样,并没有什么塞南漠北的区别。 “君不见”之叹,正是怀古诗的叹古伤己,它的凄恻动人之处,正在于此中有历史与现实,古人与今人的多重寓意。

(七)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练习】请填写下表,体会诗歌意境,品味作者情感:诗人位置      所见所闻            所感

(八)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赏析】“护田”与“排闼”:这典故都出自《汉书》。 “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出使外国者。此句写伐大宛后汉朝对西域的镇抚。大宛杀昧蔡改立毋寡之弟蝉封为王,他遣王子入汉为质。汉厚赐礼物给大宛,又派使者到大宛西边诸国去宣扬征伐大宛的威德,并设置酒泉都尉,在仑头屯田,以保证和西域的交往。“排闼”出自《汉书.樊哙传》,据记载,黥布反叛时汉高祖刘邦卧病不起、心绪烦乱,令守护之官不得使群臣入见,群臣于是不敢入。十余日后,樊哙不顾禁令“乃排闼直入”,群臣亦随之而向刘邦陈言利害,终使高祖解颜起床。“排闼”即“硬推开房门”,成为咏樊哙的典故,亦引申为形容气势非凡。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九)山  中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赏析】第一二句重点突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还有对于生活本真细腻的描写: 随着月色,一个人上山去,由于没有朋友一起,只好是寻觅云彩与我相伴。第三四句写得很有趣,也是写出了新意:春天的露水飘落到花朵上,那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沾满了我身上的衣服,使得我全身都充满了浓浓的香味。前两句写了进山时的心情,到最后两句重点突出山中的美景,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十)赠 介 甫    欧阳修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尊酒盍留连?

【注释】①欧阳修当时是文坛领袖,大力提倡诗文革新,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反对当时浮艳的文风。②翰林、吏部:翰林指李白,曾任翰林学士,世称李翰林;吏部指韩愈,曾任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二者都是用官职称人。③绿绮:古琴名。传说汉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赠绿绮琴。后用以指琴。

【练习】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该诗虽为赠诗,但并非一般应酬之作,诗中包含着诗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B.首联使用借代手法,诗人将王安石比之为历史上的诗文大家李白和韩愈,从中可见对其诗文才华的欣赏。

C.颔联中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年老,但也要与王安石争锋,因为后世之人难以与王再争髙低。

D.尾联表现了诗人欲相邀结识王安石之意,这从“闻名”“相逢”“尊酒”等词可以看出。

E.本诗以反诘句收尾,强调自己要与王安石流连于杯酒之间,及时行乐,忘掉忧愁。

2、本诗的颈联“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常被后人称道,请从表达技巧角度进行赏析。

(十一)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它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赏析】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一开头,用“登临送目”四字领起,表明以下所写为登高所见。映入眼帘的是晚秋季节特有的白练般清澈的江水和连锦不断翠绿的山峰。船帆飘动,酒旗迎风,云掩彩舟,白鹭腾空。这图画难述其美的江天景色使诗人极为赞赏也极为陶醉,同时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换头之后写怀古: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帝王,争奇斗胜地穷奢极欲,演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亡国悲剧。千百年来,人们只是枉自嗟叹六朝的兴亡故事。但空叹兴亡,又有何益?诗人在这里表现了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伟的气概。不仅批判了六朝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叹兴亡。六朝的往事都随水逝去,空余寒烟芳草。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顾国家兴亡,还沉溺于享乐,吟唱着《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曲。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反对“谩嗟”六朝兴废,在北宋这积贫积弱的现实面前,要汲取历史教训,从政治上进行改革,免致奢华靡费导致国力衰竭,重蹈六朝覆辙。

【散文阅读】半 山 园 情 思    徐兵博

沿着南京城古老的明城墙,从中山门进入城区,南向行驶一段路程,便会在路边的站牌上,与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名字【 甲 】(萍水相逢/不期而遇):半山园。熟知历史的人,莫不知道这个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个称谓记录着一段王朝兴衰的沧桑历史,更纪念着与那段历史【 乙 】(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一代政治巨擘和文化大家,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洁、最实干有为的官吏代表——王安石。公元1076年,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变法运动屡屡受挫,56岁的他第二次罢相,退居南京(时称“江宁”),在城外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名为“半山园”的不起眼的小宅院,过起隐居生活。在这里,王安石度过了人生最后近十年的时光。

如今的半山园,隐藏在一所海军院校的角落里,后面紧挨着古老残破的明城墙,左侧是一个小土墩,右侧是十余幢高大壮观的现代建筑。静立一隅的半山园大门紧锁,青瓦白墙的小屋一看便知是现代粗糙复制的产物,充满了矫作和伪饰。门前肃立着一尊汉白玉荆公雕像,长须飘然,神色静穆。由于这里尚不对外开放,我们无法进入屋内。但我并不十分在意。能在半山园近周徘徊,遥想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当年斗笠蓑衣、瘦驴独行的身影,感知他的悲愤心情、千古遗憾,追慕他的伟岸人格、高大精神,便已足矣!足矣!

离开半山园,陪同的朋友指着旁边的土墩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墩”,是东晋谢安的埋葬之所。我恍然明白王安石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设他的“半山园”。史载,一代名相谢安原本名叫谢安石,当年王安石之父王益给儿子起名的时候,本有希冀儿子直追古贤之期。想必,曾被推誉为“安石不肯出,天下苍生何”的谢安,一定是王安石自小心向往之的偶像。在政坛叱咤风云多年,历经起落坎坷后,王安石一定想到了谢安的“东山再起”。怀着以退为进、伺机再起的强烈愿望,他选择在谢公墩旁,建起了自己的半山园,等待着重整改革局势、再掌国运航舵的历史机遇。只可惜,支持他的宋神宗骤然去世,使他梦想破灭,终究没能实现报效国家、造福民众的理想,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长叹。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历史上两位名相,不但同名,而且魂归同处……

站在谢公墩上,我不由再次浮想连篇。想当年,王安石流连于此时,一定会反复总结自己的功过得失,他一定会深深地不解,为什么以他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地位和能力,还不足以挽救那个王朝一步步倾颓?他或许会联想到,为什么以谢安那样的风流才情、崇高威望,同样也挽救不了东晋的覆灭?当然,在他之后,如他们一样的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们,都曾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但无论他们怎样付出,最终依旧是徒劳。历史大势,就如半山园后明城墙外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

半山园后的明城墙,有一段已经坍塌,到处是散落的青灰色巨大城砖。朋友说,那些城砖是南京市保护文物,每一块砖上都记录着一段别样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一如秦汉唐宋诸朝开国之君,同样梦想着江山万年不替。为了让城砖坚固耐用,他让所有工匠和监制官吏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砖上烧制出来。如果哪段城墙因为城砖质量不合格而坍塌,便可通过上面的名字追责相关人员。

朱元璋这一招“问责制”的确令工匠烧制出了至今仍然坚厚无比的城砖。但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墙牢固与否,不仅取决于每一块城砖的坚硬程度,更重要的是地基是否牢固以及城墙的整体形制设计如何。再结实的城砖,依然阻挡不了城墙总体上的坍塌。看着那散落满地的城砖,我忽然想到,这一块块坚硬无比的城砖,岂不就如封建王朝那一位位忠臣良吏?比如“①□□□□□□□□□,□□□□□”(出自《游褒禅山记》)的王安石、“②□□□□□□□□□,□□□□□□□□□”(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当然,还包括所有从数千年封建火窑里烧制出来的、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民众——即便他们忠贞如斯、智慧如斯、坚忍如斯,却终究难以抵挡封建王朝的最终崩溃。徘徊在坍塌散落的城砖之中,大家好奇地一块块翻看着砖上烧刻的文字。这些五百多年前的陌生名字,让我们感慨万千,反思良多。当年的朱元璋一定想不到,他意图用以建筑他那万年不倒王朝的城砖,不但没有让他的王朝金瓯永固,反而以这种坍塌暴露的方式,让后人记住了那些创造了历史的工匠和基层官员,以及那些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

这些城砖让我们见证了一句名言: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同时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1、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萍水相逢    息息相关         

B.不期而遇    一脉相承

C.萍水相逢    一脉相承         

D.不期而遇    息息相关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巨擘:擘读bò。本意为大拇指,文中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杰出人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B.东山再起:文中指退职隐居后重新出任要职。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C.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竹,要用火烤得竹板像出汗一样冒出水后,才容易书写。文中指著作完成。出自《史通·忤时》:“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D.金瓯永固:瓯读ōu。文中比喻国土像黄金做的盆一样完整,政权永远牢固。出自《南史·朱异传》:“尝夙兴至武德合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3、根据文意,在①②句方格里填写出诗文原句。                      ,                    。                      ,                    。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王安石给自己的宅院起名为“半山园”,蕴含着对王朝兴衰的历史回忆,寄托清正廉洁的政治追求,含义深远。

B.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在半山园隐居,直到去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再度出仕,继续推行变法运动的改革理想。

C.如今的半山园被现代建筑包围、侵占,原本的屋舍荡然无存,作者徘徊在门前,为后人淡忘王安石而痛心。

D.无论地位多高、能力多强,都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王安石、谢安等人不懂这一点,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

E.封建统治者想让自己的王朝不朽,却终被历史无情淘汰,而默默无闻的工匠,却在历史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5、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中写谢公墩和明城墙的用意是什么。(8分)

6、本文认为“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5分)

7、文章结尾说“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请简要解释这里的“文化”指什么。(4分)

【文言文阅读】王安石传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位之人/才 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B.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C.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D.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D.“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少年时酷爱读书,思维敏捷;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很多所谓“大儒”,都是才能庸俗之人罢了。

C.王安石认为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当时最亟需的了。这得到皇帝的认可。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②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答司马谏议书【对照阅读】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安石启:昨日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以为跟您友好相处的日子很久了,但讨论国事往往意见不同,这是由于所采取的政治主张和方法不同的缘故。我虽然想硬在你耳边罗嗦(强作辩解),恐怕结果一定不会得到您的谅解。后来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书信往来是不应简慢无礼的,因而我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1)司马谏议: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当时任右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他是北宋著名史学家,编撰有《资治通鉴》。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法,他竭力反对。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主国政。次年为相.废除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2)某:自称。启:写信说明事情。    (3)蒙教:承蒙指教。这里指收到来信。(4)窃:私下,私自。这里用作谦词。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写信称对方的字以示尊敬。游处:同游共处,即同事交往的意思。 (5)操:持,使用。术:方法,主张。 (6)强聒(guō):硬在耳边哕嗦,强作解说。聒:语声嘈杂。(7)略:简略。上报:给您写。回信:指王安石接到司马光第一封来信后的简答。(8)重(chóng)念:再三想想。视遇厚:看重的意思,视遇:看待。    (9)反复:指书信往来。卤莽:简慢无礼。(10)具道:详细说明。所以:原委。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现在您所用来教诲我的,是以为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的人都怨恨和诽谤我。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交给主管官署却执行,不算是“侵官”。发扬(恢复)前代贤君的治国原则,以便兴利除弊,这不算是“生事”。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算“征利”。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至于怨恨毁谤的很多,那是本来早就该料到会这样的。(12)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13)名实:名义和实际。  (14)怨谤(bàng):怨恨,指责。(15)人主:皇帝。这里指宋神宗赵顼。  (16)议法度:讨论、审定国家的法令制度。修:修订。(17)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员。  (18)举:推行。  (19)辟邪说:驳斥错误的言论。辟,驳斥,排除。(20)难(nàn):责难。壬(rén)人:佞人,指巧辩谄媚之人。    (21)固:本来。前:预先。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守旧之风已经不是一天了,做官的人又大多不为国家大事操心,以附和旧俗之见来讨好众人为美德。皇上却想改变这种现状,而我又不顾政敌的多少,想尽力去帮助皇上抵制他们,那么,众人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过去商王盘庚迁都,群起怨恨的是老百姓,不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做去,他认为正确,看不出有值得悔改的地方。如果您责备我执政很久了,没有能够帮助皇上大大地做一番事业,以此造福人民,那我自知有罪了。但如果说今天应当什么事也不必干,只是守着老规矩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没有会面的机会,不胜(实在)诚心仰慕得很。(22)恤(xù):关心。同俗自媚于众:指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  (23)上:皇上。这里指宋神宗赵顼。乃:却。  (24)抗:抵制,斗争。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士大夫”。    (25)汹汹然:吵闹、叫嚷的样子。(26)盘庚:商朝中期的一个君主。商朝原来建都在黄河以北的奄(今山东曲阜),常有水灾。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和自然灾害,盘庚即位后,决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这一决定曾遭到全国上下的怨恨反对。后来,盘庚发表文告说服了他们,完成了迁都计划。事见《尚书·盘庚》。  (27)胥(xū)怨:全都抱怨。胥:皆。(28)改其度:改变他原来的计划。    (29)度(duó)义:考虑是否合理。度:考虑,这里用作动词。(30)是:这里用作动词,意谓认为做得对。    (31)膏泽:施加恩惠,这里用作动词。(32)一切不事事:什么事都不做。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33)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    (34)所敢知:愿意领教的。知,领教。(35)不任(rén)区区向往之至:意谓私心不胜仰慕。这是旧时写信的客套语。不任,不胜,受不住,形容情意的深重。区区,小,这里指自己,自谦词。向往,仰慕。

【赏析】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第一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第一段第一句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昨日蒙教”是礼貌性套语;第二层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情色彩很浓,使司马光很是舒服;第三层急速转到“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这三层意思集中在一句话里显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不伤感情,态度坦率。第二句又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司马光见解坚定,并不肯轻易改变,所以“虽欲强聒”多讲几句,一定得不到见察;对于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来信,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白辨。第二层是:经过仔细考虑,司马光很是看重自己,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所以要做详细解释,希望司马光能够宽恕。这里说明了作者的态度和方法,又显示出冷静沉着。第二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问题一一名实问题。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件事(即“实”)是否合理(即“名”是否“正”)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司马光在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实行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这些责难,如果就事论事地一一加以辩解,那就很可能会因为对方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或具体事实而陷于被动招架,越辩解越显得理亏;必须站在高处,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驳“侵官”。作者不去牵涉具体现象,而是大处着眼,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具体主管部门去执行。这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佞)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并由此引出下面一段议论。这一段,从回答对方的责难这个角度说,是辩解,是“守”;但由于作者抓住问题的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这种辩解就绝非单纯的招架防守,而是守中有攻。例如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的同时,也就反过来间接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不为天下兴利除弊的错误。特别是“辟邪说,难壬人”的说法,更毫不客气地将对方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对司马光的揭露和进攻,主要还在下面一段。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先指出: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非一日,朝廷士大夫多以不忧国事、附和流俗、讨好众人为处世的良方。在王安石的诗文中,“苟且”是因循守旧的同义语;而“俗”与“众”则是为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这里揭示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实质,正为下文皇帝的“欲变此”和自己的“助上抗之”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因此接着讲到“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只是说明保守势力的反对势在必然,却丝毫不意味着他们的有理和有力。接下来,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说明反对者之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得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盘庚之迁,连百姓都反对,尚且未能使他改变计划,那么当前实行变法只遭到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势力的反对,就更无退缩之理了。这是用历史上改革的事例说明当前所进行的变法的合理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答书写到这里,似乎话已说尽。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这篇短信笔力精锐,文字简洁而富有说服力,语气委婉而严正,既不伤害私人的友谊,也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作者的修辞和逻辑推理是根据对具体的人、具体的场合,运用了对比、类比等方法,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层层逼进,是驳论文的典范之作。这篇文章有三个写作特点。第一个特点,作为书信体议论文,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它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第二个特点,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个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第三个特点,是气势磅礴,寓刚于柔。全文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二,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第三,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虽则全文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如比如说详细的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您或许能原谅我,结尾又说您批评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王安石名言名句:1、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2、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3、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4、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5、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6、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7、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8、一言为重百金轻。9、礼贵从宜,事难泥古。10、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12、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13、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14、才之用,国之栋梁也。15、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16、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17、衣不求华,食不厌蔬。18、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19、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20、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21、人生乐在相知心。22、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23、任重者其忧不可以不深,位高其责不可以不厚。24、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安石:高考热点人物综合赏析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