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风险点》

        200.合作学习的风险点

        课改最大的特点是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任务。要求老师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上来,也就是把学习方式从传统学习方式(讲授)向现代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就是现代学习方式。要适应现代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必须转变,如果教师不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就建立不起来。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角色定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都要求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型,师生关系要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和学习的“合作关系”,要变教师“教”为教师“导”学生“学”,要体现学生学习“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转身”,从台前隐到幕后去。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都重视通过启发、讨论等具体的教学方法,都重视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假设,都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都主张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给学生交流、展现的舞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在现实教学中,导致课堂内学生学习方式很难变化的原因在于教师角色和教师教学方式不容易改变。这也是课改最难的地方,难就难在教师“怕”改变。其实,大部分教师是希望教学方式改变的,也不想拽着“传统的”“老旧的”使自己身心疲惫的方式不放。可为什么就跨不出改变这一步呢?这就牵扯风险评估问题,表现为“四怕”:

        第一,怕成绩滑坡。引入新模式、新方法担心成绩会掉下去,承担责任,这是老师的命门。因为没有人敢承诺采用新方式成绩不会掉下去,也不敢承诺只要改变就可以不看成绩。所以,担心成绩滑坡是老师惧怕改变的主要原因,开展合作学习也不例外。

        第二,怕两级分化。合作学习试图采用异质编组,将“学优生”与“学困生”捆绑,由“学优生”帮扶“学困生”,但会不会学优生“控制”学困生呢?使学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困,反而加剧学业成绩的两级分化呢?如果这一风险不解决,教师就很难心甘情愿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第三,怕课堂生乱。现在的大班额还普遍存在,如果采取合作学习,不便于教师课堂监控,就会出现课堂乱象,也不利于课堂指导,出现更加低效现象,这也是教师最大的担心。

        第四,怕能力不够。合作学习相对于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对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最高。因为自主学习一般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只有在学生遇到独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需要教师的帮助;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研究者和指导者;而合作学习则是以小组形式展开的学习,教师要集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活动的指挥与决策者、管理与参与者、观察者、仲裁者的职责于一身,要扮演好这些角色,其难度是很大的。

        基于上述风险,老师们才“怕”积极、主动尝试使用合作学习。所以,我们在要求老师使用合作学习时,向老师公开暴露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有风险不可怕,关键在于敢于面对、一起实践、共同研究,这样才能帮助老师打消“怕”的疑虑,用好合作学习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作学习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