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的手机电池

柴门醒客

手机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人手一个甚至多个。手机靠电池供电工作,没有电的手机就是废物。但是手机电池在厂家和商家的操弄下已经有了不义之嫌。

电池的寿命远低于手机,决定了它只是消耗品。早期的手机电池也确实是作为消耗品存在的,类似于衣服的纽扣、鞋的鞋带、桌子上铺的桌布等等。消耗品的特点是易损坏、多更换。担心电池供不上电,出门带一个备用即可;一个电池寿终了,自己换一个就是。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电池变成了手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专业人士难以拆卸。某网站的电池卖家提供的拆卸需要的整套工具就足以让你止步了。你需要仔细拆下手机背盖,那是用胶粘死的,并非螺丝固定,然后一步一步取下电路板,然后取下电池。说是“女生也能拆”,只是商业用语而已,千万别当真。


                                                  手机拆卸电池的工具


好不容易取下了,还得将新的装回去。电池接口可不是纽扣式的,也不是只有正负两个头的简单接口,而是柔性电缆连接的。你自己想办法弄上去吧。

几番折腾,终于装回去了,完事了吗?哈哈,还没有,你或许发现新电池和旧差别不大,原因是:路还没走完,你还没有将手机里保存的“充电次数”清零,手机还是按照旧电池的数据给你充电,于是……。好吧,继续吧,我想不用继续了,知道你已经知难而退了。

说它“不义”是从几个方面考虑的。

首先是对环保不利。本来可以随时替换的电池,被当成一个组件了,失去可更换性。原来出门带一个备用电池可以解决的,现在需要充电宝备用。充电宝相当于一个特大容量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肯定大于手机电池,此举无端增加了充电宝的市场消耗总量。尤其是当电池快寿终的时候,本来备用电池可以让其维持一段生命,现在要带充电宝备用,就懒得维持了,干脆换新电池,于是又增加了环境的压力。

其次是在电池中加入了电路,大大降低了电池的可互换性。电池内加入的电路多为充放电的保护电路。如果不用原厂家生产的电池,无论和手机的配套性能,还是和充电器的配套性能都会下降,安全性能也会下降。结果是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换电池的不方便。换新电池需要要找专业人员,远没有自己动手方便。

世间任何事情需要一个合适的平衡,对手机厂商而言,电池部件化,等于从通用件变定制件了,当然可以增加厂商的利益。从好的方面看,可以将手机设计得更紧凑,将活动后盖变成粘接后盖,也减少零件数量。但是总体来看,是弊大于利的。

类似的“不义”例子并不少见。大型家电取消电源的硬开关,只剩下软开关便是一例,这意味着你的家电是永远连着电的——除非从插销板上断开。如此大的举动居然无需认证,漠视安全,只需决定。“消费者是上帝”只是一句戏言,他们只是弱势群体而已。“从众”演变为“从大”——看行业内的龙头老大怎么做就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义的手机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