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范跑跑”事件

一个人挑战了社会主流价值观,难免被千夫所指。



最近翻看了《一虎一席谈》关于汶川地震“范跑跑”的辩论,范美忠不愧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与“郭跳跳”辩论时逻辑清晰,尽管知道自己在舆论中处于弱势,却依旧全程坚持着自己理念,毫不示弱。


相比之下,“郭跳跳”翻来覆去就那么些观点,举例类比不当,用词鄙陋,还一度任性离场,实在没有风度。有趣的是,在该档节目播出之后,舆论从一开始一面倒地批判范美忠开始转向,很多网友表示理解和同情,甚至坦言“如果在范跑跑和郭跳跳之间选择一个做孩子老师的话,我会选择范跑跑。”



“范跑跑”与“郭跳跳”

两人不分伯仲。


平心而论,范美忠在地震来临之时抛下学生这种行为我们并不好评论。扪心自问,在灾难来临之时,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谭千秋老师一般舍己为人?


人的本能就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有专家说人的本能分为“低级本能”和“高级本能”,低级本能促使人趋利避害,高级本能让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在灾难来临之时尤其是地震这种只有短短几十秒乃至几秒的突发性事件面前,一个人真的能够想到那么多的事情,能够想到那么多因素吗?更多的就是靠低级本能寻求自保罢了。为什么有很多网友在看完节目之后表示不喜欢郭跳跳这样的道德帝,就是因为郭跳跳只会耍嘴皮,以上帝视角居高临下地批判范跑跑,节目促使更多人去换位思考——在那种情形之下,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自保呢还是先救学生?这时候很多人就开始犹豫了,毕竟说的容易做的难,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圣人,都会舍己救人。而且范跑跑自己也坦言,他不是一个勇敢的人。


理解但不支持

我能理解范跑跑在地震来临之时自己先跑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我支持他。


范跑跑是一个灾区民众,他经历了那场不堪回首的灾难,在他的精神上肯定也造成伤害,值得同情;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人民教师。在汶川地震中,相信抛下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止范跑跑一人,但是为什么范跑跑会受到舆论的一致讨伐呢,就是因为他在“本能”之后“自发自觉”的高调抗辩行为。范跑跑在网络上发文、在电视节目里高调为自己的“先跑”行为辩护,“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而不是美德”、“哪怕是我的母亲,在那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这样的言论怎能不令人气愤呢!



汶川地震导致“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这样的数字触目惊心,在举国上下为汶川灾区悼念死者、拯救幸存、为灾民重建家园,甚至有志愿者、消防人员因此失去宝贵生命的社会背景下,范跑跑作为一个老师发表如此言论,挑动了整个社会敏感的神经,无疑是在救援者和灾民心上狠狠地插了一刀。


2010年玉树地震时期的“袁思雯事件”,可以说是范跑跑的一个注脚——当全国都在为玉树灾区人民祈福、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时,网友袁思雯因为无法玩QQ炫舞而在贴吧大发牢骚,怨及灾区人民,口出狂言“顶个P顶,特么的地震连游戏都不让玩,恨死他们了”,此留言一经网友转发,立刻遭来人肉和围观。


另外,中国人自古讲求“孝道”,连母亲都可以抛下的人,简直是在挑战中华民族的核心传统价值观,是可忍孰不可忍,联想到“聊城辱母案”,可想而知,范跑跑当时这样的言论被舆论批得体无完肤纯属意料之中。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作为一个教师,连最基本的孝道都不能够传授给学生,是不是有失师德呢?那些支持范美忠做孩子教师的家长,看到这样的言论难道不会感到寒心吗?


理解但不能容忍

如果容忍范跑跑高调辩护的行为,那带来的将会是知识分子公信力的损伤。


同情、理解范跑跑“先跑”的行为,这不为过,毕竟他展示的是人本能的一面——每个人心里都可能住着一个“赵跑跑”、“王跑跑”。但是,如果容忍范跑跑高调辩护的行为,那带来的将会是知识分子公信力的损伤。


抗灾期间,把范美忠从需要辩护的人变成应该学习的人,给他冠以“诚实”和“勇敢”,将会损伤知识分子的公信力。大众会认为,知识分子是一些胆怯的人,自私的人,会临阵脱逃的人。知识分子本是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肩负起引导民众思想的重任,这是社会赋予知识分子的权利。范跑跑这一类知识分子以他们的名义扩大事态,借以宣传自己的主张,至少对他们是不利的。特别是在范美忠事件中,硬要说他没有错,而且还伟大,是自由主义的典范,是很危险的。


范跑跑是一个真实的人,讲的是大实话,但他的实话,却触动了社会脆弱的神经。言论自由没有错,但不该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



在灾难之下,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不是勇士,而是搅乱社会稳定的疯子。





晚安,这里是“记忆之叶”

在这个嘈杂的城市里

跟你分享我的所思所想

愿你一切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范跑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