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无所谓先生
有一天,朋友给我了些甜食,没想到的是引起了牙齿的莫名酸痛。最后上网了解到,这是智齿。
因为平时对于甜食本来就不太感冒,所以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自从我意识到每次吃甜食的时候我的牙齿会有酸痛感,不对,是有智齿过后才有的特别疼痛的感觉。
我就在想,以前的时候明明也吃过甜食,牙齿也似乎没有痛过,但知道自己有了智齿以后。从开始吃面包会痛到最后喝豆浆都会疼痛。
于是,我就每天想着要不要去拔掉智齿,于是又去找无所不能的大娘就行搜索,结果观点看多了答案看多了才会让人觉得纠结。
这么说,其实智齿是不用拔除的,当然是没有影响其他牙组织的情况下。但是每次不是特别疼痛又让我觉得没必要去拔牙。
所以说当我的关注点在我的牙齿上,我内心隐隐约约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吃甜食牙齿就会痛的讯息,就是所谓的一种心理暗示。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就是树叶可以把人手指割掉。
比如说给人蒙上眼罩,告诉他我将会用刀割掉你的手指,面对一个漆黑的世界,一切恐惧都来源于无知。然后用树叶割过去的那一刻,手指就像被刀一样就被切掉了。
我们抛开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谈,既然是讲故事,当然是要表明某种道理或者观点。那么这件事情所要表达的就是当一个人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对自己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在生活中,为什么一样的事情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和心理暗示有很大关系。尽管心理暗示大多数时候是让人陷入一种和现实反差极大的囚笼中。
当然,心理暗示肯定像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肯定也有消极的一面,而利用好这个心理暗示的人也往往会让人激发自己的潜能。
比如我们做销售这一行,有人说有客户来到店里,你看看客户穿的什么,戴的什么手表,提的什么包包。你就大概知道对方的消费水平了。
我虽然很不赞同这种看人做事的方法,人人生而平等,更别说是客户。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改变不了其他人想法,我们做一些自己觉得合适的事情就是。
如果你去看一些外在就心理暗示这个客户没什么消费能力,那就有点现实了。不管客人花一块钱还是一万块都是上帝,戴着社会眼镜看人很不合适。
这种行业上的这种心理暗示往往会导致对于客户的热情度明显不一样,我们其实没有资格去给客户贴标签。因为一个客户不管花钱的额度是多少,我们的热情度以及态度都是不应该变的。
作为一名销售,秉承着以服务为客户的原则,毕竟说到底推销产品就是在推销自己。只有自己真的是为客户着想,设身处地的并且有同理心的为他人着想才能达到一个双方认可的平衡。
刚毕业就被HR拉来做销售,公司老板经常找到我谈话,因为工作业绩不是很理想,依然把我留在公司,并且让我来直接和客户订单。
其实有时候出发点不一样,收获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比如说你和客户谈订单,你就冲着你最后能完成业绩去的,那么就显得有些太急切并且也太功利,也让客户感觉到很不是舒服。成交率也就低了许多。
而把主观意识先去掉,首先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知道对方的需求然后对症下药这才是最正确的销售。其实在人与人之间交往或者进行商业交易来说都是一样的。
只能说一名好的销售可能是这样,明白客户的需求作出最合理的方案,最后双方各取所需,花钱办事花的开心而不是让客户感觉到勉勉强强,在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下然后水到渠成顺便完成自己的业绩。
我觉得这才是一名销售应该做的事情。
我其实就特别反感以欺骗消费者达到目的的手段。比如之前一个人打电话来说是10086客服,说我这个套餐可以升级成价格一样的然后流量不限量的一个套餐,本来一听到这种电话总是会有挂断的冲动。但是每个人出来混都不容易,我还是愿意让人把话说完。说完之后我就发了验证码,天上哪里有掉下的馅饼。
结果我去营业厅办手续,营业厅小哥说这预定了个三百块的套餐,我回想起来才明白那天电话的事情。其实当时有在犹豫又在给自己心理暗示这是真的,结果因为一点侥幸心理导致自己被蒙在鼓里。
所以说良好的心理暗示能够给人一个方向指导作用,但是脚却是还在长在自己身上。只有身体与思想的和谐统一,才能够让良好的心理暗示产生积极的效应。
心理暗示的作用可想而知,其实不管是销售也好,做人也罢,给自己心理积极暗示会让你看见未来的美好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