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双十一买买买了,但这又有什么错?

       说真的,本来我想写的是“双十一,谁填满了你的购物车”,然后批判一下从众的心理,点破一下商家的诡计……好的,一篇顺利成章又迎合受众的文章新鲜出炉了。

       不过我越想、越写,心里越不是滋味,一句话在心里逐渐清晰,终于忍不住又写下一句看似任 性的话——对,我双十一就是买买买了,但这又有什么错呢?


       双十一声势浩大如期而至,历经了与商家心理、智慧的博弈,冲破了手速、运气上考验,我们终于,在那个夜晚以最优惠的价格成功抢购到了心仪的商品,可谓“费尽心机”、历经重重磨难,打了个漂亮的胜仗,最后快乐的进入了梦乡。

       然而第二天起床,我们却像是共同经历了一场非正义性的战争。我们总要面对一些心照不宣的笑容,然后回答一些提前预设好答案的问题。“加油,尾款人!”“诶诶,双十一你剁手了吗?”,然后在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一检讨,给自己贴上“不理性”的标签。

       尤其在一些公众的场合,仿佛以双十一为主题寒暄一二,再讨论一下“消费主义陷阱”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又充斥着针对双十一的批判性文章。我们这波生机勃勃的韭菜,继被各类商家掏空了金钱之后,又被一群新媒体写手再次利用购物后的愧疚心理,赚足了话题和流量

        仿佛在这个时候,不跟风说一句“要剁手”,再剖析一下“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做足了检讨,我们就不深刻,我们就不理性,我们就在盲目从众。

        但是,如果双十一购物是一种从众,但双十一消费后检讨、懊悔又何尝不是一种从众呢?


        双十一之后,愧疚感最重的瞬间凝固在看见支付宝账单的时刻。

        愧疚感是比出来的。比平时“润物细无声”式的消费多出几倍的购物金额会让我们怀疑人生,再加上与周围人情绪的同频共振,所以产生懊悔情绪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一种必然。

       然而这样必然的懊悔是否就一定理性呢?


       今年是双十一的第十二个年头。

       对于双十一,其实大多数人早已脱离了一开始的新鲜、刺激感,在商家成功的营销下,人们逐渐对双十一感到习惯和平常。

       我身边的大多数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早早计划自己双十一的购物清单,提早关注和比对商家的优惠力度,在双十一之前,他们的购物车就已经准备妥当。而双十一的那个夜晚,也就只剩下单结算的过程。

       他们的决定其实并不是临时瞬间做下的,而是经过了一个长期思考,准备的过程。

       “不买立省百分百”,可那是针对未来也不再会继续购买的商品而言的。对于一些生活必需品,这显然不成立。而对于自己心仪已久的商品,这同样也不成立。因为这样长时间的心动,其实总有一天会转化为行动的。

    只要确实是从自己出发,以自己切实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其结果又是在自己有能力承受的范围之内,就不必再为已经过去的双十一而后悔。

     至于之后比较干瘪的钱包,只能一边苦涩的承受——一段时间内不能随心所欲享受美好生活的结果,一边快乐的接收一个个到达的快递包裹了。

     双十一,一分不买,和买得开心,只要确实是顺从了自己的合理需求,那两者其实同样值得肯定。

     前者不必要满世界炫耀,后者也不必长时间忏悔,不忐忑不纠结,平淡的过好接下来的日子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我双十一买买买了,但这又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