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落地24步法》第四章第三节步法3:科学性:KR的创建和训练

第四章,第三节 步法3:科学性: KR的创建与训练

KR的创建

本章的前两节,分别阐述了如何创建OKR目标,以及启动OKR之前训练拆解目标辅助工具---鱼骨图,在使用鱼骨图拆解目标的过程中,细节尤为关键。

第一步,将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的有效任务;

第二步,将可执行的任务转换为可量化的结果;

第三步,针对量化的结果,进行充分必要筛选,并按照优先级次序排列。

   OKR中的KR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义?

   KR是定量的描述,是用来衡量我们制定的目标达成情况,或者说,我们是否达成目标的要求。KR是对前面设定好的目标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的描述。目标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产生的关键结果,有效的支撑着目标的达成。

KR的特点

Key not all(非全部):KR并非不同的日常工作,而是一个“关键”结果;

Specific(具体):KR应该是具体的,详细的,

Measurable(可衡量):工作进展可以实时测量;

Results not tasks(成果):KR是成果,不是任务;

Aspirational(有挑战性):KR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Clear(清晰):表述精准;

Scored(计分标准):用0-1之间的分值,进行打分。

Owned(自主):KR都应该来源于KR所有者自己;

Positive(积极):结果导向为正向;

Horizontally Aligned(左右对齐):与团队中成员,进行必要的对齐;

Progress(有进展):KR每周都要跟进评估。

  在OKR的咨询辅导过程中,接触很多行业,包括;移动互联网,新零售,装备制造,物流,航空航天,传统百货,商业地产,精密制造,餐饮连锁,渠道分销,金融保险,大健康,大基建等,2018年,我受邀为一家全国连锁的民营医疗机构,做OKR授课及落地辅导,整个项目进展下来,不仅颠覆了我的很多认知,也丰富了我在OKR落地辅导的行业宽度。

KR设计体验

      这家机构产品线分为两条线,一条线为全国性的专科医院,另一条为全国性的体检中心,战略定义为双轮驱动。

      课程整体进展非常顺利,中高层学习力很强,领悟,训练,分享,沙盘展示,视角呈现都很精彩,但是到了实战OKR创建阶段,问题就全部暴露出来了,医院的业务核心很多都是流程化作业,讲究“清单革命”,对于关键结果的设计提炼出现较大分歧,KR是具体的,有时限的,有挑战的,清晰可量化,可执行,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在优先级与度量方式的选择上,很多院长和科室主任们都很犯难。我去了其中的三个城市的几家分院调研,不断的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制作问卷,主题式互动会,出院后回访电话记录卡等,然后筛选整理,团队分析讨论。

        我回到总部后,给项目组提出建议:

1,基于患者的就医体验,要求各医院分别设计和绘制—患者体验地图;

2,基于服务角度,制作各分院的服务蓝图,并与患者体验相融合;

3,关于度量方式,建议将业务分类:周期性的业务建议使用区间度量,基础服务类的业务,建议采用正增长方式度量,投诉事故类业务,建议采用负增长方式,重大创新突破类业务,建议采用里程碑方式度量;

     经过辅导后,几个地区的院长慢慢找到感觉,基于患者体验创建的优先级,和基于业务类别创建的度量方式,在应用中逐渐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价值。

KR设计科学性

  KR的设计和确立是依靠科学性的,完备的KR是可以做到时时刻刻检验进度,以量化的形式呈现。在整个OKR体系中,KR的创建实施,对于评估打分,与目标的关联度,横向纵向的协同连接,整个团队的OKR达成,以及战略实施,都具有极强的价值,是所有战略意图与价值导向的根基。但是在撰写的时候,很多员工存在无从下手,或者变成了日常工作的罗列,我在课堂上给出终极答案:就是如果想设计出有效的KR,或者说短时间内对组织绩效提升,那么就强制自己和团队,对现有业务进行深刻的反思,对现有的流程,客户需求等进行盘点,对产品服务涉及到的整个链条进行彻底的梳理,对为客户服务组成的前台,中后台供给能力和品质,做关联性通盘思考。

   2018年夏,我受邀给一家教育集团做OKR落地,这几年国内的教育产业在快速崛起,期间头部企业已经进入到资本市场,市盈率很高,市场表现强劲。全国性细分市场已经出现,区域龙头格局不断交替,资本推动下,“跑马圈地”越演越烈。背后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叠加东方人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和当下恐慌的中产阶层,对子女未来的担忧和期许。

   这家机构产品线非常宽,从早教,幼儿园,少儿英语,K12补习,雅思托福,出国留学等,几乎囊括了整个从出生到就业的全时段。早期发展非常迅猛,体系内部用户资源进行转化。但伴随着竞争的加剧,细分市场上差异化产品层出不穷,并形成各自的品牌优势,新品牌牢牢的占据着独特的市场。传统的“大而全”的时代终结了。

公司高层曾经听过我的公开课,来到集团后,首先核心班子开会,明确启动OKR目的为,聚焦,创新。对于一家初创公司来说,OKR可能是一套生存工具;但对于一家大型企业来说,OKR则是一套创新,转型工具。

KR设计误区

整体OKR项目推进很顺畅,各项目各分校都积极配合,在OKR设计撰写方面,遇到了一些阻碍,但随着对业务的反思与梳理,KR的设立也基本可以掌握了。我建议在KR设立过程中,对业务进行分类设立,相对比较直观的就进行量化;而有些结果清晰,过程模糊的业务,就把过程细化;还有一些结果简单,过程复杂的业务就把过程流程化;伴随着OKR实施的评估反馈,员工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当月度复盘,季度中期会议的时候,很多KR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但并没有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到了季度末,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很多员工的KR达成了,但是目标没有达成,还有一些团队,员工的OKR达成了,但组织的目标没有达成。大家有些困惑,甚至委屈。

我和项目组一起开了个总结会,在会上我给出3点建议;

1,KR的制定和目标之间是极强的逻辑关系,如果KR全部实现了,目标就必须实现;

2,团队的OKR要覆盖成员的OKR,落实到具体员工OKR,上下级之间要形成有效的分解和聚合效应;

3,从时间节点和业务流上,团队内部个体同事之间要形成相互支持效能。

OKR是一套看似简单,用起来没那么容易上手的工具,一般需要3—4个周期才可以应用自如。

小结

本小节是OKR创建环节的重点之一,总结一下,撰写设计KR时几个核心点:

1,KR的设计是达成目标的正确路径,也可以理解为,按照这个路径实施,就可以达成目标;

2,KR设计必须遵循SMART原则;

3,KR的存在要以产出为基础,可衡量,可执行,设定评分标准;

4,KR是基于业务逻辑的科学设计。

实战寄语

一,落地手册

   在OKR应用环节中,目标确定后,KR的撰写相对轻松一点,目标的创建只要考察团队智慧和策略性思维,而KR的设定则主要考察科学性,调理性,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那些不论是挑战型目标,还是契约型目标的达成,而形成强有力的,关键性支撑的KR,是如何设计而来的吶?下面介绍几个实际应用方法。

1,将设定好的目标,不论是契约型还是挑战型,全部转换成有效任务;

2,将无法进行测量评定的任务删除;

3,将剩余有效任务,进行导向式的结论描述;

4,思考结论描述的限制条件;(例如;时间,数量等)

5,最终对应目标,进行强关联式删减。

二,案例反馈

   通过大量案例发现在KR创建环节,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了,直接关系到目标是否可以有效如期达成,以及组织资源的投入产出比。KR的设定在价值产出方面更加重要,初期应用容易集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1,缺乏目标拆解能力;

2,KR与目标关联度较低;

3,KR无法执行和操作;

4,KR评估标准模糊不清;

5,KR之间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层次混乱。

   现提供几种改进方式,来提升设计KR科学性。

1,深度反思业务本质;

2,对现有业务流程梳理,确认节点价值贡献点;

3,强化逆向思维能力;

4,日常工作中,从工作痕迹转向实时可评估。

你可能感兴趣的:(《OKR落地24步法》第四章第三节步法3:科学性:KR的创建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