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能力,就是持续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企业无论大小、无论阶段,创始人都有三个痛苦:战略的痛、产品的痛、组织的痛。企业增长与个人成长其实是同一套框架。人生的分野,企业的分野,就是在一个一个做决定的路口。
做决定,不是直觉,不是玄学,它首先是技术,然后才会上升为艺术。把过去靠拍脑袋碰运气的部分,分解为思考框架、决策模型,就是《梁宁·增长思维30讲》这门课的核心交付。本文是此课程的学习笔记。
在生死进退中增长
你是维持,还是增长?企业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就是维持;有GDP增长率的2倍属于惯性增长;而爆发式增长能超过GDP增长率的4倍。在成熟市场,爆发式增长需要靠红利,比如龙头红利、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网络效应等。而那些放卫星,出爆品,成独角兽的超级明星企业,它们的增长率就远不止如此。
爆发从哪里来?一定来自空白!空白又从哪里来呢?空白是曾经束缚市场的限制性条件改变了,压制市场的天花板被打开了,新一层的空间出现,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打破界限,即是增长
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市场今天的样子,都是在各种客观条件、既往路径、个人观念、环境挤压的重重束缚下,成为现在的样子的。技术革命在不断推进,束缚生产力和想象力的天花板也在不断打开。一层天花板打开了,一层新空间就出现。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会怎么使用它、驾驭它呢?
企业的死:失去战斗意志
《总体战》对战争有一句定义:“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
企业的死亡,来自企业主导者战斗意志的破产。主导者只要战斗意志不息,他总能再募到资源,再找机会,再干一把。
企业的退:善败者不亡
创业期待的是增长,其实天天面对的都是生死进退。要客观、冷静地看自己的真实处境。如果在维持线上,要关注抗风险的系统设计。
有些勤俭持家、微利经营的创业者,很努力地去追求增长,可是一次风险就击穿了他的生意。有些在当下这一仗里已经没有赢面的创业者,心存侥幸,不去设计撤退的方案,苦苦死撑,消耗所有人的时间和机会。
瑞士的军事理论家菲米尼说:“一个良好的撤退应该和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赞赏。”
有经验的兵家,会保护最重要的资产,主动下撤。所有的仗都不是白打的,你亲身战斗过,就强过所有只看过兵书的人。
无论胜负,战斗都会让你变强。认掉损失,保住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品牌,比如信用,比如你自己的心理能量,比如你的核心团队。阿里就说过一句话:核心团队是剩下来的,不是招募来的。
从草莽到腰部玩家:运营生态位
企业是附着于生态系统而活的,生态系统决定企业的高度,甚至生死。很多的创业者,不能实现增长的原因,是他们困在自己的ego里,不肯向外打量。
企业分成四种:草莽企业、腰部企业、头部企业和顶级企业。
草莽企业,有个机会,就生出一大片,来个规模大得多的对手,就死掉一大片。
草莽企业,核心动作就是一个字:冲。判断机会向前冲。
草莽初创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破局。种子需要破土,才能获得自身以前没有的外部资源,向规模发展。
草莽初创最重要的第二件事是坚决。草莽企业的很大问题是,出发的时候,就是想着冲一下看看,等等再看的心态太强,拿资源,锁定资源不坚决。
腰部企业,偏安一隅,但当头部企业发起终结战时,腰部企业所做的发展设想,甚至生存努力就都没有用了。
腰部企业,生于找准生态位——生态系统是丰饶还是贫瘠,直接决定了腰部企业的发展,深深扎根——要充分运用有限的资源,和周边环境盘根错节,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固化水土,把根扎下来。
腰部企业要有系统观,因为你的资源来自系统。首先,要大致理解所依附的系统,它为什么能存在;其次,要做系统重要的事。
头部玩家:终结一场战争
头部企业,抢占制高点,终结一场战争。那怎么找到制高点呢?这是世界版图的差异了。
百度是互联网的头部企业。在PC时代,搜索引擎是互联网内容的制高点。但是历史向前,世界在变化,版图还在不断展开。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百度的世界版图没有更新。
作为信息战场的后来者张一鸣,他的世界版图就挺有意思的。
张一鸣认为世界由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组成,而他要成为这个世界信息流的集大成者。因为张一鸣有这样的版图,所以有了字节跳动公司的业务战略,就是一横一纵。横轴是信息流的各种品类,纵轴是人群。
腰部企业和头部企业的差别是什么?
腰部企业只是想找个生态位,精耕细作地活下来。头部企业考虑的是,如何抢到制高点,终结这场战争。大家的动机不一样,作战地图不一样,因此对资源的配置也准备得不一样,入局的打法更不一样。
以腰部企业习惯的精耕细作来看,头部企业为了终结战争的打法属于资源浪费,是它们无论如何不能认同也不会效仿的做法。而曾经打过大决战的头部企业却明白,也许这样做确实浪费了资源,但是为了拿下整个战场,非如此不可。
举例:手机行业里的三类企业
中国手机现在很强了,不少国产品牌都是以腰部企业的姿势入场的。苹果、三星的价格不会降下来,那我控制成本,拿比较低的价格来进入,就能够有一个市场空间。在这个市场空间里,不断优化企业的效率,把产品毛利做得很低,因为我的企业效率高,就能在这样的毛利空间里生存。效率没有自己高的那些企业,价格降到这个点,就只能死了。因此企业获得了护城河,有了生存的生态位。但华为没有这样做。
华为用什么姿势做手机?通过数字,感受一下。
2016年,小米手机的开发人员大概是200人(不包括米聊等其他项目);华为当时有1.2万人围绕手机做开发。这就是姿势的差别。华为不是找生态位,它入场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是奔着最后参加大决战去的。
草莽企业的入场姿势是什么样的?
2014年,一家上市公司的老大找一位高手朋友去他那做手机。
他的原话是:“雷军有200人,我给你100人,精兵强将,咱们干翻小米。”
什么叫草莽?这就是草莽。
你可能会说,今天不少头部企业,在创业之初也是草莽呀。请注意,时机不同。互联网蛮荒时代处处是空白,你冲的速度足够快,就有很大机会成为头部企业。但今非昔比。
顶级玩家:跨越周期
草莽活在当下的机会里,而顶级企业活在历史周期里——技术周期、产业周期、市场周期、用户生命周期、政治周期、历史周期、企业家个人的人生周期。
大成靠周期,顶级企业一直在观察周期,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利用周期,一直在为跨越周期做准备。
考验顶级企业家的是历史观。
信息环境和决策模型,决定了做决定的能力。
两大电商巨头京东和阿里都是2014年上市。
2019年的京东和2014年的京东相比,变化不大。京东最核心的两个决定,一个是2007年自建仓储,一个是2008年扩品类,之后10年所有的决定,都是在这两个核心决定之上,优化运营级别的决定。
但2019年的阿里和2014年的阿里相比,变化巨大。今天的阿里是一家科技公司,他们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阐述都变了,说数据与数据技术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优先上,马云拥有的信息宽度,在中国企业家中是绝对顶级的;在决策模型上,马云、曾鸣、彭蕾、张勇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决策框架——马云做最大的信息发散,负责信息的广度;曾鸣基于未来做战略收敛;彭蕾关注组织发展,基于组织能力和价值做收敛;张勇基于业务和财务等方面作判断,并把决策落地。什么叫决策,就是发散与收敛,决而能行。
你的认知地图,你的战场
草莽企业有机会观,核心动作是冲;腰部企业有系统观,核心动作是投入资源,运营生态位;头部企业有世界版图,核心动作是收,站在制高点,终结一场战争;顶级企业有历史观,核心能力是跨越周期。
来源:得到APP·梁宁《梁宁·增长思维30讲》
声明:凡“暖笔记”版块文章,均为左暖整理的学习笔记,荣耀归原作者和上帝。
公众号:左暖念念,严选内容,每周学习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