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死于心碎——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吗?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在欲望社会里低欲望地活着,反而活得更舒展、更快乐。”

相信很多读者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书名和封面这段话。

其实我也是。

-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写于1987年。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一个痛苦和混沌的年代。民众极度失望,享乐主义风行,整个社会呈现一片精神荒漠。

还好,还有文学。文学和其他很多学科的不同,是真正关注人类本身的。

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回到当下,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膨胀的消费欲望,也在疫情中凋敝,被迫慢了下来。

民众在无休止的996、内卷中感到疲惫,在已经债台高筑的消费中感到迷茫——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还好,我们还有文学。

-



“在抵达生命的尽头前,你有一张关于痛苦的清单得填满——那张单子长得像联邦文件,只不过那上面要填的是你得去受的苦。有无数种分类。首先是肉体上的痛苦——比如关节炎、胆结石、痛经什么的。下一类是丢面子、遭背叛、上当受骗、遭受不公正对待。但所有项目中让人最难熬的必然与爱情有关。”

本书的主角肯尼斯并不像他的父亲,行走在爱情和欲望之间游刃有余。他更像是他的舅舅贝恩,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

贝恩是一个植物学天才,沉浸在植物的世界里。


开篇由一幅漫画引出,一对恋人坐在墓地的长椅上,内容很简单:

“你不开心吧,亲爱的?

哦,不开心,不开心!不开心极了!”

预示着舅舅在感情生活中的忧伤。


主角的母亲也曾评价说,“在爱情上面,我弟弟就是那种血友病患者,虽说一碰就会出血不止,却还要在黑暗中用剃刀刮胡子。”

在爱情上受到了伤害,舅舅会选择逃离。

舅舅的第一次逃离,是为了躲避疯狂控制他的女人,和摆脱另一个女人的阴影。

他带着同样在感情中受伤的肯尼斯,一起飞过大洋逃到京都去。

“我们可不管这叫逃跑。对吧?这是在度假。”肯尼斯说。


这次逃离回归之后,舅舅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和一个女人结婚。

他也许是抱着美好的期望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却发现现实并不是他所相信的那样。

很多时候,他只能隔着窗子,望着一株杜鹃花来排解寂寞。

可直到最后才发现,他最后一点精神的寄托也不过是假象,那株杜鹃花,是假的。

于是,舅舅再一次选择了逃离。

这一次更加的彻底,他逃到了北极去,和他所研究的苔藓植物在一起……



-

个人理解,本书所讲欲望的苦难,实际是广义的欲望。

在消费社会,欲望无限膨胀,匮乏感被极度放大。

许多人永远在为童年时没有得到的一个玩具而忧伤;许多人永远在为衣柜里永远缺的一件衣服而迷茫。

这种匮乏感与物质的丰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靠不停地买买买来获取快乐。很满足,很上瘾。但却是转瞬即逝的。狂欢过后,是更大的空虚。

就像心尖上的一道裂痕,被一次次撞击,越来越大。最终直至心碎。



-

书中的欲望是倾泻式的,让贝恩感到恐惧,想要逃离。

而当下社会中的欲望像是暂时凝住了——匮乏感仍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迷茫。

所以,当下许多人想要躺平,想要用低消耗来对抗虚无。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形式的逃离呢?

个人以为,逃避虽然可耻但是否有用,关键取决于内心是否活着。

我们可以心碎,但不能心死。

我们可以躺平,但不能摆烂。

心活着,就是还能够思考,还能够对生活中的快乐充满希望。

阅读、写作、自省,也许就像贝恩的苔藓植物一样,也是热爱。

有热爱,生活就还是有希望的。



-

最后聊下个人的阅读感受。

读这部经典作品还是需要普通读者走出一个阅读的舒适区。而且贝娄本身学院知识分子的背景,也融入了作品当中。

确实,阅读起来会有点费力。

但当感受到本书的内核之后,还是会有深深的震撼。


所以,我还是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到贝娄的这一部作品所描绘的故事。

让更多心碎的人可以思考——

你会如何填写你的痛苦清单?

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吗?

你又将如何找回真正的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更多人死于心碎——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