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武田泰淳と竹内好』有感(二)

读完整本书,开始写下篇时,更多的是有感于本书作者所言内容之深,而自己能够真正理解的部分很少。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应该把现在所能理解的记录下来。有关本书后半部分的内容,我打算将竹内好和武田泰淳分开来说,将重点放在竹内好上。后期两个人一个主要作为评论家活动,而另一个主要作为作家在持续写作。

有关竹内好,这里想说说他的「近代の超克」,「日本のアジア主義」和杂志『中国』。

1950年代末,日本国内有关“思想”的书不断出现,比如鹤见俊辅,丸山真男都发表了有关“思想”的著作。在这样的背景下,1959年,竹内好发表了「近代の超克」。就在此前的1957年,堀田善卫发表的「日本の知識人―民衆と知識人」中就提到了明治以来爱国主义与近代化矛盾的问题。竹内好的「近代の超克」主要是围绕战时的「近代の超克」座谈会来说的。内容主要由「問題の扱い方について」, 「「超克」伝説の実体」,「「十二月八日」の意味」,「総力戦の思想」,以及「「日本ロマン派」の役割」这五个部分组成。按作者原话来说,比起座谈会,作者花更多的篇幅描述12月8日以后日本的精神状况。12月8日指的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也称之为大东亚战争。第一部分中,竹内好首先肯定了此前一些围绕「近代の超克」的讨论是有意义的,但缺乏基本的事实梳理。第二部分介绍了座谈会的主要由三派构成,《文学界》群体,日本浪漫派和京都学派。竹内好认为,讨论并没有达成共识,座谈会最大遗产可能就是没有成为战争思想,没有产生带有实质内容的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如何认识战争性质的。比如龟井胜一郎就从战争这一一般性的概念中抽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的侵略战争的侧面,竹内好也赞同战争具有亚洲战争和帝国战争的两个侧面,也就是二重性,并且这两个侧面是互补和互相矛盾的关系。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这个问题被搁置并未得到解决。接着第四部分,竹内好列举了大东亚战争思想上的特征。总力战,永久战争和“肇国”思想是该思想的三根支柱。相互矛盾但合为一体。但是并未形成思想。京都学派虽然试图通过理论整合进行说明,但说到底还只是对公的思想的复述,并未形成思想。最后一部分日本浪漫派的作用,竹内好主要通过考察保田与重郎的作用来阐明。面对正负两极的保田评价,竹内好认为保田其实是通过破坏一切思想的类型,解除思想主体的责任,他的思想中缺乏主体。结论部分,竹内好对「近代の超克」做出了正负评价。一方面,他认为「近代の超克」是日本近代史难点的集合,「近代の超克」提出的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课题,在战时的日本被提出是值得肯定的。而另一方面,当时对战争二重性认识不够,也因为没有足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导致其走向失败。作者又将竹内好的「近代の超克」与同一时代的荒正人的看法做比较。荒正人在一年后的1960年发表了《十二月八日》。通过对同一时代的这两个人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彼此所缺乏的东西。竹内好主要根据战时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建构自己的理论,而荒正人更多是根据自己以及周围人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在竹内好看来,思想如果不是通过文字被表现被公认就没有意义,所以在他看来战时的思想不可能是有创造力的思想。因此,即使竹内好的理论简洁明快,但由于只把表面呈现出来的思想作为思考的对象,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有局限的,并缺乏深度。而荒正人正是显明了竹内好理论中没有显示出的内在的一面。这段对比实在太好,忍不住引用日文原文。「このふたつの論文は、荒正人が終始みずからの個人的経験に立って議論を展開していくのにたいして、竹内好はもっぱら当時の雑誌に発表された、ないしは単行本として刊行されたものにもとづいて論を構築していくところが、きわめて対照的である。それはいいかえれば、竹内が「近代の超克」をみずから納得のいくようなかたちで精神史的に位置づけなおすため、あくまでも戦時下の文壇・論壇の表舞台にあがった議論をとりあげたのにたいして、荒正人は...舞台裏に焦点を当てつづけ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だろう...「近代の超克」にたいして可能なかぎり公平な理論家として対峙しようとした竹内は、思想とは活字になって表現され公認されなければ意味をなさぬと考えるわけで、したがって戦時下において「思想は創造的な思想であ」りえなかったまで断定するのだ。かくて竹内は思想の表舞台のみを思考の対象としたのだが、その表舞台では、海外の情報がいっさいはいらないという按配で、結果としてそれは奥行のないごく限られた狭い空間でしかなかったとは認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い」。但是最后,作者认为,竹内好只所以冒着危险也要发表「近代の超克」,就是对作为战后主流思想的“近代主义者“的正面反抗。

竹内好除了评论,也积极参与了1960年的安保运动。在此不就此多做介绍。

紧接着1961年,竹内好发表了「日本とアジア」。首先论述主要围绕明治时期到日清战争时期支配日本精英的“文明一元论”展开的。之后,竹内好提出问题,战争到底是福泽谕吉设定的思想轨迹的延长线的一环,还是脱离其思想轨迹的一环,试图通过福泽谕吉提出战争思想的问题。之后,他对批判东京审判的竹山道雄『昭和の精神史』做出批评。首先他反对竹山所说的日本本来不属于亚洲,而属于欧洲一说,认为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并不是认为日本真正能够脱亚,而是为了鼓励人们而树立的目标。相比福泽谕吉对亚洲生动的认识,福泽谕吉以后的日本人缺少了现实感。之后他还说道,文明对于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来说只是条件而已,民族主义比虚伪化的文明层次更高,意味着发现更广阔文明观的整个过程。福泽谕吉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并没有把它理论化,却因为肯定了依靠实力维持文明而使其观点倒退。结论是,日本到底属于西欧还是属于亚洲,关乎日本是否能够自己发现更广阔的价值体系,以及是否具有与文明的虚伪化争锋相对的能力。

1963年,竹内好有发表了「日本のアジア主義」。在此只做简单一些说明。首先从亚洲主义的定义开始讨论。接着,竹内好认为战时的“大东亚共荣圈”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亚洲主义的归结点,但实际上没有生出实际的思想。之后,探讨了1880年代出现的各种亚洲主义学说。从宫崎滔天,到玄洋社,再到冈仓天心。进入到日本帝国主义阶段后,有关亚洲主义的情感和理论分离,原因可以从右翼和左翼的对抗关系中看出。沿着这条线追溯到右翼和左翼在明治末期分裂。大致是从中江兆民和头山满之后的幸德秋水和内田良平的时候思想分裂。竹内好认为,应该继续追溯到对于西乡隆盛的历史评价。

竹内好战后一直拒绝参加中国政府主办的招待外交。可能是想保持其主体性吧。1963年。尾崎秀树为发起人,杂志『中国』开始发行。创办该杂志时,参与者没有带有事发明确的目的,如果要说特点,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启蒙杂志。有关内容例如,竹内好在该杂志上刊登的文章中说明了革命对于日本人和中国人不同的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革命是善的,合法的,但对于日本人是恐惧与憧憬并存的。两个国家的国家观也不同。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这一事件给予竹内好的冲击很大,到1970年时他对中日建交几乎已经绝望。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后,杂志的编辑者们认为中日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所以决定停刊。

武田泰淳主要作为作家活动。『風蝶花』主要是以1951年秋的中国文学研究会为题材的作品。1955年到1958年,他连载了小说『森と湖のまつり』。主要讲述的是北海道阿伊努族。将北海道阿伊努族的各样的历史问题浓缩成1954年9月仅仅7天的旅程里。通过五个人的人际关系,描绘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异文化交流时的困难。同一时期,日本论相关作品不断出现。1967年,他发表了以秋瑾为题材的小说『秋風秋雨人を愁殺すー秋瑾女史伝』。但是在连载过程中,由于访中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整个作品缺乏完整性。之后,他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也是最经典的一部作品『富士』。讲述了因为右眼失明到富士山脚下的精神病院工作的主人公大岛的经历。

就这样,本书作者渡边一民以竹内好和武田泰淳两个人为主线,主要考察这两个人从战前一直到战后对于中国这个他者的思考。战前,他们都因不满当时日本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而参与成立了中国文学研究会,开始了他们的中国研究。但不幸的是,对中国抱有极大热情的这二人在战时都被征从军,奔赴了中国战场。战后,他们都带着对中国的罪咎感出发,做出深刻的反省,对日本的近代提出了严峻的问题。竹内好不但对于近代日本在理论上提出质疑,也积极投身到运动当中。而武田泰淳将其复杂的思想都写进了他的文学当中。作者选择的角度极好,也很好地呈现出了这两个人思想的深度。而且作者也不时地将作为他者的中国与法国文学思想,以及殖民地朝鲜做比较,使得整本书有了更广阔的视角。作者对于每个时代的时代背景也有很好的把握,也试图通过这二人透视各个时代的思想。虽然作者的专业是法国文学,但整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考察竹内好和武田泰淳二人的作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实证。

但是就思考他者这个主题来说,本书作者选取的两二人恰好是对中国抱有很深感情且思想深刻的两个人,他们或许说出了很多人没有办法表达的话语,但他们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点还值得商榷。另外,有关武田后期的作品,本书作者无一例外地与武田之前在中国的经历相联系,让人难免感到一些牵强,除了中国经历,武田对于日本,对于人生应该有更广阔的理解。但反过来说,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中国经历深化了武田对人生和对于自己国家的思考,但这点是无法做出实证的。最后,有关本书的他者思考,我想从选择对象上说一下它的局限性。主要对象是战前战时和战后截至中日关系正常化的中国。为什么到中日关心正常化结束,主要原因是两人恰好在不久后过世。但从最后一个部分竹内好与武田泰淳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困惑的态度来看,作者也暗暗抛出了一些问题,在文章中也有一些暗示。比如,战后竹内好与武田泰淳所认识的作为他者的中国到底是不是客观的中国,还是他们透过自己的战争经历的棱镜看到的理想的中国;中日建交以后,要怎样认识中国这个他者,是透过文学,是透过过去的经历,还是透过现实的国际关系。这与自我认识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他者认识应该是同时代的,还是包含过去历史的。他者认识与现实的判断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本书作者最想做的应该是通过回顾过去先人们是如何思考他者这一精神课题,来提醒当今的人们不应该停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而有关他者这个主题,正是日本战争时期曾经侵略亚洲这个鲜活的体验,才能够带来战后人们深刻的思考。有关他者,不仅是日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2019年12月29日凌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武田泰淳と竹内好』有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