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5000字,自行阅读约15分钟。)
谁提出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1472-1529)。
他还提出了“心外无物”,“工作即修行”,“生活即修行”等等脍炙人口的智慧名言。最重要的是,他提倡“心即理”,就是凡事先问问自己的内心,找到真实的自我,找到光明的自我,而不是世俗人云亦云,或者扼杀人性的所谓道德标准。
五百年前,还在封建社会,就大力推广这样的观点,这确实很有震撼力。
非常感谢听到了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的《五百年来王阳明》。此文为手记,大多是郦波教授的原话,只是顺序不同,我自己的感悟放在括号里。
王阳明(1472-1529),明代思想家,儒学四大家之一(孔孟朱王),全能大儒,立德立功立言,五百年来第一完人。
且看阳明先生三次悟道。
第一次悟道:1508年龙场悟道——心外无物心即理。
(我一直以为“心外无物”是禅宗说法,加上对明代服装头饰的不了解,每次看到阳明先生的画像都以为他不是道士就是居士,结果人家穿的只是普通服装或者是官服。居然就这么错过了,还错过了这么久。)
“心外无物”不是“存在即感知”,也不是“我心即宇宙”。
《传习录》中对此记载,一次阳明先生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阳明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寂:是祭祀结束时,手去拿祭祀所用的器皿。经常一起使用的“寞”字,古文中同“暮”。这两个字都是指光明散去,黑暗到来。所以“同归于寂”是指失去精神价值归属。“白”在古文中表示“一口多舌”,比如“听他瞎白话”,反复陈说,极尽展示。
所以“心外无物”不是物理存在,而是价值所在。
“心即理”,宋明理学的理。比如,对父母和兄弟的爱,并不在父母兄弟身上,而是在自己内心。这是针对“格物致知”的,表明“先立志”的重要性。如果先做各种尝试,人容易迷失;先从心而发、先立志,了解真实的自我,了解光明的自我,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做到岿然不动。
“心外无物心即理”是阳明先生心学庞大而坚实的基础,是生命的价值支撑。
人类终极命题是“不朽”。如何不朽?每个人是一滴水,一滴水无论多么饱满也很快就干涸了。如何才能不干涸?流入大江大河大海,永远不会干涸,这就是价值支撑。有了价值支撑,人在遇到挫折和困苦的时候,精神力量不干涸,就能做到“我心不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代郑燮诗)。
且看一首阳明先生的诗,感受一下他的“我心不动”: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阳明先生刚九死一生从监狱出来,贬去云南偏远山区就任,路上被锦衣卫追杀,不得不投江假装自尽,看着岸上锦衣卫离开,才爬上商船,然后在船上就写了这首诗,《泛海》。一切艰难险阻,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普通人这时要么伤心,要么愤怒,但这首诗里不但看不到一点愁苦悲伤或愤世嫉俗,还展现了如天地一般的格局和境界,不得不佩服哇。)
第二次悟道:1519年平朱宸濠之乱,同时悟道“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心即理”的一个逻辑上很自然的结论。对父母兄弟的爱,不在父母兄弟身上,而是在自己内心;而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和爱,我们才能确定他是“内心真的知道”如何孝和如何爱。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即是知”,真知能行,不行不知。
“合”,沉浸式体验,全身心的投入,达到突破性的、本质的深入。
“一”,是致良知,价值归宿、思想归属和再出发。知与行的本体,即良知良能。
什么是良知?是人类文明代代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上的自觉,指引人生成长、建立格局、面临困难的智慧。致良知不只是良心,不是人们内在的道德约束,而是听从内心的光明。在人们面对红尘时,是什么指引着我们的情绪和思想,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这很关键很重要。
“心上学,世上炼,达于道,合于一”。生活中的磨难、坎坷,那都不是事儿,找到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然后成就自己的团队,成就自己的组织。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最能解决人生三大难题之一“习性”,就是习惯。人生三大难题分别是:欲望,情绪,习性(习惯)。
佛家讲圆润,儒家讲担当,兼济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横渠四句”出自北宋张载《横渠语录》)。
“知行合一致良知”相关:
其一,心学静坐不讲苦禅,而是推崇《尚书》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
其二,工作即修行,生活即修行。
“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传习录》(阳明先生语录与信件的合集,是阳明心学的最主要的著作)
阳明先生在江西讲学的时候,当地一位地方官员听的心领神会,很有收获,他找到阳明先生说,我很想深入学习你的心学,但是我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学习,这可如何是好呢?阳明先生说,我也没说过要你离开工作去修行啊,其实最好的修行就在工作之中,比如你断案,要不带自己的主观判断,依据的应该是客观证据;不要掺杂个人的情感情绪,不能因为他送礼了就网开一面,也不能因为他顶嘴就心生怒火。总之,始终秉持公正无私之心来做事,就是修行。如果离开工作去修行,就好像水中捞月,真正的月在天空中,不在水里;真正的道场就是生活,不是学院。
其三,有一位官员跟阳明先生发牢骚,每天忙的团团转,怎么办啊。阳明先生说,你为什么忙?因为你是在做利益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不是“致良知”。
其四,有学生问,自己做到了“学贵专,学贵精,学贵正”,但为什么还是迷茫。阳明先生说他,不是专于棋、而是溺于棋,不是精于文章、而是僻于文章,这些都只是技、只是术,而非道,所以虽然学习阳明心学是“正”,但依然迷茫(五百年前他就说了如何不迷茫,五百年后我们还在体验迷茫,这不是经典、什么是经典)。如何不迷茫?人,要先立志(此处的“志”不着相,不是说一定要具体到什么工作或职业,而是上文所述“横渠四句”,意指人生价值所在,生命意义所在。)
而阳明先生自己呢?12岁就立志要做圣人了。然而,艺术家先纯粹后沧桑,甚至可以只纯粹不沧桑;思想家一定要先沧桑再纯粹。由博返约,博采众家之长,最后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阳明先生二十岁之前“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事之习”,而这些都是阳明先生的努力与尝试,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但始终未离开求圣之道。
其五,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致良知”
——三大功绩:平南赣匪乱,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乱。
立下如此伟大功绩,我们且看看其中的亮点:
[if !supportLists]1. [endif]阳明先生45岁文官转武将,名副其实的跨行跨专业。
[if !supportLists]2. [endif]三大功绩均以少胜多,均以不到两万散兵,大胜敌军十万,堪称历史经典战役。
[if !supportLists]3. [endif]均为散兵游勇,包括民兵、招安土匪或各地凑成的军队,没有正规军。
[if !supportLists]4. [endif]神速,朱宸濠叛军准备十年,结果四十天就被活捉,阳明先生真正率兵开打才十天;南赣匪乱几十年,阳明先生十五个月,灭詹、招卢、乱谢、疑迟,大小土匪全部搞定。
[if !supportLists]5. [endif]一边打仗,一边讲学,要么在课堂上发军令,要么在土匪窝里上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平宁王叛军后谢宴学生,感谢学生督促其知行合一,并在不久之后获得学术成果“致良知”。
[if !supportLists]6. [endif]逝世四个月前,拖着重病的身体,一举荡平广西匪乱。
[if !supportLists]7. [endif]兵者诡道。典故太多,略举一二。南赣四大匪患,最远的最近的最强的最弱的,你先打哪个?人家出其不意先打最远的。然后不同人用不同办法,所以是灭詹师富,招安卢珂,乱谢志珊军心,疑惑池仲容,各有各的法子。敏锐的发现内奸,并且成功策反,上演一出碟中谍。乱敌军心:出兵宁王之前,到处派人送假信,然后故意让宁王逮到;大战胶着时,要么给敌人投掷免死木牌,要么派特种部队从密道潜入老窝放火。等等,等等,精彩的故事多得不得了。
其六,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致良知”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对匪患,总是招抚为主、征缴为辅,相信土匪也有良知。
贬官至龙场,却致力于讲学,提出“立志,勤学,改过,择善”八个字四件事。
三年贬谪期满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第一件事就是免去当地不合理的葛布税,还是先斩后奏的形式。
凡事都贯彻“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忠实的执行”。
在任期间,一直致力于改善民风,为当地百姓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次悟道:1527年,天泉证道四句教,标志着阳明心学的完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辩证的世界观,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心要包容天地,心要放空,不要有执念。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本具足的人生观,我与我的关系,和谐、而非周旋。
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我与他人的关系。听从内心的指引,而不是外在的、世俗的标准,比如亲情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
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如何行动。知行合一,世上练,工作即修行。
常快活是真功夫:既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又能内心不动如山。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价值,这是巨大的力量,是人类文明史以来一贯的力量。找到光明,打破桎梏,建立格局,获得人生进步。
最后一句名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嘉靖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公1529年1月9日)早晨八九点钟,阳明先生咳了一夜,忽然整理衣服,端坐起来,说了一句话:“吾,去矣。”学生知道老师这是回光返照,立刻眼泪哗就流下来了,但是还要保持冷静,问道:“有何遗言?”对绍兴学生,对余姚中天阁的学生,对家中骨血,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事情?普通人此时一定是千思百念,种种席卷而来。阳明先生却只展颜一笑,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含笑而逝。此时窗外朝阳初生,霞光万丈。(每次读到此处都会落泪,既能无比尊敬生命、热爱生命,又能如此冷静和坦然的面对死亡,不信天堂不信轮回的大儒,实乃人世间真英雄。)
阳明先生心学形成的背景及意义
宋明理学,流派众多,在明代成为官学,又称为程朱理学。
儒家最初在孔孟时期,对人性是非常尊重的,“儒:人之所需”,“礼乐即人心”(民国史学家钱穆所说)。两汉经学,外儒内法;魏晋玄学;隋唐儒释道,并开盛唐气象;北宋国学巅峰,二程理学,上升到道德层面,“存天理灭人欲”,本来是克己复礼,却扼杀人性,比如说寡妇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程朱理学主要用于个人修身之道,成圣成王,内圣外王,格物致知。
在这种官学大背景下,阳明先生以陆九渊学说为基础,完善为阳明心学,形成对抗官学、让儒家重回孔圣之势,在当时是有颠覆影响力的,其深远意义一直延续至今,对各代名儒、甚至对日本明治维新都有巨大影响。也许,或者说是期待,阳明心学也能对我们国家当下的民族复兴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为什么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
郦波老师最后讲到,为什么学习阳明心学:一切历史都是当代思想史。
个人层面上首先可以帮助每个人找到生命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奠定生命的格局,获得行动的智慧。至少可以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心,而不是迷失自我,现在大量的信息和过头的物质生活会挤压思想的空间。
第二个是找到光明的内心。阴谋论总是盛行,其实是算计别人,一边算计别人,一边防备被别人算计。“良知”不是道德约束,而是听从自己内心光明的指引,那是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道德思想和灵性的自觉。
然后分三步塑造自己:1.人生气象,格局,要立志,无立志天下无可成之事,心外无物心即理。2.塑造人生智慧,知行合一致良知,不断良性循环,人生会一直有困惑,但是要一直有动力、不停的求索,不轻言放弃。3.建立人生格局和大气象,致良知,良知良能,“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种境界,把握和塑造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对种群的意义。郦波教授作为一位华夏知识分子,看到自己民族的阳明心学帮助了其他族群维新强大,所以他更希望能够用阳明心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文化对整个人类的贡献。
心学能指导每个个人,就能指导整个族群,因为每个人对了、整个国家就对了,每个人都能奋起、整个民族就能奋起。阳明先生的灵魂将永远诗意的存在于我们这片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