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有和我接触过的读者们应该有一些感触,我是喜欢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社会当中的一些事情,那对于经济来说也是这个样子的,我喜欢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经济,去分析一下经济的发展。
今天来说一下几个经济话题吧。
第一: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
如果大家学过初中和高中历史的话,应该有印象,经济危机是供大于求,这是一个基本的知识点,那有人就一定会说了,既然供大于求,那为什么不能在生产产品的时候控制一下产量,从而减少产品的产出,以此来避免经济危机呢?
首先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话题。
一个企业在生产产品的时候,他是根据整体的市场情况来决定是否要产出更多的产品。同时一个企业在生产这一批产品的时候,它会出现一个良品率的问题。
比如说我的良品率是99%,那意思就是说我生产100件产品,那有99件是合格的,剩下的可能是不合格的。为了避免这个不合格问题的出现,很多企业他在生产东西的时候会选择多生产一些东西,从而来避免良品率出现之后供货供不上了。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这个客户可能需要100件商品,他这边下了订单是100件。那我这边我再备单的时候我可能要生产101件,或者是说我要生产102件。就是为了避免当出现良品率不够的情况的时候,我要有库存顶上去。
这个时候有一些人就会问了,那既然能控制良品率,那为什么不能控制产出的数量呢,从良品率来分析,从而控制产出比呢?
因为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东西,它不仅受良品率的控制,它还受原材料的计算,还受整个生产过程还受成本计算的原因。
比如说我是一家钢材企业,我进了铁矿石,现在需要炼钢铁,当我进了这些铁矿石的时候,我原先算的是如果我要练100吨钢铁,可能需要200吨的铁矿石,于是我买了200吨铁矿石。
但是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我发现200吨的铁矿石,他由于一些不可控制的原因导致只能产出99吨钢铁,于是我只能后续去买,我去买人家铁矿石,因为一吨如果发货的话成本是很高,人家只能五吨起发,于是我把这五吨买回来了,当我买回这五吨铁矿石的时候,我发现我练出了钢铁就不止100吨了,可能有103吨,104吨,这个时候多出来的这些要做为库存放在这里。
同样这个情况不只是在一家企业当中会发生,他会在整个行业内部有这样的情况存在,那经过日积月累的时间沉淀到最后就会出现很多的库存。
有人一定会说,那还是因为算计的不够准确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根据数学模型来计算的话,如果可以把一个产出比控制的很好,在顺利的条件之下确实是可以控制一些数字的。
但是这个时候就牵扯到一个原因了,是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在发生的。
下面我就来说一下人性在这个时候他所起的一些作用。
比如说我现在是一家钢铁企业的老板,我现在发现我去进铁矿石的时候,铁矿石价格很低,于是在逐利心理的刺激之下,我决定我要多进一些铁矿石放在这里,为了避免以后的涨价,成本上升,于是我把铁矿石全部买了回来。
我买回来了之后,但是却发现随着市场的扩大,有很多企业发现这一行很赚钱,于是他也加入了进来。
当他加入了进来之后,这些卖铁矿石的厂家同样也增加了很多,因为有市场的需求,刺激了供货商,供货商加大了开采的力度,导致铁矿石的价格逐步下降,那到最后每个人想的都是我要以逐利的心态去多买一些铁矿石,然后我把钢铁炼出来,卖出去能多赚钱。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市场的周期没有运转过来。钢铁的价格还逐步稳定在这里,但是当市场运转过来了,市场发现有很多卖钢铁的企业在做这个生意,于是价格下来了,这个时候之前生产的那些库存加上现在生产的这些,钢铁就会逐步积压在销售行业里。这个时候在钢铁这个行业当中,所谓的钢铁危机就发生了,供大于求了。
那在这一个环节当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是人性。
每个人想的都是我要多赚点钱,我要逐利,所以我要多进铁矿石。那对于铁矿石的厂家来说,有这么多人买铁矿石,那我要加大开采力度,他在加了开采力度的同时,无形当中就把价格压下去了,价格压下去了之后,他把铁矿石开采出来,卖给炼钢企业,炼钢企业练成钢铁之后再卖给市面上的购买者,在这个无形当中形成了一个市场周期,市场周期逐步的加快运转之后。然后就发现整个行业的价格跌下来了。
由于在之前当中有很多的库存,再加上现在行业内部当中商家不断地增加,到最后整个价格全部跌了下来,就形成了经济危机。
在这一次的钢铁危机当中钢铁有错吗?没有错。铁矿石有错吗?也没有错。那买钢铁的人有错吗?也没有错,错的是什么?错的是人性。
在这一个环节当中人们秉持着逐利的心理去加大了购买力度,导致整个行业内的人从而向逐利的这一个心态去发展,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就发生了钢铁企业供大于求这样的一个危机。
在这个时候,你再去和那些老板说一些什么变量比,什么控制存货,这样一些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所所有人想的都是这个行业可以赚钱,我投入进来。导致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并不是说这个产品发生了问题,而是说所有人的逐利的心态投入了进去,那到最后就会出现危机。
第二,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牛奶倒进河里,而不是分给穷人
我在之前的时候看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牛奶倒进河里而不分给穷人呢。
首先,当奶农发现他的牛奶价格很低的时候已经卖不出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是供大于求了。那在这个时候一定存在一些喝不上奶的人,也一定存在一些吃不上饭的人,那该怎么办呢?
把奶从厂里运出来,然后再分发给穷人?
这个想法是需要人工成本的,需要钱,运输需要钱,再分发给穷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需要钱的,这个钱让谁出?奶农本身就赚不到钱了,你再让他自己拿钱出来,把牛奶装进瓶里,完了之后再运输出去,之后再分发给穷人,你觉得奶农愿意这样做吗?
这个时候有人就会问了,那为什么不能让穷人过来拿呢?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和大家说一个事情,前几天的时候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视频。
在某地的一个蔬菜地里,有一个农民和大家说,欢迎大家来免费抽这个蒜薹,那大家肯定会问了,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周边的人来抽这个蒜薹呢?
大家有没有想过,他是种蔬菜的,他身边肯定也有很多种蔬菜的,同样在一个区域当中都是干这个行业的,别人会缺这个东西吗?
别的东西也是这个样子的,当他去生产奶的时候,他周边肯定都是奶农,缺奶的人肯定不会太多。就算免费送也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
而那些缺奶的往往离他们有一段距离,而在这个时候你要那些奶农自己拿钱出来,去装瓶去运输,再分发给喝不起奶的人,我相信愿意的人很少很少,因为这个时候奶农本身已经有经济危机了,他已经拿不出钱了,你再让他去拿这些钱去做这些事情,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再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除了奶农不愿意这么去做的一个经济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当这些多出来的产品如果分发给大家,以免费的形式分发给大家,那到最后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劳而获的行为。
长期这样下去,人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甚至于说是思维惰性。大家会觉得我没有钱也可以拿到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花钱去买弄?既然我不用花钱去买就能弄到这些东西,那我为什么要通过劳动去赚钱呢?
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词很重要了,调控。
通过一些市场的调控行为来让供求得到相应的平衡,所以这叫做市场调节。
第三,供求决定经济危机是否发生
在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因为供大于求,导致生产积压,货品销售不出去,所以产生了经济危机。
那经济危机能否从根本上避免呢?以我现在的观点来看的话,很难,甚至于说不太可能。
因为在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阐述了一个货品一旦大家发现它现在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它的缺口是比较大的。那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生产商,很多的人来涌进这个行业,加大马力来生产这些货物,从而导致产品的供求一下子就大过需求了。比如疫情时的口罩。
再加上在第一个问题当中我们所提到的人为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说良品率的因素,比如说库存的因素,还有一些不可去再度控制的原因,从而也会导致生产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压之后会发生货物积存的现象。
这个现象则会在日后的发展当中产生供求大于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而对于经济危机的发生来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供求大于需求,而在供求大于需求这个环节当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又是人们的逐利心理。
所以在我看来,经济危机的发生其实是由于过度的逐利,从而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与人性相关的,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他在很多时候要通过一些市场调控的行为,去控制人们的人性,从而在社会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度去刺激经济向前发展。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经济的本质是社会发展化的考量与人性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