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一个周日下午,上完高三的数学辅导课,有位学生叫住我:老师,能不能和你聊一会?
好呀!
老师,最近这一周我在学校过得极度苦闷!
哦?什么情况?
我物理一直不好,你之前给过我很多学习物理的建议,我一直照着做,现在物理感觉越来越好了,上周月考,物理虽然还不是特别理想,但是自我感觉快到突破的临界点。
我点头说到:那挺好啊,我之前说过,物理这种完全靠自我思考修正的学科,上再多课,都不如自己实践思考一次。
是呀,我一直记得呢,所以我没有补习物理,但是每次考完试,我会去找我们物理老师聊,分析试卷,他也给过我接下来复习策略的一些建议,我有一些思考卡点偶尔也会去问他,这种与物理老师的关系其实挺轻松的,我自己掌握着交流的主动权,这一周,物理老师突然要我每天下午去找他,要给我讲一个小时题。
我撇嘴一笑:哈哈,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在起作用。
我知道,是我爸妈看到我物理成绩上不去,就跳过我,直接去和物理老师商量,要求给我加餐。你知道吗?下午上一个小时的课,首先上课也就是把他发给我们做的试卷,快速的过一遍,我思考物理问题需要细嚼慢咽,仔细琢磨,现在这种讲题方式对我几乎无效,其次下午上完课,没时间吃完饭,没时间洗澡,晚自习的效率也低了下来。
唉!我叹了口气,你爸找了我几次,要求我给你补习物理,我都说你不用补习,自己能搞定!我了解你爸的请求方式,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我这样,总是毫无商量余地的拒绝。
嗯嗯,之前,跟物理老师交流的节奏挺好的,被他们这么一整,搞得我非常郁闷,可是无论是老师还是爸妈,他们都是好心,我两头都不好明说,只好硬挺着,可这一周我真的挺得好辛苦,学习节奏完全被打乱,实在挺不下去了,可是我又没有信心跟爸妈说,我自己学物理,一定可以学好的,你们不用担心。
你最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和家里的情况,所以想问问你,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处理?
我看着孩子泛红的眼眶中,闪着希翼的泪光,心想:18岁的孩子,在自我意识充分觉醒的年纪,却被父母“以爱之名”越界了。
《界限:通往个人自由的实践指南》一书的作者,14年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师塔瓦布说:“没有人会主动揣测你的委屈,当原则不断被人打破,你需要克服内疚,设定界限,明确且不带歉意地表达你的诉求,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的学生就是自己的界限被父母打破了,委屈自己受着,憋着,却不敢开口表达自己的诉求,学习节奏全乱,一周的时间就不堪重负。
界限,又称边界,界线,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个人空间的限制线,包括身体、情感、认知和人际关系领域,它能将一个人从他人、群体和周边环境中分离出来。
健康的界限设定,能清晰定义自己在他人或者群体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定义他人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没有界限意识,不会设定健康界限的人,就会缺乏边界感。
刘润在《底线逻辑》里说: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人的。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他也在他的范围内做事。
学生的父母就是对孩子“学习时间和学习节奏”的所有权没有正确的认知,在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跑到孩子的边界里,去干预孩子的“学习所有权”,这就是“越界”。
建立自己的边界感,在人际关系中即让自己舒服,也让他人舒服,就需要有意识地给自己和他人设定界限。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表明人需要设定界限呢?
哪些迹象表明你需要心理界限?
·感觉不堪重负
·对向你求助的人产生抗拒
·拒绝和你认为可能有求与你的人交流
·发出过“常常帮助别人却从未得到回报”的感叹
·感到精疲力尽
·常常幻想自己能抛开一切一走了之
·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感觉不堪重负”最为常见,内心憋屈却无处倾诉,我的学生就是这种情况
回想一下,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接到某项任务或事项时,尤其是不属于自己权利和义务范畴的事情,心生抗拒却不知如何拒绝,只好硬着头皮接受?
每天都有各种事,工作的事,家里的事,孩子的事,老人的事,时间属于所有人,唯独没属于你自己?
花了大力气帮助了别人,感觉既没得到实惠和好处,也没得到期待中的感激,反而被别人认为理所当然?
又或者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你抗拒或不想与之交流,尤其是他向你求助时?
又或者你不再想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思给某人,因为你发现同TA分享特别心累,要么就是不在线,毫无反馈,或反应敷衍,要么就是特在线,帮你做了好多多余的事情,让你对分享心事这种情感交流“精疲力尽”?
这些都意味着,你需要为自己或者对方设定界限了。
我的学生为什么不直接和父母去交流?为什么学生的父母跳过她直接去和老师提要求?
之前她告诉过我,高三以来,有时一周住校回家,都会和父母聊一些学校的事情,比如哪个同学对她帮助很大,哪个老师对她很好,和他交流学习很愉快等等,聊完之后,父母就会去请那个同学吃饭,就会要求那个老师给她补课等等,搞得她特别尴尬,跟同学和老师相处也特别别扭。于是,再后来回家就啥也不说了。
因为精疲力尽,所以选择了沉默,因为沉默,父母只能再次越界。
其实在第一次出现此类事情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界限准确无误地表达给父母,那么爱她的父母一定会接受的。
那天我就问她:为什么不跟父母直接说你的感受?
我也说过,可能是我表达得有问题,他们不觉得这是问题,这一次物理老师找我上课,我是没有底气和自信去告诉他们:我自己可以的。
之前是因为你表达界限的态度不够鲜明,没有让他们意识到很多事情已经超出你的接受程度,而这次,你不敢说“不”,在于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首先我问一下,对于拒绝老师上课和拒绝父母的好心,你觉得哪个更能让你回到原有的节奏?你先要确定好你需要设定界限的事情
她想了想,回答到:拒绝老师。
那好,你直接告诉老师,你对于学习物理的节奏和想法,以及下午补习物理课给你带来的困扰,直接说就好,其实你大可不必内疚或者惭愧,觉得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你加餐你还拒绝人家的好心,如果我是你们物理老师,我也不想上这种课,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黄昏谁都不想干活。
她终于笑了:好的,谢谢老师,我去试试。
我告诉她的就是设定界限的方法:
定位:先确定在哪些方面需要设定界限
告知:清晰无误地表达你的界限,明确告知对方你的感受和引起这些感受的原因,但注意声调和语气
需求:务必要说明自己需要什么或者想要什么
宽心:消除内心因为拒绝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内疚、担心、懊悔、尴尬等情绪
过了一周,我再给她上课时,问她:上周那事解决了吧?
解决了,非常顺利呢。她笑嘻嘻地对我说
是吧,学会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说不,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之一。
《道德经》说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止,就是知道自己的界限, 也知道他人的界限,即有智慧坚守自己的界限,又有智慧不越他人的界,这样的人际关系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