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你更高明,只是你连假期都安排不好

本年度最后一个假期已经结束,长假开始前定下的todo list完成得怎么样?你是不是跟往常一样,没安排好自己的假期,虎头蛇尾——头两天雄心壮志,要利用长假好好学习、放肆玩耍;最后才发现七天假期非但没干什么正事,还没休息好,净在家里睡觉、刷朋友圈、看视频。

那如何安排才会一个优雅而高效的假期?我们应该反思,幸运的是,我恰好有点思路。

出身、智力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是改变不了的原点,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输了,只是看跟谁比而已。撇开原点后天的差距源自什么?那么多逆袭故事背后靠什么?逆袭的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答案是尽快地不断地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拓宽自己的边界,找寻自己的兴奋点。听起来有点绕,这个思考来自一件小事。

放假前,“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会寄到”,陈勇兄微信问我的地址。他没有说书名,我也没有问。不过还是生出几分好奇和期待,我心里嘀咕:是一本在专业上让他恍然大悟的书?一个总追求最优解的人,应该会送一本很有见地的书,或者是一本评说当下、历史的书?做咨询的人总要显示一下自己在见识上的超前与深刻嘛。反正一定得是大部头,于是做好了啃书的心里准备,又想或许我已经看过了……

几天后收到取件短信,去打开快递柜,我抓住包装袋的一角往外一扯,书太轻了,差点掉到地上。看到封面时,我是懵的,《相约星期二》,作者米奇·阿尔博姆,都没听说过。书封上说这书全球销量两千万册,心里对自己一阵鄙视,真是一个浅薄得可怜的小知识分子。

7万字的小册子,短到连目录都不需要,年过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患了ALS(这病更知名的患者是霍金),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得意门生米奇每周二来到病榻前,米奇发问,莫里回答。这场临终对谈持续了14周,谈及如何面对死亡、恐惧、欲望、家庭等等,莫里的回答坦诚而充满智慧。

这是一个很特殊,也很难重现的语境,莫里从由人搀扶去上厕所到要人拿个瓶子给他接小便,要人给他擦屁股,受尽病痛折磨、人之将死还要回答形而上的问题,想来也有些残酷。

这也限制了对谈内容的丰富和深度,更像一位长者对后辈蜻蜓点水式的教诲,正能量满满,打动我的是故事,打动我的内容不多。

陈勇却告诉我,从《相约星期二》汲取的能量帮助他捱过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日子。难道这是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还补充说,“是高中时候看的”。这更让我困惑,我的理解和思考还不如一个高中生?

不是。后来想明白了,如果我也是在懵懂的青春期“相约星期二”,一定更能体认陈勇的感受;如果他现在才“相约星期二”,也汲取不到当年的能量。

很多事情的打开时间不对,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背后的差别是时机——青春年少还是快三十岁“相约星期二”,结果完全不一样。这也是李笑来在《韭菜的自我修养》中反复说的观点,我们总是在打听、思考如何操作,却忽视了更重要的变量——操作时机,时机错了怎么操作都枉然,因为获利空间太窄。生活也一样,很多事情打开方式对了,但是打开时间不对,就会很痛苦。

市场的变动有周期性,所以我们都试图从历史中发现周期的走向,找出上涨、下跌周期的特征,试图预测未来,不错过类似的曲线。

但人生的变动并不是周期性的,而是靠累积效应不断往前、成长,青春是一首回不去的歌,时间奔流而逝是唯一的自然律。我高中没看过《相约星期二》,这辈子就不可能享受高中看这本书的能量和价值了。

所有知识、财富、社会关系的累积都成为我们的优势,更是我们的束缚和羁绊,所谓“作茧自缚”。知道的多了受到的束缚就多,我们会习惯路径依赖、出现认知偏差,在思维上偷懒,动不动就觉得别人傻*,或者这个没意思那个没意思。“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茧房里还乐在其中而没有察觉。

这看起来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悖论,其实不然,答案很清晰:该干嘛就干嘛,越快越好。可是我们出生的时候,没有拿到一份人生行动时刻表啊。

没关系,保持一个状态:做以前没做过的事,因为重复的价值是递减的,同样的事情你想明白了有方法论了,再去做其收获就会变少,食之无味。而且一有念头应该做什么,要尽快行动,否则就要错失“相约星期二”的魔力

打破茧房还需要一些外力,比如刻意结识跟自己背景不一样、“脑回路不正常”的人,保持开放的心态,买些新物件,比如我现在就是用一个蓝牙键盘连接手机写完这篇文章的。

尽快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去体验过往没有见过风景和没有尝过的味道。比如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就可以转发分享或者点赞评论。

作者温炜鑫(搜索同名公众号或ID:wenwxsz),前媒体人,在行行家,36氪专栏作者。曾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谈职业发展,坚持分享关于个人成长和营销的独立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人比你更高明,只是你连假期都安排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