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记

买书的故事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当时十来岁的样子,买的是一本名叫《王府鬼影》的小人书,也是第一次买书的经历。小小的个子,隔着小镇上唯一的百货商店的柜台玻璃,目光像被黏住一样游移在诱人的小人书的封面上,心里暗自盘算价格要低于口袋里的两角钱而且还要最好看的是哪一本书,几次询问价格之后,付一角八分取书才终于解决了这个的难题。

书被仔细地抓在小小的手里面,不时放到鼻子下,是纸和墨混合的味道,到现在还会在买到新书后闻一闻,回想起来这个不太雅的习惯由来久矣。

小镇能买到的书极少,读了中学之后更多的是买杂志。当时的《读者》还使用着老名字《读者文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兴盛,《十月》、《收获》、《诗刊》等等各种文学期刊也广受追捧。

镇里卖杂志的是一个兼营卖报纸杂志、零食和租书的三轮车摊档,日报大多是当天的,杂志则时有时无,有这个还是有那个不能固定。

至于我,因为需要攒够了零用钱才能追捧一次,所以虽然经常光顾,翻翻看看,几个月能从老板那里带走一本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例如一本《中篇小说选刊》够我翻来覆去看上几个月,周期倒也吻合。

大学及工作之后买书的主战场是新华书店。那时的出版能力还远不及现在,发行渠道好像也只有新华书店,只此一家的新华书店没有像现在书店里常见的人性化阅读环境,不过即使站靠在书架旁边阅读上几个小时也大有人在。

那时的我也是看的多,买的少,这是口袋里的钱决定的。一般是看了又看,实在放不下,然后评估支出可行之后才能带回家。印象里那时的书极少错别字,不像现在有些书像是打着瞌睡校对出来的,实在不好恭维。

因为工作的关系,九十年代后期经常出差,就习惯了出差时逛各地的大小书店,那时已经不是新华书店一家垄断,个体书店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997年在昆明的一家门面极小的揽胜书店购得《禅宗七经》一册。1999年出差西安时,在一座地下商城的个体图书柜台买到了南怀瑾的《宗镜录略讲》,后来遇到南老师的学生,聊起来才知道当时大陆还没有正式发行,估计是盗版云云。那时对禅宗正感兴趣,这两本书平添了旅途中的意外之喜。

随着网络兴起,电子读物从无到有,从新奇到泛滥,自认爱书的我却仿佛绝了缘,极少涉足。也曾在朋友的推荐下下载过《新编诸子集成》,但实在不习惯电脑上的阅读方式,基本上没有打开过,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新华书店搬了一套上海书店的老版本回家,这回读起来心里感觉踏实多了。用妻子的话来说,就是不花钱的书不看。

现在的电子书已经成为手机阅读的宠儿,公交、地铁上的年轻人拿着手机,手指翻动,享受的是他们的阅读乐趣。电子书从文字到有声,确实是飞跃式进步,妻子便是有声书的忠实听者,而我则抱着我的白纸黑字,并乐此不疲。

时代的进步更体现在购书上,网上书店让找书、买书变成了键盘、鼠标和快递小哥的工作,只是就我个人来说,少了买前的摩挲和品评,像是看了照片便娶回家的媳妇,总觉得差了一点点的恋爱中的火候。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因为太在意而带来的小矫情,一点也没有妨碍我把购物车里的书搬回家的数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买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