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丨《寻梦环游记》,这个世界我来过,我不会被遗忘

图片源自网络

01

昨天,带孩子去看了《寻梦环游记》(Coco),这是一部关于爱、亲情、梦想、误会与和解的电影。

小男孩米格出生在一个鞋匠家庭,自小喜欢音乐的他却被家中长辈禁止碰音乐,他不知道为什么,但他热爱音乐。

梦想是关不住的,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米格在父母不知道的地方偷偷自制吉他,观看一代歌神德拉科鲁兹的影像资料自学音乐。

米格准备参加亡灵节的音乐比赛,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心爱的吉他也被毁坏。米格愤然离家出走,却阴差阳错来到了亡灵的世界。

在那里,他遇到了已逝的所有亲人,可是他们居然也反对他追寻音乐梦,他再次与灵界的亲人们决裂。

米格决定去寻找歌神德拉科鲁兹——他的曾曾祖父,他需要得到曾曾祖父的祝福返回人间。

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歌神,米格却发现歌神并不是他的曾曾祖父,他是个沽名钓誉的骗子,是个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的小人,是个心狠手辣的杀人凶手。

米格与家人一起揭示了事情的真相,捍卫了曾曾祖父的荣誉。

在与坏人战斗的过程中,米格明白了,梦想重要,家人也同样重要。

而他的家人也明白了,爱一个人,应该尽力帮助他实现梦想。

02

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除了带我们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还可以解读出现实生活中梦想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影片中的米格,不顾家人的反对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和他的曾曾祖父埃克托年轻时的做法如出一辙。

埃克托有才华有天赋,却沉迷于梦想,做了抛妻弃女的负心人。细腻敏感的他最后终于明白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时,却来不及说出那句对不起,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米格的曾曾祖母,也曾追随丈夫的步伐,夫唱妇随,最终迫于生活的压力,向现实低头,并与丈夫决裂,还禁止后代再玩音乐。

当米格向她喊出:“一家人不就应该互相支持吗?”她愣在当场,细细思量生前的种种,万般遗憾涌上心头。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和米格的曾曾祖母一样,将梦想放在现实的对立面,当梦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不是想着找出共赢的法子,而是想着牺牲一个来成全另一个。

影片中让我心生感动的一个地方就是,既没有打压梦想,也没有将梦想的价值过分抬高到妖魔化的程度。

梦想,绝不是靠牺牲亲情才能实现,而是因亲情才变得更加可贵。

03

这部电影中的墨西哥亡灵节,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清明节、中元节。是已经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亲人一年一次相聚的日子,那一天,死去的亡灵们会顺着撒满万寿菊花瓣的桥,来到阳间,看望活着的亲人。

亡灵节虽然也寄托了对故去亲人的哀思,却并没有中国式“欲断魂”那样的沉重,人们用美食和音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用聚会和狂欢享受活着的幸福,用花瓣和蜡烛迎接亲人的亡灵来小聚。

亡灵的世界也与我们想象中不同,那里并不是阴森恐怖的地狱,而是到处布置得五彩缤纷、绚烂美好,那里有歌声、欢乐与温馨,也有烦恼、杀戮与恐惧。

影片中人们对死亡的认知也是轻松的,死亡只是一场没有回程的远行,是到另一个世界看风景,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生死一体,生死无间,天人永不隔,人鬼情未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延续。

作为成年人,虽然心里明白这个美好的灵界只是人们虚妄的幻象,可是只要是温暖的,观影的我们也愿意相信、并心甘情愿的为此泪流满面。

04

电影中亡灵界有一个规则引起了我的思考,就是灵界的人要想在亡灵节来到人间与亲人相聚,有一个前提是人世间要有人记得他,并供奉他的照片。

没有人供奉照片,他就过不了花瓣桥,到不了人间;而如果没有人再记得他,他就会在灵界消失,也就是终极死亡。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怎么才能证明你在这个世界活过?大概是有人记得你,才是你存在过的价值所在。

传统的习俗并不足以让一个晚辈一直惦记着故去的长辈,更多的是情感的牵绊和一种精神的延续。

我回来后想到老子《道德经》中的那句话:“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引申的意思是指,那些对人类社会有过大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他们虽然死了,但是活在人心中,被人怀念千秋万世,所以是长寿的。

就像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那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们存在于世间的,除了这副臭皮囊,更应该还有一种精神和信仰,这是我们对那些伟大的、已故去的先人的惦念。

而当我们离开,留给子孙后代的,除了私人化的、感性的亲情,还应该有一种让他们心甘情愿一直记着的美好传承。

这个世界我来过,又走了,但我不会被遗忘。生命不息,精神不灭。

我想,这是电影想要传递给我们的特殊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影丨《寻梦环游记》,这个世界我来过,我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