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初期学习day03

Day03

  • 测试计划
  1. 测试计划的作用

领导能根据测试计划做宏观调控,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等

       测试人员能够了解整个项目的测试情况以及项目测试不同阶段所要进行的工作。

      便于其它人员了解测试人员的工作进程,进行有关配合工作。

测试需求分析后,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动态修改测试计划

  1. 测试计划包含的内容

测试项目简介需要测试的特征、不需要测试的特征、测试的方法(测试人员、测试工具、测试流程)、测试环境(软件、硬件、网络)

  1. 测试环境的分类
  1. 开发环境:开发工程师编码的调试环境,自测环境
  2. 测试环境:部署测试版本进行内部测试的环境
  3. 生产环境:发布的产品部署的环境,使用者是真实用户
  • 黑盒测试

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1. 等价类划分

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等价类的划分:

有效等价类:正常的、合理的输入条件,测试正常功能能否实现

无效等价类:无效的、异常的输入条件,测试程序的容错能力。

划分标准:完备性(所有等价类的并集等于输入条件的全集)

避免冗余(所有等价类之间不存在交集)

等价类划分的方法:

(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真、假)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6).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注:在编写等价类时,有效等价类需要一次性尽可能多的覆盖,而无效等价类一次仅需覆盖一个

案例:

某城市的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

地区码: 空白 或者 3位数字

前缀: 非'0'且非'1'开头的三位数字

后缀: 4位数字

假设程序接受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则的电话号码。

步骤一:根据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

地区码:

         2个有效等价类: 空白 3位数字

         2个无效等价类:小于3位 大于3位

前缀:

        1个有效等价类:非0,非1开头的3位数

        4个无效等价类:0开头3位数;1开头3位数;非0非1开头,长度<3;非0非1开头,长度>3

 后缀:

      1个有效等价类:四位数

        2个无效等价类:<4; >4

步骤二:

建立等价类表:

输入

有效等价类

编号

无效等价类

编号

地区码

空白

1

小于3位

5

3位数字

2

大于3位

6

前缀

非0,非1开头的3位数

3

0开头3位数

7

1开头3位数

8

非0非1开头,长度<3

9

非0非1开头,长度>3

10

后缀

四位数

4

<4

11

>4

12

步骤三:通过等价类表生成测试用例(数据)

用例ID

输入

预期输出

覆盖的等价类编号

备注

1

2341234

接受

1.3.4

2

1235671234

接受

2.3.4

3

224561234

拒绝

3.4.5

4

12345671234

拒绝

3.4.6

5

输入是:0121234

拒绝

1.4.7

6

1231231234

拒绝

2.4.8

7

231234

拒绝

1.4.9

8

12345671234

拒绝

2.4.10

9

234567

拒绝

1.3.11

10

12345612345

拒绝

2.3.12

等价类划分的优缺点:

优:避免穷举法带来的大量测试用例,保证了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缺:不会考虑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可能产生一些逻辑错误,还需要其它测试方法来做为补充测试。

  • 边界值法

边界值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

边界值分析法的原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将规则1)和2)应用于输出条件,即设计测试用例使输出值达到边界值及其左右的值

4)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5)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6)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它可能的边界条件(隐藏的)。

  •         判定表

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工具

判定表的组成元素:

  1. 条件桩:被测对象的所有输入
  2. 条件项:被测对象的输入的取值
  3. 动作桩:被测对象可能采取的操作/表现
  4. 动作项:在多个条件组合的情况下,被测对象可能会采取的表现

规则: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

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列出所有条件桩和动作桩
  2. 确定规则的个数
  3. 填入条件项和动作项
  4. 化简,合并相似的规则
  5. 将规则转化成测试用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测试基础学习,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