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 你也可以一年轻松读完100本书

关于阅读这件事,我想很多人都想吐槽:

工作学业忙,没有时间读书;

读书速度太慢;

读完之后没有感觉,不久忘了

.....

发生上述这些情况,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应该像剥洋葱一样,通过自己一层一层剥下去,将书中最精华,最本质的部门显示出来。

在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把一本厚实的书读薄,吸收其最精华的部分。

赋予我们这样抽丝剥茧的技巧,让我们更好更快吸收更多营养的知识,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角 —《洋葱阅读法》。

现在谈阅读方法的文章和书籍不少,各种各样的阅读方式都有,以阅读方法选题出书,确实很难谈出新的东西,但这本书却是不同,翻开这本书,你会被里面所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所吸引: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洋葱岛,你是洋葱岛上的一个居民,一个很有志向、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有一天,你收到了老村长交给你的一封神秘卷轴,于是你在阅读世界的冒险之路从此开启。”

书中故事开始娓娓道来,这时我们会不由主地跟随着年轻人一起去探险冒险之旅,去探索阅读的奥秘:

1.读书要有目的性

记得以前开始阅读一本书时,会直接翻开正文的第一章,一页一页开始阅读,觉得是一种仪式,无比的虔诚,然后大多情况读到一半便往往读不下去了。。。。。。

也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有这样的经历  

说到这里,我们要说下我们的大脑构成,我们的大脑结构分为三层:原始脑/哺乳动物脑/皮质脑,其中皮质脑最为理性,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它的参与,我们阅读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那该如何唤醒呢?

方法就是让阅读变得有目的性,在阅读书籍之前要明确提出这本书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

问:那我怎么知道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偏差?

答: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先阅读书籍封面/前言/目录,这些相关信息都会让我们对这本书的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


比如最近我在读一本《如何想到又做到的书籍》,这本书可以帮我们解决规划了计划,但计划坚持不下去的问题。

当我们浏览目录的时候,发现作者在这本书会给我们介绍了 7 种解决该问题的武器。第一章介绍了 7 种武器背后的科学道理(WHY),第二章开始介绍 7 种武器分别是什么(WHAT),第三章就是如何去使用它们(HOW)。

书籍目录

这样整个脉络非常清晰明了,在阅读过程中速度极快且非常的有趣。

2.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读完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的时间被严重的拆分化,确实很难有大把时间让自己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所以学会利用碎片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了。

我们首先做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自己每天的碎片化时间,然后针对性安排。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提炼、链接和融合。

我们阅读内容之后,需要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然后经过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比如作者在读《创造性的采访》这本书,作者好奇那些记者为什么能提出那么好的问题,好奇他们是怎么采访的,想学习如何提问,如何倾听,因此看了这本书的时候,重点阅读关于倾听和提问这两部分的内容。

3.阅读靠工具来帮我们学以致用

伟大领袖邓小平曾说过:实践是检测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之所以阅读书籍,就是想借鉴比我们厉害人的做法和想法,来拓展我们的眼界。

但有时候我们都会有种白读的感觉,即使我们做了很多笔记。

没有用就说明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真正的去思考,而是自嗨的认为掌握了知识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RIA便签法。

RIA便签法,可以帮我们去引发思考,重组自己的语言,以及把相关的知识点关联到我们发生过的事情,这样去思考我们往往会印象深刻,日后在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去处理了。

从古至今,读书一直以来都是对自己最划算的投资。

而在阅读中,我们把原来不懂的东西搞懂,原本纠结和迷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难道不是一种很赞的幸福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洋葱阅读法》 你也可以一年轻松读完10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