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思维学习笔记

      自我管理包括精力管理、身价管理、企业管理。

      精力管理经常会跟时间管理这个概念混淆,其实时间管理是一个误区,对于人类而言,真正需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精力,因为知识工作者产出成果依靠的是精力投入,而不是时间投入,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今天大多数人面临的工作成果不是按照时间衡量,而是按照结果衡量。

      普通人精力管理的误区:

      人类精力金字塔:

      根据体能高低,情绪正负得到四个象限:

      今天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思维的训练是最多的,体能和情绪反而是最少。人类现代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工具理性蓬勃发展,把一切变得可计算,可衡量,可分析,所以我们才对思维的训练特别看重。三者之中,体能,情绪是地基,如果它们崩溃了,那么即便你再有崇高的理想或者再有敏捷的思维,也发挥不出来。

      体能能够直接影响大脑的运作效率,那些心肺功能非常突出的人,他们大脑的供血,供氧,供糖都会更好,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运作会更加顺畅,长时间用脑也不容易疲倦,情绪控制力也会更强,可以说保持良好的体能是整个精力管理最重要的工作。

      体能跟运动有巨大的关系,运动的好处很多,不仅对于强身健体有好处,对于增强我们内分泌系统的能力,循环系统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他作为增强大脑的记忆效率,促进新神经元形成尤其有帮助。

      人类今天的这副身体,是由几十万年的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的。长时间的进化早就让我们身体习惯了每天都需要为了生存而进行大量的活动,运动的方式是非常全面的。原始社会食物稀缺,其实同时造成两种相反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人类必须不断的运动,也导致人类本能的寻求安逸。原始人类吃了上顿没下顿才是生活常态,所以最终能够活下来的祖先都必须有好吃懒做的基因,他们必须懂得在食物充沛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吃高热量食物,然后减少运动,让身体里储存能量,这样在天气变化食物匮乏的时候,才能够增加活下去的概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好不容易饱餐一顿之后,最快速的把能量消耗完的原始人,很有可能会在下一次进食之前就饿死了,因此这种基因的人通常都熬不过漫长的远古时代。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饮食环境已经跟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有天壤之别了,而我们的身体却不可能在一万多年里实现进化,这食物稀缺年代筛选出来的基因决定了在这个食物充裕的时代,身体就会本能的发出躺平的命令,那就不足为怪了。正是因为充沛食物的时代让过去因食物稀缺训练出来的身体,产生了大量的不适应,出现了很多现代病,比如三高,肥胖就是典型的现代病,根源就是吃的多,动的少。

      运动是体能的基础,体能是精力的基础,精力是人生的基础。

      精力消耗补充最重要的原理,钟摆运动。它的原理很简单,我们每天的精力运行过程可以拆分成无数个这样的小循环。

        现在最大的误区是什么呢?是过度消耗,让钟摆到了五号位,到达了极度匮乏状态才开始休息。这里面的坑就在于从四号位到五号位中间有一个很长时间的迟钝麻木状态。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总是工作效率低下,却不自知。不自知是关键,不自知导致的结果就是时间飞逝,啥也没干,还很累。工作效能低下,最大的时间杀手就是太多时间消耗在麻木状态里。应对麻木状态的方法就是在二号位结束的时候,就有意识的补充精力,不要让我们工作时间消耗在四号区到五号区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而是要当它摆到四号状态之前就主动休息。明白这个钟摆原理对我们最大价值就是要理解刻意休息,它是有巨大价值的。

        工作到自己开始有点疲惫,脑子转不动的时候,马上会给自己上半个小时的休息闹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毕竟休息是顺着人性走的,不过这半个小时干什么就很关键了。因为如果不是刻意安排休息的内容,半小时可能一眨眼就过去了,。而刻意休息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专注休息,这半个小时必须只专注休息这一件事情,就一定不要想工作,而且尽量不要看微信或刷抖音这两个东西,这是把一段完整的时间打碎最重的杀手,只要把时间打碎,你就根本得不到休息。半小时过后精力没有得到补充,可能很快又被退回到四号状态,不得不再次停下来,这就是恶性循环了。专注休息的前提就是要提前总结补充精力的仪式,核心是提前思考并且列出来怎么休息是关键。刻意休息里,上闹钟是关键所在,如果没闹钟,那这个休息体系也一定会崩溃的。

      休息闹钟和安排休息仪式这两件事情本身也可以看是一整套维持精力习惯,其中的一个模块。所以如果再跳高一层,就会发现建立习惯才是精力管理的精髓。

      建立习惯最重要的是三点:看得见,闻得香,摸得着。看得见的意思就是要让建立习惯的过程可视化,闻得上的意思就是要让难以建立的习惯跟轻松愉悦的本能联系在一起,摸得着的一个事就是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建立复杂习惯,先从最简单的闭环做起。

      权力分配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世界是不公平的,不要单纯的觉得只要完成了每一个任务,做好每一件事情,升职加薪,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天道一定会酬勤,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如果两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一个人刚好起步,运气好一点,得到了更多的资源,他之后很可能就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资源,形成马太效应。除非另一方可以改变游戏规则,或者选择新的战场。如果大家在同一套规则,同一个战场实力又相差不多,占得先机的那个人慢慢的就会成为绝对的赢家。

      成功者优点会被更多人关注甚至放大,这会为他吸引更多的资源。而相对的是失败者的缺点也会被放大,让他雪上加霜。

      这些都说明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组织,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公司,默默积累打磨能力,然后把握机会,拿到自己的第一次关键成功,并且让大家都看到,这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管理、身价管理、企业管理三种管理能力其实代表普通人的三条路径。如果选择在组织里边向上攀爬,那就一定要做好身价管理。如果选择自己要独立创业,就会在面临企业管理的问题。再如果这两条路都不想选,还有一条路,就是选择做好自己,找到自己最热爱或者最擅长的事情,然后长期耕耘,脱离组织成为一名匠人,既不需要被人管,也不需要管人。

      每条路都有成功的人,总体而言,选择任何一条路精力管理都是必须的,不同的人需要的身价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水平差异很大。


      关于身价管理,一个人在公司里面获得好的身价,其实跟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原理很相似。一个产品如何才能卖个好价钱呢?第一点就是要成为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对应到公司里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让自己在分工链条里的某一个环节要做到最好,让别人很难取代你。

        关于生态位概念,在公司里面,即便你内功很扎实,做事很努力,很勤奋,靠谱,但也还是必须在分工链条上找到某个环节是非你莫属,否则你的存在感还是很低。

      第二点,抓住客户的需求,打工人的最大客户当然是公司了,但公司不是一个实体,所以你的直接上司或者上级的上级就是公司这个客户的代理人,他们的需求几乎就等同于公司的需求。换个角度,你是一个卖东西的人,那么千方百计搞明白客户的需求是件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对吧?毕竟客户没有义务主动告诉你他想要什么,这么一想是不是豁然开朗了?老板和公司就是你的客户,你要卖出好价钱,自然是要分析好客户的需求,这不是明摆的吗?其实很多老板他自己也是头脑不清醒的,他每天工作很忙,需求一直在变,所以连他自己也未必每时每刻都知道当下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更何况作为下属的你,那就更不明白了。那么搞明白老板的需求有什么方法呢?最简单就是直接问,每周都问一次,问他接下来哪些方面的工作最关键,问他如何看待你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他一下子答不上来没关系,一定要告诉他有什么调整,第一时间告诉你。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寻求帮助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一方面显示出你愿意主动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另一方面让你显得有掌控力。还有就是如果你真的得到了答案,那就让你少走了很多弯路,少做很多无用功。你也许会说这不是拍马屁吗?拍马屁是一个人没有实质性贡献,只懂得讨好的做法。但是了解需求,它确实是能够产生实质性价值的,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作为一个需要销售自己的人,我们需要了解销售的一般规律,这是天经地义的。

        第三点,产品包装,也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公司里体现为,不仅要把活干好,还得懂得把成果展现出来。想想我们在便利店挑饮料的经历,那么多的饮料都能解渴,饮料配方相差无几,口感也非常相似,那为什么你总是本能的就会拿起包装更好看,造型更独特或者手感更舒适那种饮料呢?那是因为买谁不是买,反正差不多,为什么不挑那个看起来更加引人注意的呢?这就是人性,克服不了。希望升职加薪,我们需要引起谁的注意呢?当然是吸引那些能决定你薪酬水平或职位高低的人的注意。吸引客户注意力的方法方式也是有很多,不见得一定是最能忽悠的人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可能是看起来技术更强的人,或者看起来最有见地的人,或者表现最严谨的人最吸引人。归根到底,这个取决于什么代表你所在的岗位的核心能力。其实要做好自我包装并不容易,它展现了眼光,头脑和勇气的组合,具体表现为把握机会的眼光,冷静细致的头脑,加上敢于站出来的勇气。

        第四点是保持外界交流,增加流动性,表现在职场里就是一定要保持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沟通,维持建立弱联系的习惯。劳动力这个商品跟普通商品最大差别在于它的交易市场效率不高,流动性偏差。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可以看成是商品,也可以看成资产。任何的资产都有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这其中只要增加了流动性,通常都能产生流动性溢价,推高资产的收益。正是因为劳动力的流动性低,所以我们的薪酬总是跟我们在市场上竞争力不相匹配。

        成功人士在公开场合经验分享通常水分很多,有不少心理学研究都发现,成功者成功之后会不自觉的篡改自己的记忆,让成功显得更加合理,更加伟光正。这倒不是他们刻意为之,而是人类大脑运作机制本来就如此。成功人士的回忆里面通常更多的是阳光的一面,而不会直面过往的阴暗的一面,这东西自然是不方便分享的。所以与其多听别人是怎么成功的,不如多听别人是怎么踩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管理思维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