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大河湾》奈保尔
“殖民者走了。国家独立了。
萨林姆千里迢迢跑来到大河湾上的小镇,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和接触到的每一颗尘埃上,都似乎散发着梦想和未来的芬芳。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朝这里奔来,都像那满河的水葫芦朝小镇漫卷而来。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默默无语。
但眨眼之间,萨林姆发现繁荣里总透着无边仓皇,无论他怎么挣扎,他永远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异乡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
只有水葫芦依旧在黑色的大河上默默无语。”
《大河湾》为V.S.奈保尔创作的长篇小说,被媒体誉为“最后一部现代主义的伟大史诗”。奈保尔在《大河湾》中表现出的强韧的精神一如既往,亦一如之后:黑暗就是黑暗,奈保尔从来不屑为之描上光明的花边,以符合所谓的政治正确。
小说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描述叛军起义的动乱时期小镇上发生的事。第二、三、四部展现了平叛后的和平时期里,国家从繁荣到崩溃的过程。
小说主人公萨林姆是一位出生在非洲东海岸地区的印度裔移民,这里是一个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葡萄牙人混杂的地方,在地理位置属于非洲的外围,居民却多是印度洋人,这点恰与奈保尔身世极为相似,某种程度上萨林姆确实正如奈保尔自己的投影,只是对无根性的逃离,作者本人选择了能够容纳并且使之发声的欧洲国家英国,却把小说的主人公安排在了第三世界的非洲国家刚果。
刚果旧称“扎伊尔”,是当地语言中“河流”一词的葡萄牙语变体,又被用来指代货币,所以它具有了三重意义:国家、河流和货币。这个曾经隶属于比利时殖民地的国家1960年独立,小说的故事就是起始于独立后首次动乱之后的恢复期。对于一个来自古老民族却把历史遗留在时间隧道的移民者来说,萨林姆为了远离自身的虚无决定深入到非洲腹地,在一处位于大河河湾处的内陆小镇开启新的生活,却没想到最终陷入进更大的虚无中。在小说中,奈保尔以细腻而独具韵律性的语言刻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安于现状一直在寻找出路也是把河湾杂货铺卖给萨林姆的外乡人纳扎努西,移居到河湾后面对风起云涌却不为所动的印度夫妇舒芭和马赫什,因为战乱投奔萨林姆的已由仆人反客为主的梅迪,在变革中成长起来的新非洲人费迪南,对非洲古老文明执著而敬畏的惠斯曼斯神父,到欧洲找寻出口却失望而归的萨林姆旧时友人因达尔,以及他所代表的“领地”和大人物身边的白人宠信:作家雷蒙德和他的妻子椰苇特。虽然大人物在小说《大河湾》中并未亲自登场,却为情节的推波助澜起着重要作用,他的人物原型是刚果新王蒙博托,一个普通百姓的儿子,在军变中登台,奈保尔在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普世文明》中专门的章节中形容“他是公民、酋长、国王、革命家;他是非洲的自由斗士,他占据了意识形态的各个位置,其王权基础不容置疑”,但是事实上,蒙博托在排斥与践踏西方文明痕迹后重建的非洲新文明不过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模仿,如同刚果一直以来的历史书写,他们总是以断裂的方式跳过殖民者的历史,试图把非洲还给非洲,但是却忽视了非洲的历史唯有在西方的文明下才得以保存,才能不断的前行,这即是惠斯曼斯神父关于小镇的重建和欧洲人回归的先见性预言,更是奈保尔一直以来在政治立场上被人诟病的所在,他在《大河湾》中再次借由惠斯曼斯神父之口为之盖棺定论“对于未来,抱有一种很宏大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站在这一切的终点,觉得自己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幸运的一个见证人。”
惠斯曼斯神父所谓的见证是奈保尔对非洲及第三世界国家历史进程的预见,他在1975年对蒙博托政权虚无主义的定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验证被证实确如其所言,而在《大河湾》中奈保尔也借由因达尔之口为困扰他和许多后殖民主义移民者的精神出路问题给出了一种答案“要学会践踏过去”,从文明的边缘走向中心,在这场文明的迁徙中寻找到普世文明的真谛,这也正是奈保尔自我人生的写照。
创作背景
1965年奈保尔首次造访非洲,之后写就了两部以非洲为题材的重要小说,《自由国度》和《大河湾》,并留下了两篇随笔,收录于《我们的普世文明》,其中《大河湾》是以刚果的真实历史为背景的作品。
V.S.奈保尔(1932— 2018 )英国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50年代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斯通与骑士伙伴》、《自由国度》、《大河湾》、“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02.《大地的成长》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大地的成长》荒野里的那条路路很长很长,一直延伸至森林中,是谁第一次涉足此地?人,是那第一个来到这里的男人,在他来之前原本没有路。后来,野地里的兽类沿着原来模糊的小路越过沼泽和荒原;再后来,拉普兰人沿着这条路在一块又一块荒地里放养驯鹿。这样便形成了这些条穿越于阿尔曼宁大荒原的小路。男人来了,一路向北;这是个有铁红色粗硬胡须的壮硕男人。他就是艾萨克,再之后那个叫英格尔的女人也来了,成了他的妻子。他们不停地忙碌,森林和田野都在看着。一切都显得庄严而神圣。
作者简介
肯特·汉姆生(Knut Hamsum,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童年时期边远的洛福顿群岛,未受过正规教育。15岁时就开始独立谋生,同时了开始写作,十几年间靠打零工勉强糊口。
为生所迫,青年汉姆生曾两次游泳到美国。这期间,他接触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并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于1889年发表了《现代美国的精神生活》一书。他首次放纵人马克·吐温那里得来的幽默感,对所谓“美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辛辣的的嘲讽。
1890年,他以小说《饥饿》在文坛崭露头角。这部作品的抒情文体对欧洲一些作家影响很大。使汉姆生在挪威文学界获得巨大声誉。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著名的有《神秘》(1892),《牧羊社》(1894),《维多利亚》(1898),《大地的成长》(一译《拓荒记》,1917)。汉姆生是反对新浪漫主义的作家之一,主张极端的自然主义,提倡心理文学。在他的“为斯堪的纳维亚的文学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作品《饥饿》中,他出色地描写下意识的冲动和模糊的、非理性的情感。长篇小说《大地的成长》是汉姆生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创伤走向了顶峰。
汉姆生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主张回归自然,反对欧洲的现代文明。在《大地的成长》中,作者在对自然和劳动赞美的同时,也反映出肯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保守观念。汉姆生的晚年很不光彩,由于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公开赞扬纳粹主义,把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看作是族长政治的楷模。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公开发表文章支持希特勒支持纳粹,战后被挪威政府以叛国罪判刑,后因病获释。在老人院中,他谦卑而被贬抑地度过余生。1952年在格林斯迪特病逝,走完了他从鼎盛到没落的荣辱交加的一生。
203.《化身》渡边淳一
53岁的秋叶是离了婚的自由作家,他在酒吧结识了淳朴的吧女雾子,便金屋藏娇。他抛弃了原有的情人,想把雾子培养成高雅的新欢,甚至想同她结婚。当雾子出落得令人刮目相看时,他却悄然离雾子而去。
这部作品细腻地描写了中老年白领阶层追恋年轻女性的复杂情感,被日本读者誉为“代表渡边文学的不朽名作”。
仔细想来,秋叶的做法也许有些古板。即便是独霸一个女人,也不用从房租到生活费全都包了。其实蛮可以只给她十万、二十万的,让她节省着用,也可以让她找个什么工作,不够的自己添点儿。再怎么深爱着她,不想让其他任何人碰她,也不能所有的一切都由秋叶一个人负担啊。 实际上现在的男人,别说是给女人钱了,就有那种偶尔只送一件简单的礼物就独霸着女人的人,更有甚者,当中还有一分钱都不出,反过来向女人要零花钱的人。 既然是男女平等,在爱上也应该平等,不应该只由男人来承担经济上的负担。在金钱上和性上都对等不才是新时代男女的姿态吗? 事实上,秋叶对史子就没有提供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援助。如果说秋叶为史子做过些什么,那就是在她的生日或秋叶心情好时,送过她一些衣服或手包之类的,没有给过她一次钱。当然,一起出去旅行的时候,交通费和饭店的费用是秋叶付的,但吃饭的时候,史子也付过账。 现在想来,从一开始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给史子钱,也一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相信史子有这个能力,或许还因为两人年龄相近她从没有想过去宠爱她。 男女之间的年龄如果没有差异,男人也就不会在金钱上特别的帮助女人了。秋叶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觉得史子这个年龄能找自己这样的已经不错了,始终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与史子相比,雾子却年轻得多。……将雾子打造成一个理想的、绝佳的女人,把她培养成一个能应付任何场合的一流淑女,这才是秋叶真正想做的。 只有追求这样一个目标,花钱才是理所当然的。
引自第152页
204.《浮世草子》井原西鹤
浮世草子(假名:うきよぞうし)是江户时代产生的日本前期近世文学主要的文艺形式之一。又称浮世本。
是日本古典大众小说的一种,又称“浮世本”。江户时代的元禄前后流行于京都、大阪一带,创始人是十七世纪日本小说家井原西鹤。这种载体突破了过去以描写贵族、武士生活为中心的文学传统,而以反映城市中下层市民生活为主,逐渐形成颇受欢迎的庶民文学。十八世纪末叶日趋衰落。
从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1682年刊行)起,之后接连产生的一群作品,到了现代被区分为跟之前称为假名草子断然不同的文学类别,一般称为浮世草子(当时称为草双纸,假名草子与浮世草子是后来才作的区别)。在元禄期该文类以大坂为中心流行,写出了以广泛的民众生活为主题的许多作品(浮世这个词有两个意思,首先是现世之意,其次是情事、好色之意)。京都的八文字屋出版的书籍特别被称为“八文字屋本(はちもんじやぼん)”、从元禄开始,一直刊行到18世纪中期的明和年代。
这一派最有名的就是创始者井原西鹤的作品,此外除了江岛其碛的《世间子息气质》、《世间娘容姿》的一部份之外,很少产生有名的后续作品。
205.《诗话人生》海塞诗选
黑塞的文学生涯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天。
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他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
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纯真缠绵,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不仅语言细腻委婉、简洁朴实,风格也尤为清新、自然流畅。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从作者15部诗集中甄选了275首精品,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和“晚年篇”五个部分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 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