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路在何方?

    当Google将它的Google glass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所有人都认为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就要来了。当Fitbit和Jawbone如日中天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可穿戴设备将会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到Google终止了它的眼镜项目;Fitbit的股价从巅峰时的51美元一路跌到如今只剩5.4美元;而Jawbone甚至已经破产,退出了智能穿戴的舞台。

    为什么智能穿戴没能掀起像智能手机一样的革命,反而随着热度的退去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呢?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需求不足,可穿戴设备至今都没有拿出能够解决用户刚需的杀手级应用。根据Gartner的调查结果,用户在购买智能手表后闲置不用的比率高达30%,而更多初次尝试的用户可能不会再继续购买后续产品了。

    正是由于产品无法给用户带来价值,曾经的市场巨头Fitbit,Jawbone和Pebble纷纷衰落,将市场让给了苹果,小米,华为这样的手机厂商。这些手机厂商对产品的定位是很明确的,就是智能手机的配件,它们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就是帮助用户完成在手机上不方便操作的功能。明确的定位,强大的用户基础再加上成熟的供应链和渠道,让这些手机厂商在和独立智能穿戴品牌的竞争中胜出。

    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已经慢慢分化成两大阵营,一是以小米手环为代表的性价比入门设备,二是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高端全能设备。入门级的手环以手机配件功能为主,并加入了基本的运动功能;而高端手表在做好手机配件功能的同时,将运动功能尽可能地优化完善,并加入了初级的健康功能。不过就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仍然无法直击用户的痛点,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那么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应该怎样发展呢?

    首先,要加强手机配件的功能,其中有三个功能需要特别注意。第一个功能是GPS,用户的位置信息十分重要,在以后的物联网环境中,用户的位置信息会成为物联网提供服务的重要依据;此外相对于手机导航,可穿戴设备导航更加方便安全。第二个功能是支付,用户无需拿出手机,打开App调出条形码/二维码,而是直接将可穿戴设备靠近付款机就可以支付,极大地缩减了支付流程;第三个功能是身份ID,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作为智能手机的认证工具(小米手环解锁手机),还可以作为其他智能设备的认证工具,比如智能门禁,智能锁等设备,都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来打开。支付和ID功能在可穿戴设备上并不难做到,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其他智能设备的配套跟进,而且各方的标准和技术并不统一,所以距离普及还有待时日。

    运动功能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并不是刚需,而那些真正关心运动数据的人,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购买一款专业的运动手表。所以对于入门级的智能手环,甚至可以删去运动功能,专注于做好智能手机的配件功能。而对于智能手表,则需要将目标放到那些对运动刚入门或是想要入门的用户身上,去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比如运动指导,可以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指导,也可以是远程对接的人工指导,让用户能更方便地提升他们的运动水平;此外还可以加入社交功能,苹果即将推出的watchOS 5新增加的健身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好友之间的竞赛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运动社交化可以很好地增加用户的黏性。

    健康和医疗功能是智能穿戴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几乎所有人都对自己的健康感兴趣。从实现的角度来说,可穿戴设备由于直接和人体相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获取用户的生理数据,这使得健康和医疗功能有了实现的可能。健康和医疗功能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健康管理,慢性病监测和疾病治疗。通过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指标来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从而对用户提出健康建议,帮助用户预防疾病;对于已经患病的用户,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用户病情的变化,协助医院的远程治疗,使医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病人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可以及时通知用户到医院就诊。

    可穿戴设备在健康和医疗领域的前景是美好的,不过目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克服。首先是可采集的生理指标过少,几乎只有心率这一项指标,而要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至少还需要获得体温,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如何用一个可穿戴设备来获得所有需要的生理数据是一大难题。其次,相比于医院的检测设备,目前可穿戴设备给出的数据在准确性和稳定性上都有较大差距,这使得数据没有安全保障,无法用于医疗诊断。而且国家相关机构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不同厂商都在用自己的标准,使数据无法接入现有的医疗系统。最后由于医疗设备的专业化程度高,审批流程复杂,无法做到像消费电子产品那样快速迭代,以及全球推广。只有通过可穿戴设备厂商,国家相关机构和医院之间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上述问题,让可穿戴设备能真正在健康和医疗上发挥作用。

    对于细分市场的挖掘是智能穿戴发展的另一条出路。专注于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这些特殊群体,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功能。比如对于老年用户,可穿戴设备可以专注于做好定位,急救,健康提醒这些功能;对于儿童用户,可以专注于做好定位,通话,课堂辅助这些功能;而对于残障用户,可以专注于做好实时监控,生活辅助等功能。这些垂直领域由于市场较小,大企业往往不愿意进入,这给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说完了种种智能穿戴的发展方向之后,让我们回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上,那就是可穿戴设备能否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通用消费电子设备?

    从苹果的Macintosh开始,有一项重要的规范被确定下来,那就是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从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这一交互规范已经深深植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当中,而图形化界面恰恰是可穿戴设备的软肋,像手机那样大尺寸的屏幕在可穿戴设备上是无法实现的。从目前来看,有两种思路可以解决这一交互问题,第一种思路是延续智能手机的交互设计思路,想办法提供大尺寸的用户界面,可以通过柔性显示技术将屏幕做成可伸缩式的,用户可以将屏幕拉伸到他们想要的尺寸;还可以通过投影的技术在其他媒介表面成像,获得大尺寸的界面。这种思路主要依赖于技术上的突破,在交互理念上并没有任何创新,而且即使在技术上实现了,这种可穿戴设备的交互体验也很难超过智能手机。第二种思路是彻底放弃现有的手机交互模式,寻找新的交互方式。目前语音交互的呼声最高,但是语音交互有明显的场景限制,那就是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在人群中对着可穿戴设备说话,这使得语音交互难以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要交互方式,而其他的新型交互方式例如眼球追踪和手势操控等也没能拿出合适可行的解决方案。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完美的交互方式来取代现有的手机交互模式,不过这种思路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下一代的设备不应该是绑在手腕上的手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

    距离第一台智能手机iPhone的诞生已经过去了将近十一年的时间,我们可能太期待能有新一代的消费电子产品来重现当年iPhone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不过我们要知道,虽然第一台商业化手机在1973年就被发明出来了,但直到34年之后iPhone才重新定义了手机的交互方式。所以对于可穿戴设备也是一样,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一种更好的交互方式将会出现,并且重新定义可穿戴设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能穿戴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