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③-2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名正言顺,如果做一件事情,从开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人心不稳。这个规律在我们生活当中,处处可用。
比如说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我们做的这一件事情,何为名正言顺呢?是可以说得出口的,我们这个话可以堂堂正正地讲出来,这个时候名才正,言才顺,我们讲的道理是通的,别人是可以理解的,听了之后他是无可反驳的,这叫名正言顺。
所以当我们名正言顺,就是君子坦荡光明的状态。这个时候事情很容易做成,一件事情做成才能礼乐兴,礼乐代表的是兴盛、和睦美满的状态。当我们在兴盛的状态下,刑罚才会得当,比如说我们想奖励一个人,所有的人都会认同,因为有奖励的道理。
比如说我们惩罚一个人,批评一个人,所有的人都会认同,因为批评他自有批评的道理。所以这个就在一个正字。如果不是正的就行不通,你想要惩罚别人的时候,别人心里是不服气的,不服气就会产生对抗,对抗就会消极地对待工作,并且他会影响他人,这个时候人心自然就是不稳的。
所以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从开始就要名正言顺,如果名不正,言不顺,这件事情的结果很难顺利,也不可能长久。
比如说我们在一段感情当中也是一样的,你名正言顺,你才敢说出口,如果名不正,言不顺,你怎么敢说出口?你不敢说出口,心就是虚的,你见人就是躲的。所以才有小人长戚戚,不懂得修身的人你总是忧虑,总是担心,担心被人知道真相。
我们去做一件事情也同理,我这个事情是欺骗对方的,你敢堂堂正正地讲出来吗?你不敢说,你不敢讲,而且你每天都会忧虑,生怕对方知道这件事情,如果对方知道了,我们这件事情就做不下去,可是旁观者清。
我们《大学》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名不正,言不顺,我们真的可以掩盖得了事实吗?旁观者一定是可以看到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那么多人在盯着我们的行为。
我们举几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工作当中,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工作,这叫名正言顺。可是我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做一些小动作呢?比如说我为了自己的私欲,比如说我在这里打游戏,这个时候你看看我们的状态,是不是偷偷摸摸的,怕别人知道,怕别人路过。一有人路过就很紧张,这个时候我们敢讲吗?名不正,则言不顺,你讲也讲不通,你怎么能讲得清楚呢?这个时候我们以为别人看不清我们的行为,实则大家都看得清楚,只是还没有到说穿的时候罢了。
我们和朋友相交一样的道理,我们和朋友相交的过程当中,我们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做的一些事情,明明和我们讲出来的并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那个话就不敢讲,明明我们隐藏着自己心里的欲望和目的,但是我们却是另外一套说辞,这个时候其实朋友是可以感受到的。
而当他感受到以后,他就会逐渐地疏远和远离我们,这就是从一开始的不正,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我们自己往生活当中去思考,去延伸,但凡我们觉得忐忑的、恐惧的、忧虑的事情,都是因为这件事情的起源就不正。
起源不正,一个人就不会光明磊落,不光明磊落,我们怎么可能去做好一件事情呢?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很不开心,很忧虑,就是因为很多事情,最开始就没有正心、正念、正行。所以我们学习了《论语》,学习了名正言顺,我们要懂得事事求一个正字,正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比如说我们这里想建一个房子,你这个地基就要正,我们竖立的墙就要正,如果它是歪的,它一定要出问题的。比如说我们种一棵树,你从最一开始这棵树就要正,如果一开始就不正的,一定会越长越歪。名正言顺事情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名不正,言不顺,事情的结果必然不可能成功,这是固定的规律和道理。
所以如果我们还觉得自己有些行为、言语是不正的,那么我们从此刻开始就要正心、正念、正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开始总结性的说这句话的道理。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这里的言之可行,我们把它分成两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自己的名分,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可以堂堂正正地说出来的。那么第二个层次:它是可以说得通的,可以讲得清楚,可以讲得明白,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同。
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公道自在人心,这就是言可行也。我们的话可以堂堂正正地讲,并且讲出来以后可以说得通,起码多数人是理解认同,支持的,这就叫言之可行。
所以接下来讲,言之必可行也。我们讲的话不光要能讲得通,还要能行得通。什么叫言之可行也呢?就是我现在讲出来的话,我之前在行,我现在也正在行,正在做,你才能讲得出来,你才能讲得通。比如说我现在讲:我在做生意,我在服务很多顾客,那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说明你之前也在做这件事情,现在正在做这件事情,这个时候你才能讲得通,你才能行得通。
再比如说,我说我在做医生,我在救助很多病人,这种话说出口的时候,说明我们之前在这样做,现在也在这样做。比如说我是教学生的老师,我说我一直在教学生,我想帮助更多的孩子,这叫言之可行也。我们讲出来的话,我们正在行,并且行得通,而不是讲大话,讲空话。
儒家讲谨言慎行,讲出来的话我们要很严谨,做出来的行为也要很慎重。你看我们很多时候讲话是如何讲的,我想如何、如何、如何,你问他,你都做了什么呢?虽然我现在还没做,可是我想做,这就叫言之不可行。你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得到,你也没有为此而努力过,怎么能叫言之可行呢?
我们看君子之风范,我们讲出来的话,是正的,是行得通的,我们正在讲话的,行为的具体事情,都是我已经做的,或者是我正在做的,以及我能做到的,君子是不讲空话的,故而讲躬行君子,君子讲出来话以后,我还要去躬行,还要去践行。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苟:苟且、随意、马虎,得过且过。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语、言行,是不会那么随意的,是不会如此马虎的,不会得过且过。
我们先来看这段故事的背景,卫出公在做卫君第四年,想请孔子为政,这个时候孔夫子说“必也正名乎”,先要正名。子路说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正名呢?孔夫子接下来给了答案,“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一切事物发展良好的起源在于正,如果我得过且过,就是这里讲的苟且了。说已经做了四年的卫君了,那就这样吧,我们得过且过,但孔夫子不会。
这句话我们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看看我们人生当中有多少事情,都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呢?
我们举个例子,我现在没有知识、没有智慧,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今年都四十岁了,我都五十岁了,算了吧,就这样了吧!这就叫得过且过。比如说我做一个工作,我明知道这个工作做错了,这个事情是不应该这么做的,可是我们又开始苟且了,说已经这样了,算了吧,都已经做了两天了,如果我再重新去做,还得重新返工,要不然就这样吧,这就叫苟且。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说我现在很痛苦,我现在很迷茫,我也想要去改变,但想一想算了吧,我都已经痛苦了这么多年,都已经焦虑了这么多年,要不就这样吧,这都是苟且,都是得过且过的态度。当我们是这种苟且随意的态度,就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负责任,我们对于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以及自己当下的马虎,当下的得过且过,都是接下来对余生的更加不负责任。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还好,说明我们没有智慧,我们认知不够,可是我们如果意识到了自己是有问题的,自己当下是需要改变的,而我们自己还放过自己,自己还很马虎,很随意的去对待,那你就是在浪费你接下来生命的时光。
一个人要懂得修身,一个人要懂得克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问题马上改过,片刻都等不得。这个时候我们接下来的生命状态,才能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孔夫子的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必也正名乎”,我不可能因为你已经做了四年的卫君,我就能得过且过,要不然我就不去做这件事情。
你看我们的工作态度,是不是如此啊,这个事情要不然我就不做,我要做就必须把它做好,这是认真严谨的态度。我学习我就尽己之能,行之以忠,我尽心尽力地努力去学习,我不可能轻易放弃。我对待生活也是一样的,我自己的生活,我要自己去做主,我要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智慧,靠自己的付出去改变,而不是得过且过的状态,这里讲“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那我们刚才这段话,就把它更加地往生活当中去延伸了,“君子于其言”,自己说的话不会得过且过,不会随意马虎,那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同样的,“无所苟而已矣”。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不能随意马虎,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我们对自己的感情,我们对自己的事业,我们对自己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哪一件事情都无所苟而已矣,不可能马虎,得过且过的。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对自己的修身,不能得过且过,我们讲儒家文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修身,修身就包含着“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对于自己修身这件事情更不能苟且,不能得过且过,我们需要不停的去反观自省,看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看到自己的问题以后,一定是行之以忠,尽心尽力地去改变。
我们很多人学习圣贤文化,差也就差在了这里,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得过且过,随意马虎,对自己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所以导致我们学了很多的知识,学了很多的文化,但是我们的智慧并没有增长,我们的仁德之心并没有增长,就是因为这里得过且过了。所以一个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于自己修身这件事情,是不会马虎对待的,一定是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是行之以忠。